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峡1200字

穿越千峡

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早上七点,我们准时从岩头镇出发,赶往丽水。我们的目的地在青田县和景宁县境内。让我意外的是这片区域竟是千峡相连,幽壑交错,景色堪称一绝。

这片大山深处修建了一座电站,坝下的河流从峡谷中流出,接纳两边无数溪泉,蜿蜒流淌,漫过沙地,卵石,草丛,形成大小不一的碧色水潭,倒映着岸边翠色修竹与褚色岩石,是一副自小熟悉的美丽画卷。这段天然河流两岸,于绿荫中夹杂着几丛山里人家,砖木结构的房屋,其中也不乏两百多年的老屋,精雕细刻的门楣与花窗令人惊叹!

我们很快到了滩坑大坝,从这里开始,峡谷河流一下子成了高峡平湖,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复杂的千峡地貌形成了湖中一座座独立的岛屿,而四周依旧群峰耸峙,连绵不绝。站在北山镇的观景平台上,眺望岛湖群山,竟然蹦出“玉盘珍馐”四个字。

从北山镇往上,逐渐深入,高山峡谷气息迎面扑来。正值梅雨时节,山中气候更是多变,淅淅沥沥的小雨时断时续。千山带着潮湿的清新,夹着淡淡的花香,紧紧地包围着我们。漫长的公路上几乎不见人烟,车辆罕至,寂寂空山,静静湖水,别样的深邃寂寥!

也许正是她的原始与静谧,吸引了一众驴友。在千峡中,以炉西峡最为有名,备受驴友推崇。我们一路穿行于峡谷中,看壁立千仞,峰峦叠翠,也以炉西峡一带最为独特,很有一种深山峡谷的幽闭与俊秀。

这一路千峡风光在山中雾气的萦绕下更添梦幻色彩。我们在这儿的两天阴雨绵绵,虽不利于工作,却着实让我们大饱眼福。薄雾如纱,轻盈飞升,点缀着仓绿群山有如秘境;白雾如链,或环绕山腰,露出点点峰峦,玲珑如盆景,或笼于山尖,与天空汇成一色,山如覆白雪。我贪恋着这些变幻无穷的美景,不由感叹“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

因为连下了两天的雨,山泉汇集成瀑,从高高的山头跌落,或粗或细,如链如匹,万壑千山,飞流争出,又是难得一见的美景!众壑飞流,让空山少了几分沉静,却难掩遗世的孤寂。

尽管此处群峰环峙,荒无人烟,但环山公路实在修得不错,路边见到不少统一的站牌和渡口,我们在山间省道上盘旋,偶尔还能遇见一两辆中巴车。只是当我们有意去寻时,竟未见半户人家,也没有想象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因为连船都看不见。可就在我以为人们雨天不出门时,顺利溪渡口居然出现了一艘渡船,不知从哪个峡湾中拐了出来!果然是大山深处有人家!

景宁县就是座落在这片大山脚下的一个畲乡小县城。我们先到景宁的大均,那里的河流又恢复了自由,流淌成各种深潭浅滩。河面上水汽氤氲,淡淡的乳白色水雾悬浮,连空气都仿佛被润湿了。我们采样的河边有棵千年古樟,因为植于唐代,被称为唐樟。粗状的树干一分为五,张扬成巨大的树冠,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蔚为壮观!随后才发现,这里也算景宁县的一个景点,樟树旁就是大均古街,仿古的明清建筑,前店后院,将生活与商贸连为一体。樟树斜对面有座戏台,是观看畲族风情表演的地方,大概三月三这里会比较热闹吧。

从大均返回县城,景宁那规划有序的整洁街道,山环水绕的秀丽景观,还有那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桥梁,再次让人眼前一亮。一条小溪流将县城分成两部分,溪水经过层层陡坎,跳跃而下,汇入瓯江支流小溪。县城中每隔数十米就有一座桥连接南北两岸。最为难得的是这些桥并不雷同,除了一般的平桥,还煞费苦心地设计了风雨廊桥,城门桥。就冲着这些精心的规划与设计,这个县城也值得细细品味。

