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奇葩900字

南国奇葩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站在韩江边,独自看着滔滔潮水,我的心思也随着潮水奔腾不已。这时忽从人群中飘来一阵悠扬的潮剧,轻轻地叩开我的心弦,带起我的思想,带起记忆中缥缈动人的潮剧。

潮剧是潮汕文化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雅俗共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因此被誉为“南国艺苑的一朵奇葩”。它的唱腔风格独特,至今仍保留一唱众和、二三人以上合唱一曲或片段的形式;它的伴乐保留着许多古乐曲目,又吸收了民间小调、潮州锣鼓乐、庙堂音乐的精华,使唱腔更加丰富,音域更加宽广。

而潮剧的表演形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演员们在表演时唱腔依曲牌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微妙的心理状态,不禁让“戏迷”们如痴如醉,拍案叫绝。我国著名艺术家田汉还曾高度评价了潮剧:“热情如火艺生香,古调新声再发扬,鼓舞东南亚洲气,剧坛应共谢潮阳。”

所以作为一名潮州儿女,我深深为潮剧的辉煌感到骄傲,也是从小就受到潮剧文化的耳濡目染的缘故,我对潮剧情有独钟,特别是《柴房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柴房会》讲的是小商李老三夜宿客站柴房,偶遇鬼魂莫二娘的故事。李老三是由著名丑角方展荣饰演,他把“功”的表演与人物内心世界的体现和性格塑造结合起来,使作为平民既善良又胆小的李老三的形象十分生动而可信。再加上那滑稽的眼神,诙谐的表情和情景交融的唱念功夫,更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特别是当他知道莫二娘是鬼时,只见他“哎呀”一声惊叫,双脚一蹬,做了个“后扑虎”的动作,然后忽地顺着梯子溜到上面,祈求神佛祖宗救援,口中还念念有词:“拜请李家老亲人,太上李老君,托塔李天王,老仙铁拐李,济公金罗汉……”但当莫二娘为了求助而作枝把他弄下来是,他便不能自持地被跌滑梯而下,却又马上或横梯求饶,或面梯滑落,最后以一个头朝下的“拿顶式溜滑”的惊险动作,生动准确地再现了一个急急如惊弓之鸟,惶惶如漏网之鱼的人物心理特征,令人捧腹大笑,也把滑稽同严肃、轻松与紧张巧妙地调和统一起来,使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见惊不惊,临险却乐,消除了鬼气氛而增加了浓郁的人情味,以乐衬悲,把艺术价值推向了最高峰,也让这部剧熠熠生辉,耀入眼目。

因此, 潮剧是我们家乡辉煌的代表,是我们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让我们一起肩负起弘扬潮州文化的责任,共同把潮剧这朵奇葩浇灌得更娇艳吧!

南国忆雪

900字 高二 散文

冬季,本是万里雪飘的日子,只因南国的热情,消融了这一切,但偶尔,南国的热情却抵挡不住这瑟瑟冷风,更无法阻挡雪天使的降临。

毫无征兆的一场大雪就这般袭击了我所居住的这方土地,人们是那般的手足无措,但是更多的是欢喜这瑞雪,纷漫的雪花划过窗外,连绵的雪花在冷风的欢迎下,时而跃腾,时而翻滚,时而急行,时而漫步。雪,就像是顽皮的小童一般,禁不住新奇的大地的诱惑,游窜在大街小巷,窗前屋外。而我的心,也早已飞跃在天际,跟随着雪儿飞荡在宽广的天穹之下。

飞翔,这是雪的宿命,也是雪的一生。雪从天空之上降临的那刻起,就注定拥有一个幸福却又短暂的一生。漫漫纷飞的雪花在初始之时,时如此的洁白与纯美,带着人们对他的祝福,不倦的飞向远方。

但是,人间不比天堂,单纯而又美好,人间充满了七情六欲,当种种的污秽袭来时,雪就在时间的发酵中,漫漫的变了味,也渐渐的变了色。慢慢的他在也没有初始的单纯,变得负载了,累倦了,不在坚持了,于是乎,理想的羽翼不再受到风的祝福,缓缓的堕入冰凉的大地,与黑色的土壤搅在一起,无从辨别。

其实,人之始,亦是如此,当我们降临到这个世上时,我们是一张张的白纸,毫无任何的浸染,洁白而又单纯,但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矣,在社会这个难易名状的大环境中,在种种外界的因素的交错之下,塑造出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构成了这个有着明显阶级状的社会体系。而人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之中,那张原本纯白的纸上,也渐渐的有了不同之处,人们开始在这张白纸上尽情的描绘着各自的生命。于是乎,不同的人用这支复杂而又多变的生活之笔绘画出不同的人生,有的人纸上漆黑一片,而有的人纸上却五彩斑斓。

在这个巨大的染缸中生活,我们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与理想,如果我们单纯的为利而拼命的努力的活着,那样勾心斗角,利欲熏心的生活,实在太累了,迟早也会使自己人生的那张纸染得漆黑一片,也会如那飞翔的雪花,最终染上世俗的尘埃,迷失在茫茫天地间,直到自己年老之时,蓦然间的回首,才发现自己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之中,失去了太多,错过了太多,遗憾了太多。

生活很残酷,但是也很现实,又得人无法承担这种厚重的责任,渐渐沉沦于无量的生活之海,但是,也有人能够虽如蝼蚁般低贱,但却勇敢的活下去,在自我的一张白纸之上,划伤无悔且锋锐的一笔,乐观积极的处事态度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人生的正面写照,一种人生的智慧。

雪,漫无边际的下着,重复着宿命的轮回,而生活的人群也在熙熙攘攘之中,刻画着自己的生命之章。

宁波三中高二:孙苏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