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月亮400字

捉月亮

400字 五年级 叙事

捉月亮

临清市逸夫小学

徐中正

那年我大概五六岁,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我玩得很高兴。

回家以后,看到家里水管来了水,爸爸就放了半缸水,对妈妈说:“今天这半缸水足够了。”说着,便去做事了。我慢慢地走向水缸前抬起脚,向水望去。“扑通”一声,我不小心掉了进去。一会儿,爸爸叫道:“中正,你在哪里?”我回答的声音他没听见。这时哥哥大步走来,见我在缸里就把我抱到有阳光的地方晒一晒。

到了夜晚,因为缸里的水不能食用了,所以爸爸就把水舀到一个大盆里让我洗澡用。还没下盆,我看见有一只月亮在里面。我急忙跑到邻居的张岩家,喊他到我家来捉月亮。我对他说:“我家有一个月亮。”“我不信”他说道。“不信你去看。”说完我们俩跑到我家的盆前,果真有一轮明月,他也很吃惊。过了一会儿,张岩说:“我们明天再玩吧!”说完就回家了。

到了第二天清晨,我打开缸盖一看,“啊!”原来月亮没有了,我“呜呜”地大哭起来,妈妈走过来,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却哈哈大笑起来。妈妈说那是月亮的影子,可我就是不信。妈妈只好答应我说:“今天晚上我们再捉一次。”

童年的梦,七彩的梦。童年的歌,七彩的歌,童年的故事一串串。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

4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简单的名称,连地点都说得清清楚楚。那么,看着还有意思吗?我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文章。

我有一个当老师的妈妈,很小的时候便从她的备课书上见到了鲁迅先生的照片:少年的鲁迅先生,身上透着一丝傲气;中年的鲁迅先生,目光中带着一丝深远;晚年的鲁迅先生,整个的带着期望,远望中国的前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隐隐看到,鲁迅先生幼年时代的影子:无忧无虑的“百草园”生活,轻松而自在,草边的蟋蟀,橄榄叶的夏虫,山海经的故事,童年思想中的故事,以及传奇的幻想。不是刻薄生硬的批评,而是简洁优美的笔调,逼真,形象,栩栩如生。

在文中以后的日子里,鲁迅先生把童真与自由带到了三味书屋,朗朗的读书声,教书先生的摇头晃脑的自得其乐的诵读声,鲁迅先生携着这一切的一切,从幼年走到了少年,到中年到老年……文中的主人公形象,如此清晰,是带着无所顾忌的童真的孩子,文中也处处夹杂着童真的语言。

这篇选自《朝花夕拾》的文章,打开扉页,一股乡村泥土的清香气息便扑面而来,文中并没有过多的繁琐字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鲁迅先生向大家展示出自己的“乐园”。段落中,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对儿时童真的不舍。

最后,希望大家抽空拜读一下鲁迅先生的这篇大作,真的很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