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读后感1200字以上

《乱世佳人》读后感

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昨天看完乱世佳人,感触很多啊。

斯嘉丽真的是我见过最自私的女人,同时也是最聪明,勇敢。精明的女人

因为这些特质,所以注定她的一生绝对不平凡。

生于泰拉庄园,一出生就几乎拥有了一切

既有法国海滨贵族母亲的娇柔容颜又有父亲的豪迈与粗旷

所以注定了斯嘉丽绝对不是普通的女孩子,或者说不是普通的女人。

因为她拥有普通男人也没有的勇气和果断,她忠于不走寻常路

例如女子在13岁之前绝对不能穿暴露的衣服,可斯嘉丽觉得这简直无所谓

她总是喜欢把头高高抬起,把胸梃起,穿大摆的裙子,像女王一样的审视每一个人

全镇的小伙子们都爱暮她,都想拥她入怀,占有她

可只有一个男人例外,他就是阿希礼,高雅忧郁的阿希礼

可阿希礼并不受斯嘉丽的蛊惑,包括那多次热情的告白

“哦,阿希礼,我爱你。斯嘉丽愿为你做任何事!‘

阿希礼心里有他自己的缪斯女神

那就是内心高尚,堪称完美的梅兰妮

梅兰妮简直是耶稣的杰作

温柔的五官,虽平凡可却十分耐看,柔美

虽然没有斯嘉丽的魅力,可也能与斯嘉丽媲美

斯嘉丽奥哈拉其实算不上十分貌美,但却有一种让男人着迷的魅力

这其中的男人就包括了见多识广,腰缠万贯的瑞特

巴勒莫无疑是一位有魅力的男人

有英俊的外表,放荡不羁的生活作风,一颗懂进退和包容女人的心

所以他才会如此维护自己的红颜知己——不被世人认可的贝尔小姐

所以贝尔才会如此爱戴和帮助自己的巴勒莫船长

原本说到的缘分,匹配

就只能是阿希礼和梅兰妮,巴勒莫与斯嘉丽

斯嘉丽真的是我见过最自私的女人

因为斯嘉丽无知的瘴想和固执以及她的勇气

导致了最后的结局

像斯嘉丽和巴勒莫那么聪明自制的人怎么就走不到一起呢?

难道说还是性格太过相向的两个人,容易相互吸引,也容易相互厌恶?

而他们恰恰是相互厌恶的?

还是斯嘉丽的执着和自私伤透了瑞特的心?

亦或是邦妮·巴勒莫的死彻底伤了瑞特·巴勒莫的心?浇灭了他当父亲的希望?

黑妈妈说过:瑞特是她见过不论在黑人还是白人中最爱孩子的好爸爸。

可是、、、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黑妈妈,她为奥哈拉家族领过三代女孩

这让她一直自豪不已,黑妈咪包容斯嘉丽的一切

一切任性,自私,恶毒以及固执

斯嘉丽是我见过最自私的女性

可黑妈咪还是很包容她,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小姐很善良

就像梅兰妮一样,因为她知道斯嘉丽很善良,很爱自己

梅兰妮从不怀疑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所以瑞特才会如此敬重这些女人

这些处于南北战争中的伟大女性

巴勒莫信任贝尔,尊敬黑妈妈,敬重梅兰妮

巴勒莫可以说是梅兰妮的挚友

因为他曾经在梅兰妮病终时说过

梅兰妮是他见过的世上唯一完美的人

然后在梅兰妮最后告诉斯嘉丽里的话中潸然泪下

梅兰妮说:“亲爱的斯嘉丽,替我照顾好阿希礼,然后对巴勒莫船长好一点,他是这么爱你。”

斯嘉丽终于不再嫉妒梅兰妮,她终于爱上了梅兰妮

可她还没有意识到另外一件事、、、、

于是贝尔小姐敬重的梅兰妮死了

斯嘉丽是我见过最无知的女人,既无知又自私

早在南北战争爆发时,斯嘉丽带着梅兰妮从亚特兰大回到泰拉时

她就已经接受了梅兰妮

早在南北战争爆发时,瑞特带着斯嘉丽和梅兰妮逃出来时

因为瑞特的离别,斯嘉丽对瑞特的不舍和怨恨

使斯嘉丽早就爱瑞特至深

可她并不知道

她的心里只有阿希礼

一直到梅兰妮的死去

斯嘉丽才知道原来阿希礼只爱梅兰妮,他的心里只有梅兰妮

而他对自己那闪烁其词的言语

为的只是让自己不受伤害

因为斯嘉丽对阿希礼来说同样很重要

暴风雨终于来了

这次不知道斯嘉丽是否还能承受

一直爱她,守护她的瑞特终于对斯嘉丽心灰意冷

瑞特曾说过自己是不结婚的人

直到遇见斯嘉丽

现在他要离开,回查尔斯去,那是他的故乡

瑞特是这样对斯嘉丽说的

斯嘉丽直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这个玩世不恭,在自己口中是下流的男人竟对自己如此重要

斯嘉丽不顾一切的要留下他

斯嘉丽泪流满面的说爱他

可是瑞特已经对斯嘉丽失望了

瑞特终于走了

他的身影消失在一个漫天大雾的早晨

他从斯嘉丽的世界里退出了

毫不犹豫的,即使他不想

可这个女人伤他太多次

每一次都伤的很重很重

他累了,所以他要回查尔斯去,他的故乡

最后斯嘉丽哭倒在她和瑞特豪华的别墅里

她从来没这么伤心过,从来没有

耳边响起了瑞特曾经对他说过的话

“为何只有泰拉的土地才最重要?

