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糕
晋糕,俗称切糕。是西北地区一种民间小吃,主要以山西和陕西为主。是以江米和红枣为主材料的一种米式糕点,吃的时候还可以再蘸点白糖,吃在嘴里顺滑甘甜,嚼起来也很劲道。
很小的时候能吃到这样的糕点在日常生活里也算是奢侈了一回。晋糕虽没有正规的营业门店,主要还是用三轮车游窜在大街小巷,远远的就可以听到那熟悉的叫卖声,不是当地人一时间还听不出是做什么的,这也是时日积累的一种号角,就像某种暗号,一两声吆喝声过后,你仔细看巷子的街角旮旯总会探出那么几个小脑子,垂涎着晋糕的美味。
远远的看到晋糕的车子觉得亲切,即便有时在街道上不买远远的看着都觉得是亲切的,总忍不住多看几眼。
天似乎真的热起来了,是一种闷。
小饭馆也没什么可口的早饭,简单果腹完事踏出门店,远远的就看到晋糕的“身影”,对此我很熟悉,因为晋糕的老板经常来,但我却不是经常可以吃的到,心想,今天可算是有口福了。
老板,我要新切的……
你这小伙子还挑剔的不行,这里切的这么多你还要我再给你切……
其实我知道都是一样,但我就喜欢我吃的那一块是刚从整盘上切下来的,切口或许还有热热的温度,心里总觉得新鲜,也像看看老板提刀、抖刀的那个过程,这期间小小等待何尝又不是一种美味呢。
心里想着,老板你怎能知道小伙子心里怎么想的呢……
在等老板给我切糕的时候随意的聊了几句。生意还是不错的,每天的营业款在三百元左右,纯利润一百多元,我笑着对老板说你比我们强多了,对半赚钱呀。“娃瓜哩先,我怎么能和你比,我这是负身子下到那里,再说每个月还不算吹风下雨,那就不出摊了,都干了几十年了,我都干破烦了(陕西方言:意思是孩子你不知道,我也不容易,天气不好就没生意了。)”老板说的也是,这种小摊没有固定的营业门店,天气不好就没生意,加之现在城市市容的管理对这些小吃摊点的管控也是越来越严格了,所以还不知道像这样的小吃会流传到那一天,我想现在学这门手艺的人不多了,或许有一天真的就只成了生活里的一道记忆。
老板看我给他拍照,一下子表现出见过世面的样子,也很会配合我,问我拍的怎么样,言说去年“大佛寺”庙会的时候有好些个外国人给他拍照,还和他合影留念了。我能感受到他心里的那种美滋滋的感觉,我也着实表现的羡慕了一回,我说那你还美的不行,还和外国人照相了。
老板听我这么说喜的合不拢嘴。
在这初夏的晨间,阳光透过婆娑的枝叶,透着那么一股夏的味道,能站在“晋糕”的小车跟前无拘无束的吃着聊着回忆着,感慨这岁月的蹉跎和记忆的美好,一种莫名的感触油然而生。
晋糕的味道很甜。
岁月静好……
晏子使楚(剧本)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
人物:晏子、楚王、武士若干人、几位楚国大臣
第一场
(布景:楚国城门外,城墙上开了洞,几位武士站在那里看门。)
楚王:(得意洋洋对大臣说)据说这次齐国派的是大夫来访问我国,你们说说,我应该怎样做呢?
大臣甲:(对楚王)对!他身材矮小,那我们就在城门旁边开个洞吧。
大臣乙:(点点头)
楚王:(笑了笑)就这么办吧!
晏子:(来到楚国,见城门紧关着,接待的人叫他从旁边的洞进去。他想了想,对接待的人)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如果我进去了,那这就是个狗国。
武士:(匆匆地跑到楚王面前)大王,大王,齐国的大夫说,要是他从那洞进来,那我国就是狗国,怎么办?
楚王:(问了问两旁的大臣们)你们有什么办法?
大臣们:(都没主意,无话可说)没……没……
楚王:(无可奈何)叫人去开城门。
第二场
(布景:楚国大堂,正面楚王之位,嵌着一条长长的金龙,两旁坐着几位大臣。)
晏子:(昂首阔步的走进大堂见了楚王,作个揖)楚王,您好。
楚王:(撇了撇嘴,冷笑一声,打量了一下晏子)难道齐国就没有人了吗?
大胆想象
晏子:(严肃地回答道)我国人可多了,首都的行人们脚碰脚跟,大王怎么说我国无人呢?
楚王: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打发你来呢?
晏子:(装着为难的样子)你这一问,我怕犯欺君之罪。
楚王:(笑了笑)说实话吧,我不会生气的。
晏子:(拱了拱手)我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家,可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算是最没用的了,所以我被派来了。(故意笑了笑)
楚王:(只好陪着笑)
第三场
(布景:楚王安排酒席,两个武士押着一个齐国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侮辱齐国人没出息,晏子说两国规矩不同,楚王只好陪不是,从此不敢不尊重晏子)
楚王:(轻蔑地)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两位武士:(押着一名齐国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故意冲着大家)这人犯了什么罪,是哪里人?
两位武士:这人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齐国人怎么也这么没出息了?
