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200字以上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1200字以上 初一 观后感

如果不是苦难,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长大。

――题记

《风雨哈佛路》;是一部关于是一部关于教育题材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在很艰难的环境中通过教育,最后改变了生活的故事。

关于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改变,不管是环境改变了那个女孩的童年,还是哈佛改变了那个女孩的现在,还是教育改变了生活,不管怎么说,整部电影都在描述有关改变的事,因为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改变。

我们应该感激我们现在的生活。

因为我们没有吸毒的父母、不用每天挨饿、更不用15岁就过上了流浪的生活。

但是,有一点我们很像,就是在人生路上也会面临很多选择。

只是有人选择了退却,有人却选择了冲向成功。

“我没有退路,叫我只能不停的努力向前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活在每一个拐角,我们总是给自己太多的退路,我们总是怕有个万一。

可是,这是这写退路让我们忘记了要全力以赴的前进,忘记了要永不屈服的努力。

而且,失败后我们又得到太多的安慰,似乎因为别的种种我们的失败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都忘记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做到”。

显然电影里的女主角是没有退路的,所以是她自己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可能我们真正懂得放弃所有向前冲,当我们真正懂得逼自己,也许机会才会出现在下一秒。

一个人的人生命运是分先天和后天的,先天只能给我们成长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然而真正的幸福是靠后天我们自己的努力来的。

“我们为要觉得自己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

”“请不要闭眼,机会就在下一秒出现。

”有时候总觉得事情做不完,好像什么都堆到一块了,怎么也处理不完。

原因其实很可笑――我们忘了自己是怎样在推延中浪费一天一天了!“后天的事情明天做也来得及。

”“哎呀,我再睡10分钟。

”“明天做,一定哈!”~~~~我们不断的拖拖延延,却还要抱怨机会怎么老是不降临?一部很简单的电影,没有太多的欺负,没有太多的波折,一切似乎早已注定如此,欠缺的仿佛只是时间。

小小的丽莎,有着同生活在这个世间任何一个幸福的家庭的孩子一样温馨的记忆。

莺飞草长得春天,母亲带着她去公园,拿硬纸板当垫子从山上滑下来,母亲紧紧地她抱在怀里,那样灿烂的笑容,开心地喊叫。

那份记忆深入骨髓,温暖她18年动荡艰辛的人生。

即使在多年之后,在面对纽约时报的评委,她仍旧以平静而缓慢的语调述说:“我非常爱我的妈妈,她吸毒,也酗酒,基本失明,她还患有精神分裂,但我决不会忘记她爱我,虽然她曾经做过一些事,总是这样,总是这样……”吸毒的母亲在送去戒毒所回来后终于无法继续忍受丈夫的无能,带着丽莎的姐姐去了爷爷家――另一个暴力者。

丽莎天真的以为她留下就能阻止这些,却不料被送去了收容所,被迫提早面对生活的艰辛。

15岁那年丽莎认识了她最好的朋友克里斯,同样的无家可归,生活开始沉沦和躁动中生长着,乞讨,偷窃,无穷无尽的流浪。

母亲的去世像人生之河中一个不经意的转弯,轻轻地,白纸折一下,再展开也有了痕迹。

丽莎开始上学,日以继夜的读书,也许是生活的经历也许是天分,丽莎的成绩出奇地好。

纽约时报的奖学金给了她另一个机会可以去哈佛读书,或许一切正如丽莎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我非常幸运,因为我心里所有的安全感被从身体中抛弃,所以我被迫向前看,我必须向前……没有能后退的路。

”然而,在她心底,这一切都抵不过她幼年温馨的记忆:母亲带着她去公园,拿硬纸板当垫子从山上滑下来,那样灿烂的笑容,开心地喊叫。

我常想,如果丽莎的父母没有染上毒瘾,如果他们还住在学院路,她一定会有幸福的童年,和任何孩子一样的幸福。

然而,这样的她还能坐在哈佛的课堂里吗?这是否就是所谓的上帝的公平?还仅仅是上帝的玩笑?生活是如此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我想,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女主人公都会被我记起:那是一种不开明,不明确,却表达一种内敛的表情、不崩溃的尊严和不狼狈的痛楚。

