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老人800字

老人与老人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今天出去玩,我看见三位老人。

逛步行街在买奶茶的时候,感到身后有一股灼热的目光盯着我,回头一看是一位老奶奶,她一直在我和同伴的身后,同伴不忍心便掏出了1元钱,递给了老奶奶,我把刚刚买的蛋挞给了奶奶。那位老奶奶说:“奶奶几天都没吃东西了,谢谢你们。”同伴在一旁差点就哭了,我觉得没什么好哭的。同伴说,她只给老奶奶。我想大概是她和她奶奶走得近的缘故吧。边喝奶边继续向前走。

中午快1点的时候同伴要上课,她爸爸顺路把我送回了家。过马路的时候看见一位卖煤的老人站在路口,我和他一起前行。不知是不是到我们小区来卖煤。我仔细地端详了他:头上戴了一顶遮阳帽,黑黝黝的脸,深凹下去的眼睛,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沧桑。指甲缝里是黑黑的煤渣。相必卖煤已经不少年了,靠它来维持生计。他很老,但在脸上看不出半点忧愁,汗珠从他脸上滑落,他拿起围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一位大哥哥过马路的时候,车子直往他面前撞,卖煤的爷爷说:“跑什么跑啊,你跑得过他就跑么,还在跑。”出租车司机听见稍稍减缓了速度。我回头望了望那个爷爷,眼里尽是对出租车司机的不满。我径直向家的方向走去。

过立交桥的时候,看见一位老爷爷,他的腿没有了,他拉着二胡,音调里透出的尽是忧伤,好像诉说着他的一生,有时跌宕,有时起伏。他的面前摆的是一只粗瓷碗,有零星的几元碎币,再看的时候他已经睡着了,很安详。身边是车水马龙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他能睡着,不知经受了多少苦难。那么,他今晚又在哪里休息?立交桥边?

同样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一个卖了自己的尊严;一个靠劳动维持生计,身上散发不屈的意志;还有一位身残志坚,并没有丧失对自己的勇气,“拉二胡”成为自己的饭碗,没有丧失尊严,这不能代表是“乞讨”,这是真正对生活的向上,不屈,不挠!

老人与老人是迥乎不同的,或许我们也应该审视自己的人生,不能丧失尊严去乞到那或微薄或富裕的钱,靠自己的双手、大脑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不因挫败而郁郁寡欢,不因成功而沾沾自喜,这样人生才不算白过。

老人与鞋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老人与鞋

傍晚时分,妈妈提着一双破了口的皮鞋,说:“女儿,去把这双鞋给鞋匠补补!”,顺便给了我零钱。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似婴儿脸上的红晕。我踱步在小路上,寻找着那个时常在巷口修鞋的老人。我每天都能见到那个老人。可今天看起来却很特别。老人六十多岁,看上去苍老憔悴,头发花白,满身土尘。穿着一件洗的发白的汗衫和一条打着补丁的长裤。

我走到老人跟前,指了指手里的鞋子,“老爷爷,把这双鞋修一下。”老人微笑着接过鞋子,端详着,然后说:“好的,稍等一会儿。”看着他那双布满老茧青筋突兀的手缝着鞋,不知为什么心里会有那么一点辛酸。

旁边来了位年轻妇女,打扮得很是时髦,也是来修鞋的。她很不耐烦地嘀咕着:“这么热的天也不快点,要热死人了”也许她并无恶意,我却突然冒出一句:“这个老人修鞋就不累吗?”年轻妇女看了我一眼不再做声。这一刻,周遭一切缤纷的事物逐渐模糊成一道背景,眼前只留下那双苍老的手仍在不停地工作着。老人用慈爱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这种眼神挺温暖的。心中似乎辛酸中带着一些喜悦。在夕阳的照射下,老人修鞋的样子格外引人注目。

几分钟后,我的鞋修好了,“老爷爷,多少钱?”他伸出了五个沾满油腻的手指。喔,五角钱。我从口袋中掏出了一元钱,伸手递给那个老人。我看了看老人那张忠厚、质朴的脸,不由分说:“拿着,不用找了。”老人的脸一下子阴沉沉的,他摇了摇头,“这……”拿着找给我的五角钱,“不行!”那低沉的声音在我耳边回荡……我抬起头,望着老人,夕阳将老人苍老的脸映红了。心里有一份莫名的感动。不,不是莫名!

也许老人从不多要客人的一分钱,他只是凭着自己的劳动换来自己所得的。不禁想起了刚才那个年轻妇女,也许她只是一个娇生惯养、不工作的阔太太。她不了解劳动的滋味和生活的艰辛。

忽然之间,觉得那个老人很了不起,他是不是和我们大多数的人一样,为了自己一个美好的理想努力工作呢?

我提着鞋,望着远处仍在修鞋的那个老人,夕阳的余光照在他的身上,像一座恒久的红雕塑。慢慢地我向家里走去,想着刚才所发生的点滴。

此时的夕阳似乎红得更鲜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