生命的空白处抹出一片云彩1200字

生命的空白处抹出一片云彩

1200字 初三 散文

千载风雨兴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唯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浩叹。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的记下了你的不凡,在那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生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

追寻人生的完美,祈求生命的完满,这是活着的意义和追求的生活质量所期望的终极目标。神赐予人以生命,生命就是死亡的影子。在此时此刻,生命的空白,或许就是一种放松,一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境,更是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致。有时候,生命需要隐逸,心灵需要蛰居,在这两者的徘徊之中,渐渐地在生命的空白处抹出一片云彩。

琵琶女“此时无声胜有声”引得江州司马青衫湿,何等契合,不许过多的倾诉,那一瞬间,或许我们也会穿越百年时空,仿佛面前坐着一个抱着琵琶、潜然泪下的女子,同情、哀愁、凄清、柔美……这一切无限的情思,又岂能是文字所能表现的?智者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给人们一点空间,给人们一点空白,那个部分,才是人人共有的财富;那份空白,才会巧妙的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如穿针引线般的窜联起来。

在空白中,我们与历史对话,与先哲交流;留点空白给自己,给别人,这才是思想上的跃进,境界上的提升。

习题上留下一片空白,如何没有用心去倾听,没有完全的融入课堂,作业上留下一片空白。则需要利用剩下的时间来和同学一起将这个只是点弄的透彻,这样在考试中才不会留下一片空白

容器因盛水太满而易自溢,也会因填充物太实而易自爆。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此话颇见哲理,一语道出了“填满”与“留白”的利弊。古人尚且明白,今人更应悟理。要知道,在生活中,凡事留有余地才不至于陷己于绝境,而予生命以更多的自如与从容,无疑是让自己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负累,并让自己受益终身。

留一点点空白,是智者的思考。有型的事物往往太完美,太逼真,太无破绽,然而思维往往会因此而凝固,局限于眼前那事物。中国的智者在几千年前,或许已经领悟到这一点。中国画独特的空白,留给我们的却是无尽的想象与思考。大师齐白石画鱼画虾,或简单的勾勒几笔,看似率性而作,看似无意而为,看似空白无实,殊不知,那一片片的空白,才是真正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画气。观者也会因此而富于想象,那鱼那虾,瞬间便随思维活跃起来,在想象中游走,嬉戏。

即便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如果消除了距离,时时刻刻都是“零距离”接触,恐怕生活摩擦会更增多,社会矛盾会更扩大,环境恶化会更严重。保持一定的距离,亦即给所有的生命都留下一点空白,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私世界”,让动物拥有它们的“生活天堂”,让自然保存固有的“原始生态”,才能达到人类自然的和谐相处,生命物体的共生共荣。

百千回,悄悄地沉睡在米洛斯那片神圣的土地上,知道重见光明之日。你,这位美与爱之神,复苏之日尽管已失去那两条玉臂,却收获了惊世的美、绝伦的美、维纳斯的美。你那优美流畅的线条,凝聚于断臂之处,空荡荡的,却又如此丰富。那一刻那片空白,激发出出多少人心中的维纳斯。那一刻那片空白,让美延伸,让爱丰富。

给生命的容器留下一点空白,好让自己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伸缩自如,在这个竞争惨烈的现实中左右逢源;给生命的容器留下一点空白,在最饥渴时补充水份,在最空虚时添加养料,让生命之树长青,让生活之花灿烂!

生命的空间

1000字 初一 散文

那可恶的小鸟用它尖利的喙使劲那么一啄,我便脱离了母体,后来又侥幸从鸟嘴中逃脱,跌进了山间的石隙中--我是一粒饱满的松籽。

石缝间萌发的生命

一场凶猛的大雨惊醒了我的酣梦,在暴风雨的磨砺中,一个信念在我心中萌发了。是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我一定要长成参天的大树,成为大自然最壮观的景色。我汲取足量的水,身体变得雍肿不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我那瘦小的外衣给撑破了,露出了黄色的子叶和柔弱的须根,我拭了一下眉上的汗水,心中无比雀跃,我的生命诞生了!

不屈的生命

当我奋力一搏,破石而出的时候,我知道我在石下所做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从此我的生命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周满是有棱有角的石砾,我新生的躯体被石棱割得伤痕累累,但是我并没有屈服,没有放弃,因为那信念的幼芽,已经蕴藏了巨大的能量。我知道所有的磨难只能使我变得更加坚韧和顽强。子叶脱落了,又重新抽出嫩叶;嫩皮蜕落了,又长出新肤。阴冷的风像刀一样将我的皮肤摧残,使我龟裂得像老人们的脸,但是我渐渐茁壮起来了。

我所处的位置在悬崖边的峭壁上,高陡的石壁遮挡了阳光,使它只能照射到离我三丈远的地方。但我不屈服于峭壁的盛气凌人,努力地使自己的枝冠向着阳光的方向伸展,我的身躯和手臂越来越长,直到触摸到阳光,于是我的大半个身子便悬空了--像半架悬浮的桥。

我那坚韧的根须伸向岩层的更深处,为了汲取足够的维持生命的水,根须便像一张柔韧的网,紧紧地缠绕住半个山头。正是因为如此,我不怕风雨的侵袭,不惧狂风的肆虐,不畏暴雪的欺压,我一直向着阳光在生长,展示着我不屈的生命。

生命的极致

如果你到黄山来,你就会看到我以胜利者的姿态挺立在悬崖间。你可能会赞叹我的生命是多么不屈与顽强,是的,当信念在心中扎根之后,当你的生命力全部得以释放的时候,生命也就达到了一种极致。--黄山迎客松

点评:做为考场作文,本文属上乘之作,除切合要求,中心突出,主题健康向上等必备的条件外,

还有三点突出之处:

一、新颖,打破以人为主的定势思维,以一粒种子为写作主体,选材新颖,切入点让人眼前

一亮;运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它为生存寻找空间的历程,层次分明,形式新颖。

二、描写生动传神,本文通篇运用拟人修辞,夹杂比喻、排比,恰当的展现了生命艰难的历程;"逃""跌""撑"等动词准确的表现了它当时为生存奋力抗争的情态,让人把文字化为一幅幅图画,加深了它的文学色彩。

三、语言清新、流畅、优美,很有些大家风范,读来毫无干涩苍白之感,在错字错句连篇的今天,真是难能可贵,如能把《峭壁上的生命》中类似语句引入,文章会更精练,文学色彩也更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