为了饰演Liz,Throa曾和真实的Liz呆过两个星期来熟悉Liz。

我要说的是,Liz并不是在告诉我无论处境如何艰难都要振作,绝对不是告诫或教训你要锲而不舍。

这样说有些奇怪,但Liz不断努力的目的只是像她说的那样她已经很糟了,生活对她来说已无退路,那么她就要看看生活到底还会有多糟。

这点也正是影片的价值之一,它不是简单对你进行励志说教――事实上影片确实意非如此。

生活在New York City的女主人公在最末落时做过乞丐,在垃圾箱里捡拾过食物。

她并不在乎,不管她将来会如何的富有美丽,也不管过去怎样的穷困潦倒,她始终是那副表情,看起来她已习惯任何的变故。

Throa的演技真是顶好,记得影片里Liz母亲吸毒死去那一天,只有棺木,连简单的葬礼仪式都没有。

棺木就要被下葬,她跳上了棺木,静静躺在上边。

自己的母亲下场如此惨。

她的脸上没有痛苦,也无撕心裂肺的哭喊。

更不是神情木然,茫然无措。

她只是坐在那儿,略带不满意和失落。

但是我们知道,安慰大多数时候捉襟见肘,她很坚强,并不试着憎恨埋怨。

要活下去。

她影片最后女主人公最后走在哈佛的路上时,她依然是一幅内敛的表情。

不崩溃的尊严和不狼狈的痛楚。

通过小姑娘女主人公被雨水淋湿的脸庞上的坚韧表情,我们可以知道,她永远不会妥协。

“世界在转动,没有你,地球照样会转动,现实是不会按照你的意志去改变的。

”确实说得很有道理,世界不会因为你一个人的不幸遭遇而停止转动或者时空倒退,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逼自己去改变现状,永远不要妥协。

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或许有风有雨,或许曲折艰辛,。

但是请不要放弃,这就是生命。

试问“孩子的童年”

800字 初三 议论文

童年,现在的大人们可以说:“我们有童年,而且很快乐”当听到这个答案,我,不,还有现在和我一样的孩子们是多么的向往和憧憬啊,难道童年只是当今孩子向往和憧憬的吗?人们总说童年美好,童年美妙,但我想试问“孩子的童年在哪”?在当今,如果一个婴儿刚出生,那么他就被沉重的负担所背负。人,是要为快乐而活,但为什么小小的一个孩子都这么的背着荆,担着坎活呢?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就被送进了幼儿园,开始,他们哭,他们闹,就是为了能再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他们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还是被送进了人生的“囚牢”。尽管他们有时间去玩,但是,又何曾不想一想,一个人的童年那么短暂,而他们一星期却只有两天的童年时光,小孩子本来就不珍惜时间,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童年吗?难道当今年的大人的童年也是这样的吗?不,不是的,童年之所以不同,也就是因为这些吧。大人们以前的童年是无忧,是无虑,所以也就十分有意义。但现在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变得越来越拘束,一天天在寂寞,无聊的生活中慢慢煎熬。只是怎么不想一下,当孩子们在写关于童年的作文时,为什么要抄作文?不是他们不会写,是他们没有童年。他们上了小学,他们成了少年,他们不得不为十年寒窗苦而奋斗,他们放弃了玩耍,他们忽略了玩耍,他们只能面对黑板,因为这是这个世纪已经规定好的准则,时代进步了,人类发展了,但我能说,时代的进步却给了人束缚,的确,人类是要进步,但人类进步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人快乐,幸福而活吗?可是现在的孩子连基本的童年都没有,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要适可而止了,难道孩子们的童年还要被这所掩饰吗?面对着自己刚过去的童年,自己是多么的惋惜,但是又有什么办法,自己已经有了肩上的责任,这种无形的责任无法推辞。我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想知道,人活着,就要围着学业而团团转吗?那么,试问“孩子的童年”将会被抛到哪里呢?请给我们一片空间,让我们自己尽情闯荡;请给我们一片蓝天,让我们自己尽情飞翔;请给我们一片海洋,让我们自己尽情遨游,童年,你在哪?

河南许昌许昌县大马第三初级中学初三:笔名:夏小洛 真实姓名:雷贵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观后感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