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故事500字

我的童年故事

500字 五年级

翻开家中抽屉,装满我大大小小的照片。小时候的我肥嘟嘟,脸蛋是圆圆的,喜欢扮鬼脸,有的精灵古怪,有的则显得精神抖擞。其中有一张照片让我回忆起8岁时煎鸡蛋的故事。

那时候,妈妈为了培养我的动手能力,让我在家里煎鸡蛋。我拿起鸡蛋,轻轻地在碗上敲了下,鸡蛋纹丝不动,毫发无损。这时,邻居小孩来找我,给我出主意:“你要把鸡蛋举高点,用力敲才行!”“好耶!”我像得到了祖传秘籍一样兴奋的,拿鸡蛋猛地往碗里砸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蛋黄,蛋白四处飞溅,还好妈妈早有防备,叫我穿着厨衣,挡住了这鸡蛋雨。

“现在鸡蛋可以炒了”,小孩说。说干就干,我把鸡蛋倒进锅里,开始点火,火力开得最大,鸡蛋在锅里发出滋滋的响声,我望着鸡蛋出神,仿佛看到了妈妈吃鸡蛋时幸福的笑容。“焦了,鸡蛋焦了!”小孩大叫,我也大叫。赶紧加水加调料,可是已经迟了,鸡蛋底部已经从皮肤色变成了煤炭似的深黑。

妈妈闻声赶来,用新买的手机把这一刻永远地定格。爸爸随后也过来,看见碗里少得可怜面目全非的鸡蛋,摇摇头,帮忙收拾我们与鸡蛋作战的站场。

哈哈!

这就是我童年的故事,被妈妈的手机永远保存着。这些照片,记录着我的成长与幼稚。直到今天,还记忆犹新,每翻出一张照片,都会想起我以前的故事。

笔之韵味

600字 六年级

将毛笔轻轻提起,放入墨中。以半斤拨千两之力沾满墨汁,两指紧夹笔杆将笔调尖,气沉丹田。出笔,落笔,笔之韵味绽放纸中……

我初到书法世界,开始了兴趣的学习。初入笔界,要握笔于心,运行如呼吸般收放自如。老师反复叮嘱笔要拿直,不能歪,毛笔是按照传统法度书写出的秀美字体。握笔,是学习书法第一阶段。怎样才能写好毛笔字,是一个很复杂,也十分深奥的大谜,不是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所能诠释的。

第二天老师教给我们学毛笔字不急,不能心急粗鲁,要慢慢来。苏东坡说过一句话:“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在我入学的第二天,老师传授于我心法,毛笔以修心养德为主,书写时要心平而论,心若止水,方可大成。我试了一下,果然,笔画好了起来,娇柔而不失力道。我越练越起劲,笔画一笔又一笔,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

往后几天,都是如此,我们仍旧兴致勃勃地练习。

终于有一天,老师开始让我们写字,我们写起来得心应手,写出来的字也是端端正正。练着练着,我又燃起对毛笔字的兴趣了。

每天晚上,我一回到家,连饭也顾不得吃,就开始全神贯注地写毛笔字,写得也越来越好,写的字也是一气呵成了。后来,我才知道,老师之所以要我们日久天长地练习好基本功,是为了让我们打下一个结实的好基础,使字写得更好。

当我们写到了一定程度时,我开始写小字,我入了门。心平而论,用力,长锋落笔……这一列要点在我的脑海中飘过,展现在字中。

我练了许久,有点倦了,这时,我想到了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我不能放弃!

我努力练习,巩固,加深,融入……持之以恒,戒骄戒躁,笔之韵绽放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