楚国的大臣们:(也得意洋洋,想这下晏子可为齐国丢尽了脸)
晏子:(乃旧面不改色)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一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这不是因为两地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可一到楚国,就做起贼来了,还不是因为规矩不同。
楚王:(只好赔不是,从此不敢不尊重晏子)我相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晏子:(即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又保证了自己的颜面)
相关推荐
-
灯盏糕小时候,总跟着奶奶去村里的戏堂看戏。台上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各个凶神恶煞,还不时“哇呀呀呀”地叫唤。看的我是战战兢兢,猛的一场鞭炮炸响,泪就伴随着哭声喷涌而出。奶奶心疼得发抖,赶忙将我背出戏堂,我却更哭闹了。奶奶脸上的皱纹更加紧锁了:“不哭不哭,你在这等会儿,我给你买吃的。”我痴痴地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便心生了一种期待。一会儿功夫,一个黄灿灿,充满浓郁油香的灯盏糕就出现在我眼前。我大嘴一张,一口咬了下去,一股“小饼如嚼月”之意油然而生。和着留下的泪,更有那奶奶的紧锁的眉头,随着嘴的一张一合,滋润着心的田地……今天,我仍对灯盏糕情有独钟。大多的缘故,在于自己在人生跋涉的旅途中,渐渐咀嚼出了一些岁月的味道。在家门口的小摊上买个灯盏糕,驻足在小摊旁,看着老师傅做灯盏糕。老师傅的铲不比寻常炒菜的锅铲,通体黝黑,铲把弯成上弦月的模样,连着一块圆圆的平平的黑铁板。老师傅稳稳地将裹藏着晶莹剔透萝卜丝儿的糕浆放进热油内,一趟一趟,一阵阵“呲啦啦”的脆响,白色的浆瞬间胀成了一个个巴掌大的灯盏糕,圆圆的、黄黄的、鼓鼓的漂浮在油面上,老师傅老道地将它们翻个个儿,待两面都变成金黄色,再不慌不忙地用竹筷夹起,叠放在漏勺里,待油滤尽,搁在饭甑中。简单的过程,美妙的享受……晚自习后,踩着脚踏车,伴随着车轮的吱吱呀呀,哼着小调,在黑暗中向家的方向前行。路旁的一盏盏的熄灭,好像这大地在一天的喧闹过后,安然入睡。不敢打扰,只管前行。忽一抬头,发现一盏黄晕晕的灯光忽明忽暗在风中摇弋。是做灯盏糕的老师傅。便欣然一问:“大爷,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呀?”老师傅习惯性眯着眼睛,满脸的皱纹却绽放开了,呢喃着:“就回,就回啊。”踩上脚踏车,在漆黑中继续前行。?m尔,一束灯光在我身后亮起,投向我远方的路。我一回头,老人正用黄晕晕的灯炉指向我,如此慈祥、和蔼。我在心中无数遍地呢呢:“大爷,谢谢您!”此后,每当晚自习回家,我脚步就更有力量。因为,我知道,总有那么一盏黄晕晕的灯在等着我,等着照亮我前行的路……直到有一天,“咣当”一声,锅铲坠地,那盏灯儿永远熄灭在我的身后。老师傅矮矮的个头,款式陈旧的皮衣,红黑的面庞,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如今,我远离家乡,异地求学,很难回家一趟。偶尔回来小住,也不常外出。但总会腾出些时间,倚在家门口的窗台上,望着老师傅日夜坚守的地方,泪流心中,回味那不变的黄晕……灯盏糕,如豆的一盏灯,晕晕黄黄,柔柔静静地亮着。灯盏糕的味道,脆脆的,细腻到心底……白马中学初二:顿雅杭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
打糕“轰隆隆!轰隆隆!”又一名志愿军战士光荣牺牲了。在三天里没有吃一点儿东西的情况下,就算志愿军战士有着惊人的毅力,也挨不住啊!指挥室里,一位司令员在屋里焦急地走来走去。“没办法,只好向总司令部求救。”司令员拿出一支笔,写了一封求救信。“警卫员!”他叫道。“是!”一位警卫员向司令员敬了一个礼。“请你务必要将此信送到总司令部。”司令员严肃地说。“是!”警卫员接受任务,走出指挥室。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警卫员步行执行任务……村里,朝鲜人民着急地等待着志愿军的音讯。“来了!来了!”一个小伙子前来报告。说完,一个警卫员走过来,继而昏到在地,一命呜呼。“中国战士!中国战士!”一个老大娘喊着。中国警卫员的手上紧抓着一封信。总司令走过来,拆开那封信,上面写着:“情况紧急,等待支援!”“唉!”司令员叹了一口气,眼角流露出了无限的悲哀,他说:“亲爱的朝鲜人民,我的兵马已所剩无己,我只有孤身上阵……”“不!”一个老大娘被人搀扶着,缓慢而又坚定地说:“我愿意带着全村妇女去为中国战士送打糕。”话音刚落,全村妇女便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也愿意去!”“那——好吧!”司令员犹豫片刻,同意了。接着,全村妇女便开始做打糕。和面、捏形、蒸糕,妇女们都信心十足,特别好似那位年有古稀的大娘……打糕做好了,妇女门各挎一篮打糕,准备起程。路上,敌人的炸弹一颗接着一颗。炸倒了,拍拍身上的尘土站起来;炸伤了,忍住伤痛继续行走。妇女们就是这样坚定地走着。50米、40米、30米……越来越近。“我们来了!”刚跨进阵地一步,大娘就用沙哑的声音叫着。“我们来了!”妇女门随即也叫着。司令员听到声音,走出指挥室,“啊!”司令员大吃一惊。然后,他泪流满面地跑上去,与妇女们一一拥抱。午饭,战士们都一声不吭地吃着打糕,很久,很久……“这真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打糕!”突然,一个战士站起来说。“这真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打糕!”于是,战士们一齐说。战士们哭了,司令员哭了,妇女们哭了……“杀啊!”战士们又信心百倍地与敌人搏斗。“胜利了!”战士们不停地欢呼。此时。刚走出阵地不远的老大娘累得昏倒在地。“这真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打糕!”是啊,饱含着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还深的情谊的打糕,能不美味吗?900字 初二 叙事
