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见闻800字

敬老院见闻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今年寒假,我们26班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去敬老院慰问那里的革命老战士。

或许是因为在万物萧肃的冬天吧,这个院子里没有一丝生机,满眼都是白茫茫的雪堆砌在那里,让人由内到外都感到很寒冷。小院子很安静,安静到都可以听见你我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回荡在四周。整栋楼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寂寞了。

走进那栋小楼,我们在一个个房间门口踱来踱去,终于选定了一个房间,敲敲门走进去。只见房间里有四个老人围坐在一张小桌子旁,好像在玩什么牌类游戏。有两个老人应该是其他屋子的,一见我们过来了,那两位老人匆匆收拾完东西之后就回到自己屋子里了。

在我们说明来意之后,两位老人拉过几把椅子让我们坐下,很热情的老爷爷呢。在谈话中,老爷爷很自豪地讲起了他年少时参加战争的故事。有一位老爷爷曾作为后勤医务人员参加过抗美援朝,当初曾救过很多人呢。讲到这里时,老爷爷饱经沧桑的脸上绽开了花,连说话的语气都变得激动起来,双手比比划划,仿佛自己还是当年那个英勇的少年。我看了看床前的姓名牌,两位老人都八十多岁高龄了,回忆起当时的种种,心想必十分激动。

后来,我们应老人的希冀,唱一首抗战的歌。正好初一艺术节时,班里唱的是《保卫黄河》,于是我们就唱起了这首抗日的著名歌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轻缓的童音回荡在小小的屋子里,声音虽小但却不失抑扬顿挫。老人们被我们的歌声所感染,思绪不禁飘回了多年前,那鸭绿江边为保卫祖国而进行的一场场战争。那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吧。

临走时,老爷爷拿出了珍藏的勋章,每一枚都闪闪发亮。他们将这些勋章视为珍宝,那是他们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吧。老人一边抚摸着那些勋章一边对我们讲起了其中的故事,那双略显暗淡的眼睛,泛起了一种名为自豪与骄傲的光芒。说罢,老人还将勋章别在衣服上,和我们照了几张合影。

我们和老人道别后,依旧是轻轻走出了院子。和来时一样,院子里毫无生机,白茫茫一片。望着那一扇扇窗子,也许,每一位住在这里的老人身上都有故事吧,不起眼的小小敬老院里,竟住着为巩固新中国的政权而奉献青春的一群老战士们。

春天,就要来了吧,这个寂静小院一定会再度生机勃勃的。

诗意地生活

800字 高一 散文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意地生活,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是一片闲适悠然的情怀。

自懂事以来,便居住在这青瓦白墙的古巷中,清晨,巷口包点铺的香味和着小贩的叫声氤氲在雾气里。隔着木门可以听到拖鞋打过青石板路面的响声,踢踢踏踏,像一首慵懒的歌执一柄密梳,坐在雕花窗前,细细的理顺,理顺心中的烦闷苦恼,一天的心情便无比顺畅。小巷人们朴实醇厚,仿佛刚从桃源中走来,纤尘不染,小脚的老人们,走东家串西家,闲话家常,巷里大抵都是四合院子,家家户户都有着“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景致,玉兰开得正欢,洁白的瓣朵仿佛在绽放一个个的梦,这里的人们安然的体味人生,享受生活,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也不会占谁家便宜。他们会的,只是在院里的大树下下几场棋,在堂前的书案上挥毫泼墨,在桃花树下拉着二胡、弦子。我有幸生活在这里,见证着这里淳朴的风气,诗意飞扬的一切。

下雨的时候,雨丝浸润着古巷,笼罩着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的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饮天降的甘霖。雨天人们是不怎么出门的,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线装书,吟着《雨巷》,也会有调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挂在檐角的风铃,美妙悦耳,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让人遐想。这里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约的诗,一花一木都充满了灵气,营造着诗意的氛围。

诗意地生活在这古巷里,听邻家女孩的浅吟低唱,听燕子交颈的呢喃。看庭前的花开花落,望天上的云卷云舒,到黄昏,在夕阳下漫步,只叹“夕阳无限好”,不管近不近黄昏。折一枝垂柳插在蓄满清水的瓶中,尖尖的嫩芽像崭新的刚刚萌发的梦,镜子里是一片如花笑靥,花面交相映,保留一份童心,保留一片纯净,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像写诗一样去蕴酿每一分情感,是古巷人们的共同特征。我热爱这片土地。这里纯净的心灵与天空,连空气的味道都有棉花糖的香,待白发苍苍时,请故乡的风再把我带回此地,吹一曲箫音,诗意地生活在这里,以终余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