此行毫无预期,却穿越了千峡,到了畲乡,一路收获颇丰。人生在世,是否也当如此,少些奢望,便多几分惊喜。

穿越时空的味道

1200字 初二 散文

——谨以此文祭奠远逝的童年,感怀父爱的温暖

每年五月底六月初穿梭于街边小巷时,都会隐约闻到“缅桂花”香,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这种清新而独特的香味,她较槐花淡雅,较桂花凝浓。喜欢这种沁入心脾的香气,喜欢这种过犹不及的味道,更喜欢空气中充满着这种味道的童年。

童年时,每当闻到这花香,似乎就预示着要过“6.1”节了,所以一直以来,总觉得缅桂花香的味道就是童年的味道。儿时那种期盼着花香,期盼着过节的心情,对于历经世间百态后的现在的我而言已是好遥远的记忆。但是那种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忘怀。

童年的“六.一”节,除了游园猜谜领奖品活动外,还有各班级的节目表演。为了这一天,我们至少要作一个月的准备工作。上台前脸上自然会被老师用当时的传统妆法装扮一番。如草蛆一样的两条粗眉,眉间还弄个红点,称之为“美人痣”,男同学也一样逃不掉如此被“毁”的厄运。更为一绝的是将两个脸颊弄得像猴屁股一般红艳。这样的妆容堪称为时代经典,也是那个时代的象征。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六.一”节的孩子的脸,都曾被如此“毁”过。

那年代的“六.一”节,学校还会在节日当天给各班级的三好生,学习尖子发奖状或纪念品,尽管奖品也仅只是一本作业本或一支钢笔,但这足以让我为之激动和兴奋,以至于每次的奖品都会小心珍藏,不舍使用。

还有一种花香的味道,说它香,其实一点也不贴切,因为它恬淡的味道,算不上香。由于它的叶子和枝干长得像极了菜地里的“茴香菜”,故而从小一直就叫它“茴香花”。其实现在我才真正知道它的学名叫“格桑花”,它还有一个很洋气的名字,叫“波斯菊”,可能是它花期是在九、十月份时候,所以也有人叫它“国庆花”。在我家后山坡上成片成片的“茴香花”,好看极了。那时的父亲每次从后山坡回来,都会给我採好大一株“茴香花”回来。父亲是个极其传统,不善言辞,吝于表达,感情方面也极为木讷的典型中国男人,在他的情感世界里就没有“细腻”一词,但我仍能感受到他那浓浓的父爱。记得很小的时候,母亲外出做小买卖。那段日子里,父亲会给我梳头,为我洗衣,陪我捏泥巴人,还特制作了一辆纯手工的儿童自行车(绝版的哦!),教我下象棋,带我到田埂边捉蚂蚱。那时候的生活很拮据,即便母亲极力反对他也会坚持给我买下我看中的花裙子。有时候晚上我玩累了,就假装睡着,每当这时父亲就会帮我把脚洗干净后抱我上床。记得有一年我生病了,父亲听闻有偏方说田埂边的一种杂草可以医治,于是他寻遍了田间地头。

传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那我定是他上辈子最爱的那个情人,因为与姐姐相比,我觉得自己得到的父爱似乎更多一些。现如今操劳了一生的父亲头发已斑白,岁月已无情地在他的脸上雕刻出沧桑的印迹。我给不了他世界上最好的,但我会把我最好的给他。

喜欢“缅桂花”香的味道,实则是喜欢被涓涓细流般父爱包裹着的自己,也更喜欢孩童时无忧无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自己。尽管儿时也有儿时的烦恼,但活的很真实,很自在,至少那时候的我就是我。而现在的我已被岁月雕刻得面目全非,被流年侵蚀得体无完肤,我已非我。某些信念或执着的想法将自己禁锢于封闭的墙内,无力呐喊,无能为力而无可奈何。仔细回想,似乎早已记不清上次开怀是什么时候,最近一次无拘无束地和自己的灵魂狂欢是哪一天。

喜欢“缅桂花”香的味道,从骨子里深深地喜欢。如果可以,愿时空永远停留在那时那刻,直到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