-
游览晋祠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游览了位于我们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的晋祠。来到晋祠,呵,好多的人啊!男女老少,热闹极了。有搭台唱戏的,有街头卖艺的……哟,看热闹的还有外国人呢!进入晋祠,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有近百座的殿、堂、楼、阁、亭、台、榭,它们点缀在树影婆娑、泉流映带之间,是一处历史悠久文物,遗迹丰富的古建林园。晋祠有三绝。一为宋代侍女像。圣母殿内的宋代彩色泥塑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各有其特殊形象,身体丰满,脸庞俊俏,姿态自然,恰似一批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造型。二为周柏。为西周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树高18米,树周5.6米,主干直径1.8米,向南倾斜45度,形似卧龙,又称卧龙柏。难老泉是第三绝。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清澈见底,长流不息,晋水源头特有的长生萍,浓翠如玉,四季长青。后来,我们走过水镜台,跨过对月牌坊,越过鱼沼飞梁,观看了晋祠三宝。第一宝是圣母殿,殿高18米,庄严肃穆,殿内供奉的圣母娘娘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去的时候,圣母刚刚过完生日,殿内的装扮可见那天的庆祝场面热闹非凡。第二宝是鱼沼飞梁,结构呈十字形,飞梁系沼上柱,斗拱与梁架承托的石桥,南北东西四角伸展,如鸟之双翼,振翅欲飞。据说它是历史上最早的立交桥,石制的桥墩和木制的桥面历尽千年风雨,依旧岿然不动,许多桥梁专家来此参观学习。桥下的泉水潺潺而流,水中的金鱼成群结队,悠然自得,游客偶尔撒入的食物引得鱼儿你争我夺,非常可爱!献殿便是第三宝,原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四周我们游览了近两个小时,时已响午,才恋恋不舍的离开晋祠。看着这座美丽而雄伟的千年古刹,我心里暗暗地说:晋祠,我还会再来看你的!700字 初二 写景
-
晋商公园3月14日,我在家乡榆次,有美丽的晋商公园。在市中心,沿着新建北路一直向北,到与龙湖大桥交界地带,就快到了。汽车行驶在宽敞的道路上,十分僻静。风儿轻轻拂过,花香趁乘着奔跑的风儿,在天空下,尽情的遨游。这香气从哪里飘来?,我思索着,便到了公园。一路伴着清香。才发现那一簇簇,一丛丛地花,芳香吐艳,万紫千红。行驶大约几分钟就来到了公园,那花香,就是从园里飘出的。在正门向里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算盘。公园设计者可能想到了算盘是商人的工具吧,不仅可以反映商人精于计算的特点,还蕴含着对晋商人民聪明才智的肯定,和对晋商文化数百年艰辛发展的赞扬。继续向前行走,那是一个人工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将蓝天,白云容纳其中。偶尔,你还会看到两只白天鹅在湖里轻快的游着,多么的静谧美好呀!此时,突然感谢世界赋予我们这个生机勃勃的舞台。湖岸边,一艘艘小船停靠在那里,我坐着小船,欣赏着岸上的风景,不经意间就穿过了桥洞。桥洞的另一侧,更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上岸,我立即跑向了小山坡。这里更是花香四溢,让人不知不觉的就深深的陶醉在了其中。虽然大多还是花骨朵,十分饱满,但这已然足够。桃花,杏花,柳树,松树,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不知名的植物,使人赞叹不已。山坡上还有个小亭子,人们在这里休息,谈天说地,谈笑风生,将满身的疲劳和压抑,通通释去。互相聊着自己的见闻。天色暗了下来,只是那盏红日。绿树,净水,人影,夕阳……这构成了一副浑然天成的完美画面。拿起相机,来一阵“狂拍”,却依然不忘沉静,生怕惊扰到这静谧的画面。此情此景,此时此刻,大自然融化了一切,所有的人,都陶醉在了其中。游戏还未绝,我趁着这难得的,美妙绝伦的暮色,在夕阳下漫步。金色的阳光,温柔的铺满了全身,水面上那几只天鹅,洪亮而清脆的鸣叫,也随着清风,飘散至远方……750字 初二 写景
-
