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心1000字

老人的心

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提起老人,现代人能想到的代言词也就只有“麻烦”、“不爱卫生”、“讨厌”之类的贬义词,但当你读懂了老人的心,你也能发现他们内心深处最高尚的一面,老人的心,你要听听。

    一

爷爷毕生从事于农业,种植粮食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当新房子造好后,爸爸就把两位老人一起接到小区里住。爸爸考虑到他们的生活枯燥无味,楼顶用水泥砌了一个很大的菜园子,占用了半个楼顶的面积。但好泥土就成了问题。爷爷特别积极,有一次甚至一人到几里地外的山上去背回一大袋泥土。似乎在他背上的不是泥土,而是金子。

不久,菜园子竣工了,爷爷也开工了,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大堆工具,每天踏着清晨的雨雾,就到楼顶耕地去了。不久,第一批青菜种子被撒在了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于是每天,他都忙得不亦乐乎。家中有彩电、收音机、电脑他都不去用,仿佛只有锄头才是他的心头肉。

我渐渐明白了,锄头就是爷爷的宝。

                  二

老爸“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又“突发奇想”,愣是被他捣鼓出一个大炉子。炉子的身体是用一个铁质水桶制成的,在内壁砌上防火壁,就和以前的灶台一模一样,而且更方便、更美观,加上一口大锅就可以不用煤气烧东西了。

奶奶可乐开了花,自从有了这个“灶台君”后奶奶隔三差五地到这儿来做家乡美食,她总说灶台的火旺,出的东西更好吃于是我也有口福了。有时爸爸还会买来一条很大的鱼,由奶奶烧好,叫亲戚朋友一起来品尝。奶奶对“灶台君”情有独钟,总把锅刷得油光发亮,没事时也总会用含情脉脉的眼神看着它。

这时我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屋里,也有两口这样灶台,那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伯伯、姑姑家都欢聚一堂。奶奶笑容满面,用灶台炒出一盘盘菜。一间小屋子里,十二三个人吃着奶奶做的美食,好不热闹。而现在,表姐读大学了,堂哥去工作了,而我虽然和爷爷奶奶他们“抬头不见低头见”,却因为学业的繁忙没有几句交流的话。现在有了“灶台君”,奶奶也有理由把儿女们叫到一起,她怎能不高兴呢?

我渐渐明白了,灶台就是奶奶的心。

                  三

前几天,村中来了戏班子,爸妈就把外公外婆接过来一同看戏。

他们还过着自给自足的农民生活,外公算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老师,退休后就回家耕地种田,一晃下来也有二十来年了,但他的身体还很健朗,亲手开垦了好几亩的田地。

外婆说要照看家里的牲畜,就没和外公一起来。

可能犹由于不习惯安静、清闲的生活,外公总爱到楼上的菜地去,有时浇水,时耕地。但这两天适逢下雨,他也不能回家农作。但过了两天,正好是周六,天空放晴了。当我起床准备去买早餐时,发现外公不在那张临时床铺上。我走上阳台,发现他在菜地上。朝阳照得他有些睁不开眼,他蹲着身子神情凝重,轻轻抓以把黄土,放在鼻子前闻了闻,脸上显现出复杂的情感。

他以家中庄家无人照料为由想要回去,爸妈也不好强留,只好送外公回去。

我渐渐明白了,土地就是外公的生命。

身边的老人,并不是没有感情,只是他们不善表达,我们应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了解他们,去品读那颗“老人的心“。

老人的牵挂

800字 高三 叙事

太阳高高地升起,一缕缕阳光穿越了朵朵洁白的云儿洒向了大地,但寒风依旧呼呼地吹者着,吹乱了年轻人飘逸的长发也吹乱了行人的思绪。

当早上5点多,外面还是漆黑一片,只有几颗星星点缀着天空时,老人便悄悄地起来,揉揉惺忪的睡眼,那暴起的青筋的手轻轻地缕了缕缭乱的头发,慢慢地弯下腰穿上鞋,然后慢慢的轻轻地走向厨房时又悄悄地向还在睡觉的儿子瞅了一眼,生怕惊吓了他。不一会儿,丝丝的菜香充满了这个简单而温暖的家,儿子似乎为这菜香所动,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露出幸福的笑容。老人站在一旁看着儿子的样子欣慰的笑了。吃罢饭儿子便去上班了。而老人却闲不住,一会儿洗碗刷锅,一会儿擦家具,一会儿又是扫又是抹地的,老人的手冻的红红的,那手上的皱纹似沟壑般一道一道的。

夜幕降临,晚霞脱下轻兆灿烂的外衣洒脱在黄昏中,每每这时儿子就回来了,可今天却没有,老人不停地望望那呆呆的表,在房间里来回地踱步,右手搭在左手上齐放在肚子前,左手还不使的捏捏右手;偶然间,一阵清脆的钥匙声传来,老人以为是儿子急急忙忙去开门,却是邻居,老人惊喜的眼神又被失望而占取,渐渐地陷了下去。已是8点半了,儿子仍没回来,老人终于纳不住性子走到东头路口焦急地向远方望去,寒风中老人打着颤栗,突然间那背更驼了,最后老人失望而归。

再看表已是9点10分,老人在床上翻来覆去,躺下又起来始终睡不着,终于她敲开了我家的门,要我给她儿子的单位打电话(老人没文化),可电话总也打不通.老人的眼睛再次深深地陷了下去,后来又让我爸妈去邻居家找可都无消息,老人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叹着气:这孩子哪去了,也不打个电话。

那一夜,老人彻夜未眠,只呆呆地望着外面漆黑的天空.第二天儿子一身疲惫地推开了家门,老人长舒了口气,又高兴又带责备地说你这孩子哪去了,电话也不打原来昨夜儿子加班。

这个老人就是我的姥姥,现已过逝,成为我们全家人的怀念.但也正是这个简单的没有文化的老人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牵挂的真谛。

牵挂是什么,是一种思念,是一种情怀,更是老人盼儿归的那颗真挚的心;牵挂它犹如高飘的风筝,挣不托母亲手中的线;犹如盘绕的瓜藤,缠住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