只有土地才是永恒的,

有一样东西你爱它胜过于我

那就是泰拉

你的力量是从这儿来的

泰拉的红土”

最后勇敢的斯嘉丽站了起来

虽然她在风中看晚霞

但她心中想得却是怎样让她深爱的瑞特回来

影片到此完结

我们不得不敬佩斯嘉丽的勇敢,梅兰妮的高尚,瑞特的忍让,阿希礼里的温柔

也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作者 玛格丽特·米歇尔 致敬

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初三:吴思怡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

1200字以上 初一 读后感

小说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描写了20年代贩酒暴发户盖茨比所追求的“美国梦”的幻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翻开首页,一开头就吸引了我: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那些优越条件。” 

这样的开始给我一个感觉,这本书是教人做人的。顺着那一行行字体,深入下去,发现不仅仅如此。

“我”,也就是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尼克从中西部来到了东部,从事证券业。他的邻居盖茨比出生贫苦,年轻时是军人,爱上了富家女黛西,因身分地位悬殊,不久黛西嫁给了富家子汤姆,21岁就声名显赫的橄榄球名星。

盖茨比战争结束后通过非法买卖,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在黛西家对岸建造了别墅,他每个星期都请很多富人到别墅狂欢,以显示他的富有和人际。他天天举行宴会吸引黛西。和黛西恢复了情人的关系。

黛西的丈夫汤姆也有个情人叫茉特尔,在一次聚会后,黛西驾着盖茨比的车撞死了茉特尔。茉特尔的丈夫以为是盖茨比撞的,潜入盖茨比的别墅区,称盖茨比在游泳池里游泳时开枪打死了他,然后自杀。

在盖茨比的葬礼上,过去的座上客一个也没有来,葬礼十分凄凉、黯淡。此时,黛西夫妇悄然离开了这座城市。不久,尼克也因不能适应这儿的一切而离开了东部。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富人之间的虚荣与矫情;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荒诞,一代宠儿的堕落,一个变质的爱情,一个人生的悲剧。

尼克这样评述盖茨比:盖茨比对我是个例外——这个盖茨比代表着一切让我嗤之以鼻的事物。如果说个性是一系列显著的表现,那他也有某些突出的东西,某种对生活前景的高度灵敏,仿佛可以将他与那些可记录万里外地震强度的精密仪器相提并论。

这种灵敏与那种优柔寡断的敏感毫无共同之处,后者在“富于创造性气质”的幌子下变得堂而皇之,而前者是一种永远怀有希望的非凡天赋,那是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敏捷,我在其他人身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而且将来也不大可能再发现这种品质了。

不错,结果证明盖茨比是对的;对于人们一时的悲哀和短暂的欢乐,我暂时失去了兴趣,吸引了我的是吞噬盖茨比的那种东西,是在他梦想幻灭后尾随而来的污泥浊水般的尘埃。

小说最动人的地方是情感的描写;对消逝的时光一种无可挽回的感伤;对盖茨比怪异的罗蔓蒂克意志,以及黛西、汤姆对爱情和地位的世俗;尼克的道德观和生活中无可适从的感触。

书中这样描述:我想到外面去,在柔和的暮色中向东朝公园走过去,但每次我起身告辞,都被卷入一阵吵闹刺耳的争执中,结果就仿佛有绳子把我拉回到椅子上。然而我们这排黄澄澄的窗户高踞在城市的上空,一定给暮色苍茫的街道上一位偶尔观望的过客增添了一点人生的秘密,同时我也可以看到他,一面在仰望一面在寻思。我既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对人生的千变万化既感到陶醉,同时又感到厌恶。

读了两遍,《了不起的盖茨比》,文笔细腻、优美。看后感觉非同一般,其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主题思想,都是一流的。怪不得村上春树如此推崇。这确实是一本难得的经典之作。看似一般的婚外情,却反映了那个时代富人的空虚、虚伪,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变质的爱情,终将导致悲惨的结局。悲剧小说尽写到如此优雅,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川端康成的《雪国》有这样的美感。感觉这本书的文字功夫超过村上春树,这样的比喻不一定恰当,村上春树毕竟也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但我依然想说了不起的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是一部颇有文学价值的著作,读后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