游览晋商公园今天,天气晴朗,微风荡漾,我骑着自行车去了晋商公园来游玩,这里的景色非常的美好,真不愧是山西晋中大地上一块璀璨的明珠。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人工湖。这块湖泊在蓝天的映衬下,仿佛蓝宝石一样璀璨夺目,湖中微微荡漾着波澜,波光粼粼,更让人感受到那仙境一般的美好境界。有一块赏湖的亭子,我走到那里坐了下去。一阵清风吹了过来,看着远方的那小鸟在空中无忧无虑的飞翔着,我的心似乎也飞了起来,跟着它们飞到无边的天际了……那是什么?我放眼望去,前面有一棵巨大的石块,上面篆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因为字体过于小了,所以我在这里看的并不清楚。走到近前去,我才惊讶的发现,其实这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碑,而是一个历史年代表,记录了晋商故里的商人从兴衰到颓废,又从颓废到辉煌的日子,他们诚信为官,诚心做生意,终于将晋商发挥成一个全中国都闻名的——商贾之都。上面记载的那些时间,我有的在历史书上学过,但是没有这么详细变更,感觉,这个公园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一块公园,他更是晋商文化的典型代表!我又来到了一处寺庙,这里非常的安静,非常的有劲,这使我不禁想起了那首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走了进去,里面扑面而来的是佛教的气息。许多虔诚的信徒都在那里俯下身躯,非常诚恳的拜佛,他们希望新的一年能够万事平安,能够风调雨顺,能够事事顺利,能够合家团圆。我也随着他们的步伐,双手合十,心中默念道:“希望在新的一年我能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慢慢地游览,静静地品味,不知不觉中天已经快黑了,带着满心的不舍和依恋的感情,我骑上自行车离开了晋商公园,这块晋商故土上的一块净土,却带给我心中永恒的回忆……650字 初二 写景
-
晋之殇,晋之商煤炭,墨金,几亿年来埋藏于三晋大地之下,蕴含着巨大的能量,黑色的金子滚滚流出,终于在近几十年来撑起了山西经济的命脉。但是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地下的空洞也越来越多。望苍天,灰蒙蒙不见天日;看大地,光秃秃鸟兽无踪;河流干涸,水位下降,空气污浊,古迹受损;呼吸道疾病蔓延:虽然煤炭开采伴随着巨大的财富,但是一桩桩一件件,又怎能不让每一个三晋儿女心痛如绞?然而,最令人痛心的,无疑是矿难。小矿难几难断绝,大矿难时有发生,三年来,山西换了三位省长,而有关新省长上任最大的新闻是“省长哭了”。为那死去的矿工,也为这多难的山西。小时候第一次看见矿工,他们坐在矿车上,我竟没认出来,黑黢黢泛这流光的炭隐着同样黑黢黢却干枯龟裂糊满煤灰的皮肤,只有一点白牙若隐若现。搏命的行当,沉重的苦难,却系着全家人的生计,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他们,这些搏命的人,又能说些什么呢?而全省大大小小多少煤矿,又有多少矿工能不抱侥幸心理抵挡暴利的诱惑?出事赔钱,可万一不出事呢?甚至官商勾结,欺上瞒下,这种事也怕见得不少了。晋之殇,伤断肠。然而矿藏终究是有限的。加上不合理发掘,现在恐怕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而内蒙、云南又发现了特大煤矿,逐渐转移着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的优势。就像是被大灰狼追着的兔子,即使跑得再快,也总会有跑到河边无路可退的一天。没有了煤,我们还有什么?晋之商,可有一些就在我们不能再依靠能源之后,撑住山西的经济?扬吾所长,避吾所短。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详尽叙述了晋商之兴、晋商之盛,从此全国一发不可收地掀起了晋商热。那确实是传奇。不过百年之后,大院犹在。山西能否缔造新的传奇?山西不靠海,不临水,外贸方面先天不足。但正值国家扩大内需之际,也许正是我们发展的良机。“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旅游业必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是啊,兔子不会游泳,但是学会打洞,依然能够成功地从恶狼之口逃生。中国三十年,举世瞩目。山西呢?乃至中部六省呢该当如何呢?这只兔子是否能够学会新的技能绝处逢生呢?望山西不再哭泣,望山西重塑辉煌。800字 高一 散文
-
买梅花糕星期天的下午,妈妈正在家里收拾屋子,我说要吃梅花糕。妈妈让我自己下楼买,我问:“买什么口味的?”妈妈说:“两个菜的,两个豆沙的。”“哦。”我拿着钱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摊前。因为已经很晚了,所以已经不做了。我对老奶奶说:“奶奶,我要买两个菜的,两个…”“没有菜的,这天哪有菜的?”“哦,对。现在是夏天,没有菜的。”我自言自语到。“那怎么办呢?我回去问一下。”说完,我转身就跑。我一口气跑到家,上气不接下气地对妈妈讲了这件事,妈妈哈哈大笑,说:“没有菜的你就拿别的呗,还特地为这个跑地气喘吁吁,还把人笑掉大牙呢。”“哦,那就买两个豆沙的,两个肉的吧。”我轻声得回答到。“恩,再把手机带上,和妈妈联系。”我把手机放在袋子里,拿着钱再一次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摊前。“老奶奶,我买两个豆沙的,两个…”“只有一个豆沙的。”“啊?Omygad!“要不要再回去问一下啊?”这句话引得在一旁谈天说地的老奶奶们哈哈大笑,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用了,我带手机了。”我气呼呼地回答到。旁边又是一阵轰笑。我掏出手机,打给妈妈:“妈妈,人家只有一个豆沙的。”“哦,那就…就买一个豆沙的,两个肉的吧。”“哦,知道了,再见。”“老奶奶,拿一个豆沙的,两个肉的。”“一共3.6元。”“给,3.6元,正好。”“好的。”“再见。”“再见。”接过梅花糕,我转身就走,后面又是一阵轰笑……江苏泰州海陵区泰兴市城东小学五年级:罗周蜜450字 五年级 散文
