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堇年的三色光辉1000字

七堇年的三色光辉

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书架的格子里躺着一本书——《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七堇年的作品,当初觉得这个书名很犀利,而且包装也很素朴,书页似乎都有点微微泛黄,只因为这描述曾经的故事。读这本书,觉得她的文字带着一种深沉的哀伤。这和我书里夹的那张写着她的霸气签名的纸张风格完全不同。纸上七堇年三个大字说苍劲有力绝不夸张,字如其人,应是个女汉子的性格。但和我记忆里的她的形象却不符……

与她相见缘起于创新作文大赛,在官网上得知了这个名字是受邀开讲座的,只是觉得陌生。特意百度一下,百度词条寥寥数笔,我只记住个关键词:八零后女作家。

讲座那天上午我非常不幸的起晚了,与爸妈狂奔至北大中文系二楼,讲座已然开始,连个缝都插不进去,只能站在门口拨浪鼓似的张望。她穿着白色的T恤,马尾辫,斜刘海,是我最喜欢的发型。离得有点遥远,并且加上我的轻度近视,并不能将她的脸看得太清晰,但绝对是个气质型清纯美女。讲座和以往有点不同,不是念准备好的稿子长篇大论,而是像个论坛似的,大家举手提问,她则一一作答。现在可体现出我这地形的劣势了,听不见同学们是如何提问的,只听见她清脆地笑了几声,然后耐心地解答,她的声音不是轻柔的,但是沉稳。

既然来了,拼死也得提个问题啊!凭着这个不怕死的精神,我把手举得老高,相信她一定能看到这个门口的位置有一个独树一帜的“标志”。

过了几轮,只听她说:“后面的那位同学。”我像获得了特赦令一般向前,让她能看见我:“恩,七姐您好。我在网上看到说您的作品在同龄人中具有思想深度,您能说说这种思维应该怎样锻炼呢?”我把这个百度上的令我纳闷的标签抛给她, “这个其实是过奖了,谈不上什么思想深度,只是经历了一些事,把它们写出来……”她很有耐心地给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其实很惭愧没有看过她的作品,只能拿这个泛泛的问题问她。看到那么多人对她的作品提问,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讲座结束后,一条长龙队伍蜿蜒着请她签名,我拿着本子一个劲儿地向前,凭着缩骨神功我跑到了最前面,在她给一位同学签在T恤上后,我忙把我的本子塞过去,她拿着黑色的马克笔大气地签上她的名字,占据了半页本子,七堇年。我用余光看她,清纯如她,但是眼神中有着一股坚韧。

签完后她抱歉地离开了,我拿着相机追了出去,想和她合张影,但是她走得很急,只能用相机捕捉她的背影,马尾辫也一顿一顿的,随风远去……

我伸手把那本书从书架中取下,拿出那张签名,与她清纯的形象、略哀的文笔反衬。《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说七堇年这个名字源自一种名叫三色堇的花朵,正如我所见的七堇年,绽放着三种奇异的色彩。  

七声阮•秋情秋思秋吟闲

200字 高一 诗歌

一声阮,秋风一缕秋情遣。杨柳依依任尔弹,

弹老娇颜,弹瘦眉山,弹破青丝绾。

二声阮,秋情入梦秋思远。月到中秋几处圆,

月笼秋山,月照霜天,几处听萧管。

三声阮,秋思千结秋魂点。点得枫林沉醉间,

无意尘烟,不惧霜寒,霞梦由他染。

四声阮,秋魂已惹秋蝉倦。午后方闻噪语单,

难以成歌,少有酬和,寂寞凭谁管。

五声阮,敲窗夜雨听委婉。闻到芭蕉诉雨寒,

似怨清秋,似话新愁,似恐青葱浅。

六声阮,云排雁字秋阳短。令我秋心秋梦残,

书也无由,梦也难求,只等归鸿转。

七声阮,粼粼秋水波声缓。宛若秋风调雅弦,

一曲知音,一曲禅心,与梦同舒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