-
家乡的矮人松糕说起温州小吃矮人松糕,那可是远近闻名啊。你知道为什么叫“矮人松糕”吗?这和它的发明者身高有关系哦。那是20世纪四十年代初,有个温州人叫谷进芳,他在鹿城区五马街口摆摊子制作松糕,他做的松糕用材料很考究、制作过程也精细。因为谷师傅个头矮小,人们就亲昵地称他做的松糕为“矮人松糕”。矮人松糕用的是纯糯米,等糯米用水磨碾成细粉,再挑选猪臀尖的肥肉丁做佐料、拌以桂花和白糖,放在蒸笼里证熟了,再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现做现卖的矮人松糕,个头不是很大,但分量十足,深受大家的喜爱。谷师傅的这一手绝技在民间传承下来,为了纪念他,大家就把这猪油糯米白糖糕,称为“矮人松糕奶奶是个“矮人松糕迷”,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她每天都是要吃上一小块松糕的。可惜她自己不会做,每天清晨要走一段路到市场去买回来。松糕买回来的时候并不起眼,白白嫩嫩的的外表,和普通的松糕没什么两样。奶奶在锅里填上水,放上竹子编织的小匾,松糕上面洒着桂花和白糖。我问过奶奶:“为什么不用铝匾啊?用竹匾不好洗,而且也容易坏。”奶奶说:“虽然用铝匾很方便,可是蒸熟了以后,味道就差远了。”嘿,奶奶真不愧是“矮人松糕迷”,对松糕的吃法都有研究呢?松糕新鲜出炉的时候,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香味了,一股清凉的白糖香气,夹杂着淡淡的桂花香,让人闻一闻就要陶醉的。奶奶用小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盘子里大家分享。我总是心急得等不及拿筷子,用手抓了一块就咬,松软软的,甜蜜蜜的,酥软中带着甜味的感觉一直从嘴里往肚子里弥漫,最后扩散到全身的,让我感觉到仿佛是飞上了云端。松糕是要趁热吃的,如果等凉了,味道就差了点。我虽然很享受那种美味,却不敢多吃。因为有一次,我贪嘴吃得多了,撑着肚子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感觉十分别扭。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口馋了吧,如果你来温州,千万不要错过尝一尝“矮人松糕”哦。650字 五年级 散文
-
我心中的内河——晋安河我家背后有一条河,从阳台往下看,河面不宽,河两边一侧是新村和工厂的外墙,一侧铺着草坪,栽着一些绿树。河里的水不怎么流动,有些黑绿黑绿的,有风时,常会有那么一种怪味飘过,让人没有看的欲望。下雨后,河里的淤泥黑黑的,散发出一股子腐烂的臭味,纵使我住在高高的七楼也会闻得到。我真不喜欢这条河。可是大家知道吗,这条河十分有名。它是福州最长,流域最大的城市内河,也是最有悠久历史的人工运河,它的名字叫做晋安河。晋安河全长米,宽米,河底标高2米,河水面积69.7平方公里,最大的排洪能力为108立方米/米。但是,随着城市飞速的发展,让它早已面目全非。小区中,临河的窗户永远都是紧闭着。我也许久不向它望一眼。直到有一天,妈妈说要带我去玩,我开心地蹦了起来,匆忙的穿完衣服就迫不及待的出发了。到了那里,我原以为是个漂亮的公园,没想到妈妈却告诉我,那是原来丑陋无比的晋安河。这让我惊呆了,那可是一条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光彩亮丽的河啊!蓝蓝的天空映衬着它;清澈见底的水哗哗哗的流动着,像钢琴家弹出的一串串美妙的音符;道路两旁开出了许多花;活泼好动的鲤鱼在碧波荡漾的水里上课。早晨,老人们在河边的草坪上打太极,花儿也学着样子摇头晃脑;鸟儿们在电线杆上开大会;淘气的鱼儿溜出学校去游泳;玉兰花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中午,大家纷纷带着宝宝在草地上晒太阳,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容。晚上,这个宁静的时刻也再也不宁静,上了一天班的人在下班后并没有回家休息,而是来到晋安河边看看月亮,与晋安河作伴。这多么美好啊!可是,妈妈推了我一下,我才知道原来是做梦!梦里的晋安河是那么美丽,我真希望它能成为现实。成为一条让人引以为傲的河!650字 六年级 散文
-
家乡的矮人松糕作文说起温州小吃矮人松糕,那可是远近闻名啊。你知道为什么叫“矮人松糕”吗?这和它的发明者身高有关系哦。那是20世纪四十年代初,有个温州人叫谷进芳,他在鹿城区五马街口摆摊子制作松糕,他做的松糕用材料很考究、制作过程也精细。因为谷师傅个头矮小,人们就亲昵地称他做的松糕为“矮人松糕”。矮人松糕用的是纯糯米,等糯米用水磨碾成细粉,再挑选猪臀尖的肥肉丁做佐料、拌以桂花和白糖,放在蒸笼里证熟了,再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现做现卖的矮人松糕,个头不是很大,但分量十足,深受大家的喜爱。谷师傅的这一手绝技在民间传承下来,为了纪念他,大家就把这猪油糯米白糖糕,称为“矮人松糕奶奶是个“矮人松糕迷”,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她每天都是要吃上一小块松糕的。可惜她自己不会做,每天清晨要走一段路到市场去买回来。松糕买回来的时候并不起眼,白白嫩嫩的的外表,和普通的松糕没什么两样。奶奶在锅里填上水,放上竹子编织的小匾,松糕上面洒着桂花和白糖。我问过奶奶:“为什么不用铝匾啊?用竹匾不好洗,而且也容易坏。”奶奶说:“虽然用铝匾很方便,可是蒸熟了以后,味道就差远了。”嘿,奶奶真不愧是“矮人松糕迷”,对松糕的吃法都有研究呢?松糕新鲜出炉的时候,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香味了,一股清凉的白糖香气,夹杂着淡淡的桂花香,让人闻一闻就要陶醉的。奶奶用小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盘子里大家分享。我总是心急得等不及拿筷子,用手抓了一块就咬,松软软的,甜蜜蜜的,酥软中带着甜味的感觉一直从嘴里往肚子里弥漫,最后扩散到全身的,让我感觉到仿佛是飞上了云端。松糕是要趁热吃的,如果等凉了,味道就差了点。我虽然很享受那种美味,却不敢多吃。因为有一次,我贪嘴吃得多了,撑着肚子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感觉十分别扭。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口馋了吧,如果你来温州,千万不要错过尝一尝“矮人松糕”哦。750字 五年级 散文
-
油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吃是人们的重要话题之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山西地处黄土高坡,这里常年干旱,沟壑纵横,不适宜大面积种植,却为小杂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沃土。莜麦,豌豆,谷子,麻油,黍……黍便是用来做油糕的。秋天,万木萧瑟,粮食归仓,乡亲们将自家收获的黍,剥了壳,碾成面,晒在院子里。秋阳下,满院金灿灿的黍子散发着粮食独特的香味。油糕在我们北方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重要的日子。这不!春节到了,我们全家回村过年。奶奶笑着说:“今天我们吃糕哇!”说罢,奶奶便去南房挖了两挖金灿灿的糕面。倒水搅拌,细碎的面粉变成了絮状的面胚。这时,锅里的水也开了,拿出蒸笼,抖抖笼布,在凉水中沾湿,再铺好笼布,面胚撒在蒸笼上,往锅底下添一把柴,热气腾腾。十几分钟后面胚蒸熟了。奶奶揭开锅盖,端起蒸笼,面胚扣在案板上,把笼布掀开,奶奶手上沾了一点冷水对面团不停捶打,不时翻面,揉打。粗糙的面胚变成了光滑的面团,金灿灿的非常诱人,我问奶奶:“这面熟了吗?”奶奶说:“当然熟了!”奶奶叫妈妈一起过来做糕,妈妈熟练地扯下一团面搓成手腕粗细的长条。左右手拢了虎口,揪下均匀的小面团,奶奶把它们揉圆,按扁。我忍不住便用手揪了一个:“呸,好难吃!”奶奶笑着说:“傻孩子,馅还没包呢!”按扁,包馅,不一会儿案板上排列着一排排士兵,看着都赏心悦目。捏完糕后,奶奶便开始炸糕,把胡麻油倒入锅中,把油热了,把糕贴着锅边溜进锅里。“噼里啪啦”油花四溅,一个个油糕由金黄变成焦黄,油糕的香味弥漫在厨房里,我端着碗站在锅旁边问:“奶奶,油糕什么时候好呀?”奶奶说:“好了!”说着便给我夹了两个豆沙糕。我紧忙往嘴里塞。“啊!烫死我了!”我吐了吐舌头。奶奶笑着说:“慢点吃!油糕多着咧!”我吹了几口就整个呑了下去,油糕又软又甜,我又夹了几个,放进碗里……太好吃了!开饭了,于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好丰盛啊!男人们举杯庆祝,女人们则拉着家常。是啊!久在城市,大人们为着生活奔波,劳累。我们又为学习而忙碌。回村成了每个人的奢望。此刻的相聚弥足珍贵。这时,奶奶将油糕端上饭桌:“来!香喷喷的油糕!每个人都吃啊,大家节节高!”我夹起一个糕,糕都粘在了一起,我扯下了一块糕。是啊!这黏油糕把我们的亲情都粘在了一起。这一刻,屋子里满是祥和,喜庆。油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重要,婚丧嫁娶都少不了油糕。升学,迁居,开业都要吃糕。俗语说:“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糕”与“高”谐音,意味着步步高升,油糕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冀。远方的宾朋啊!如果你来到山西,请你一定要尝一尝这美味的油炸糕。1000字 小学
-
糖糕永嘉民风淳厚,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传统的风俗习惯众多,在某些特定的节日里吃东西很有讲究。自然,少不了相应的传统食品。其中,年糕是最派得上用场的。年糕,顾名思义,每逢过年,人们总少不了做些年糕。俗话说得好:“吃了年糕,年年高。”年糕分多种,最常做的应数糖糕了。它的显著特点是:香甜可口,细腻润滑,外形美观,且久置不易发霉。糖糕的配料主要有:面粉、红糖、水等。既是传统食品,便有传统的手工制作工序。现代人做糖糕积累了前人丰富经验,制作时特别讲究时间、水的调配问题。因为两者不但影响糖糕的味道,还影响外形的可观性。所以必须严格要求,马虎不得。制作者先应从米着手。要适当地调配好米的比例。将糯米与中等大米相混合,橋米须占2/3。接着,将调制好的米放人盆中,加人水浸上4-5分钟。然后捞起,将它们磨成粉末状,再用筛子将面粉细细地过滤。这样第一道工序完毕。第二道工序是调配煮烧。在面粉里加人红糖(分量按人的喜爱程度而定),稍加搅拌后,加人适量的水,这水必须为不冷不热、约摸40摄氏度的温水。还应注意的是,别操之过急,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温水不得一次性加入,应一点点慢慢加,加水时要一同搅拌,使水与面粉均匀混合,适可而止。尔后,放人锅中煮烧。第三道工序是最卖力气的。把煮熟的糖糕放入一个较大的四型石制容器中,人手握大石锤使劲地且不间断地锤磨糖糕,使其原本粗糙的表面变得细腻光滑。大约10分钟后,取出糖糕放在桌上,使劲地揉捏它,让它变得更为细腻。别以为大功告成了,“好戏还在后头”呢!为了使糖糕美观,就要借助各式各样的模具。模具是木制的,分为两半,一半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另一半则用来夹压。在放人模型前,模型里必须涂抹上少许菜油,不然,柔软的糖糕很容易粘在上面,很难取出。制作完毕后,将糖糕从模具中取出晾一晾,使其变得干硬,以延长贮存时间。糖糕的食用方法极为简便,只要在锅里蒸热即可。因此,过节时在自家酒席上总少不了有一盘香喷喷的糖糕。糖糕还被称为幸福、吉祥的象征。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农村,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婚俗。青年人订婚时,男方便拎些糖糕给女方,这样,亲事算定下了。糖糕还起请帖之用,将糖糕送给亲朋好友,告诉完婚时日便可。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糖糕香甜可口,老少皆宜,这一极具家乡特色的风味小吃在机械生产普及的今天,仍以它独特的传统手工制作方式赢得人们的喜爱。点评: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论据充足。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1000字 初三 说明文
-
晋祠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山西的晋祠依山傍水,让人感觉恬淡,仿若一扇门,就将污浊的市井之气全部阻隔在外了。沿着晋祠内的小径缓缓走入,两旁的一棵棵参天古树错落有致地伫立在眼前,与那片有着水漾的蓝色天空,交织成了一幅素净的图画。树上的叶子轻柔地摇曳着,摩挲着,耳边便奏起一支简单流畅,合着浓浓的绿色气息的歌。听——“沙沙,唰,丝丝”。似乎还在私语,诉说着那些动人的故事。晋祠中轴线最前端为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演戏的舞台。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为重歇山顶,建筑式样别致,恰是飞檐斗拱,栩栩如生。在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它二泉——“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圣母殿重檐歇山顶,平面布置几乎成方形。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脚柱显着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下翘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齐天宝创建的难老泉,八角攒尖顶。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水从亭下石洞中滚滚流出,常年不息,昼夜不舍。大人们说,难老泉来源于《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警句为名,而且它的泉水晶莹剔透,水中浓翠的长生萍和水底五色斑斓的石子,在阳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蔚为壮观。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着名的有——周柏唐槐。周柏是在西周时期种植,位于圣母殿左侧。它的枝叶披拂在殿宇之上。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也曾感慨:“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在九百多年前就感叹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苍劲挺拔,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水、精美的宋塑被誉为“晋祠三绝”。这些古树虽年代久远,可至今却还生机勃勃,浓荫四布。郁郁苍苍的古树和晋祠之泉相配合,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静水急流之间,景色异常优美。晋祠的景令人目不暇接。这历史悠久的祠堂,也凭着它奇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也招来了历代的帝王将相。他们在游览之余,吟诗作赋,为晋祠留下的文章多达300余篇。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堪称其中之最!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览晋祠时欣然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游晋祠》。其中有两句令我回味无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竟炜煌。悬瓮山泉流云磬,飞梁荇沼布葱珩。”把晋祠树木的古老与流水的清澈,写得淋漓尽致!古老而神奇的晋祠,有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采不完的灵气。愿更多的人为晋祠题词作文,愿三晋大地上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1000字 高一 读后感
-
卖糕人在我上小学时,她天天推着一辆老旧的三轮单车,在我们学校旁边卖糕。她的模样也和她的单车一样陈旧,身形瘦小,脸色枯黄,就好像一根枯枝,随时都有被风吹倒的可能。糕车上装着一个古铜色的大木盘子,盘子里摆着一块块洁白如玉的糕。那糕,在有太阳的日子,似水晶一般晶莹剔透,似银砖一样皎洁,十分招人喜爱。我一次次地对着糕垂涎,开始时,母亲从不松口:“小孩子家家,不怕这街边的东西有毒呀?”但不知从哪天起,母亲竟然开始给我买糕,我自然喜出望外,捧着那在日光下黏糯闪耀的糕,迫不及待地就是一口。“呸,呸,什么呀,”我吐出我日思夜想的糕“好难吃!”白白的皮下糕的毛孔粗大,一点也不松软,咬上去“咯吱咯吱”的,真好像在吃沙砾,又好像在啃一块干巴巴的树皮。我把糕退给了母亲,头摇得像拨浪鼓,从此拒绝吃糕。但母亲却十分奇怪,从此天天给我买......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我就考完了小升初,要离开这所学校了。我站在学校门口等家长,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望见了那个卖糕人。她也不吆喝,只是安静地站在糕车后,有人要糕,她便熟练地装糕、递糕、收钱。夕阳照在她身上,给她披上了一层光亮。几年来,她一直充盈着我的视线,陪伴着我的岁月,也一直挑战着我的味蕾。幸亏我意志坚定,在尝了第一口后,一直拒绝着她的糕,无论妈妈怎样引诱。但是,另一个疑问涌上了我的心头:几年来她竟然在学校门口顽强地生存着,我开始怀疑我的味蕾。我走上前去,下意识地买了一块糕,捧着那洁白的糕,我像第一次一样狠咬了一口。“呸!”还是树皮一样干巴,还是沙砾一样粗糙,我默默走开,心中满是嫌弃。晚上,一家人吃饭时,母亲无意中又提起了这个话题:“还记得那个卖糕的不?”“记得,”我头也没抬,秒回“那糕超难吃,亏你还天天给我买,真浪费钱。”“话不能这么说,”妈妈顿了顿,扫了我一眼,脸色变得无比柔和:“那个阿姨以前是做衣服的,有自己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一家店。她女儿高考落榜那年,她的丈夫去世了,她的店也倒闭了。”“哦,这样吗……”我张大了嘴巴,回想起妈妈天天为我卖糕的日子,心弦似乎被什么触动了:人的浮沉与坚持,一如梅花扛住风雪,为荒芜的大地点缀鲜艳,散播芬芳。我理解了卖糕人,也理解了妈妈。第二天,就像往常一样,路过那个卖糕人摊前的时候,我停下脚步,买了块糕。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1000字 高三 写人
-
温州灯盏糕午后,路过解放街,“陈记大王灯盏糕”是一定要光顾的。说起“陈记大王灯盏糕”,凡是本土温州人都知晓。这家店铺很小,大约十来个平方,店内不设座位。店铺共三个大窗口,左边窗口卖猪油膏,右边卖粽子,当中窗口摆着两口大锅,锅里盛着半锅油,锅上搁着一个滤油架,架上立着几个现成的灯盏糕,滴答滴答滴着油。而这几个灯盏糕的主人正站在窗口等候呢!灯盏糕要先做现卖现吃,所以,窗口边上总是围着形形色色的顾客。我挨上前去,朝窗口里喊一声:“老板,来一个灯盏糕!虾仁馅儿加鸡蛋。”“好嘞!”只见一个身材肥硕,头戴厨师帽的师傅将一只大铁勺往面浆里一舀,再一晃,铁勺里就匀上了一层薄薄的面浆。再往盛着面浆的勺子里夹上几筷萝卜丝肉馅,添上几只虾仁,打上一个鸡蛋,最后再将铁勺往面浆里一舀,面浆就像馅儿全覆盖住了。再将大铁勺放进早已热好的油锅里,油锅里就演奏起了“交响曲”,在噼里啪啦之中,那雪白的面浆逐渐由乳白色变成淡黄色,又从淡黄色变成金色,那油锅如同洒满了光辉的浪涛在翻滚,又似岩浆在冒泡,而灯盏糕正在惊涛骇浪中等待着蜕变。不一会儿,灯盏糕便挣脱了铁勺字的怀抱,成了一块灯盏形状的糕点,通身焦黄色。它摇摆着,翻滚着,像鱼儿在浪花中嬉戏。而油香夹杂着麦香迎面扑来,瞬间钻入我的鼻孔,挑逗我的舌头。待到灯盏糕出锅时,我早已满口津液了。师傅拿出一个纸袋,把滤好油的灯盏糕装了进去,随即递给了我。我接过灯盏糕,在边缘上轻轻咬一口,边缘是最美味的,面皮又薄又脆,咬起来咯嘣咯嘣响,甚是好听。再往里咬一口,吃到的就是里面的馅料,馅料多么鲜嫩啊,萝卜丝依旧是雪白的,葱花还是翠绿的,瘦肉粉红,蛋黄金黄,虾仁晶莹剔透……简直就是一份艺术品。我一边走,一边啃,一边嚼,一边哼着小曲儿,步履越来越轻快,学习的疲惫瞬间消失了。对,我喜欢灯盏糕不仅因为它美味,还因为食用的方式简单随意,不用正襟危坐,不用刀叉碗筷,徒手捧着啃就好。即便吃得满嘴都是油,也不会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这样的轻松、简单快乐,是我所喜欢的。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想想,我究竟吃过多少个灯盏糕?究竟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吃灯盏糕?说起来,我也实在不记得了。我只记得,我凡是经过这里,必然买一个,肚子灯盏糕和解放街俨然成了我生命中的一条隐约脉络贯穿着我整个童年。或许有一天我会离开温州,再也吃不到“陈记大王灯盏糕”了,但是,我相信我永远忘不了灯盏糕的味道,忘不了那个一边逛荡一边大快朵颐的少年。1000字 六年级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