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梨园700字

秋到梨园

700字 三年级

秋天到了,外婆家的黄金梨也成熟了。

我和妈妈兴冲冲走进那片郁郁葱葱的梨园。抬眼往前看,一排排梨树像卫兵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一群小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欢叫着,是热情地和我地打招呼,还是在高唱欢快的“迎宾曲”?往前走,迎面飘来一股梨的香味——清香!清爽!数不清的梨子挨挨挤挤地你拥着我,我靠着你,好像正比个头大小呢!它们一个个黄澄澄圆鼓鼓的,望一眼,口水飞流,恨不得马上咬一口,以饱口福。我迫不及待地要去摘梨子,妈妈却不紧不慢地说:“不要着急,里面还多着呢!摘梨,要选又大又圆的。还有,小心别被树枝划伤了手,还有……还有……”“哎呀呀,知道了!知道了!”我一边说,一边像一只小猴子麻溜地钻进了果香四溢的梨园深处。

站在梨树空隙里四处张望,看看这个,好大!闻闻那个,好香!我仿佛是一个多天没吃饭的饿汉,突然看到一桌丰盛的宴席,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突然听到妈妈大叫:“快看!”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一个“超级巨无霸”——那梨子可真大啊,像小弟弟的脑袋;那梨子黄得诱人,就像是用纯金打造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我真怀疑,这是哪位好心的神仙爷爷特意送给我的“秋日大礼”!我飞扑上去,轻轻一拽树叶,拉弯枝头,两手合拢,抱紧了“巨无霸”,用力一扯,“巨无霸”就成了我的“怀中之物”。我把梨子擦了擦,张开大口,“啊呜”一口咬下去,哇塞!好甜好脆啊!不愧是“百果之宗”啊!真是“此梨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吃几回”啊!

不知不觉,夕阳夕下。此时的我,早已像勇闯蟠桃园的孙大圣,吃得“肚儿圆圆”,不过,我可比孙大圣幸福多了,没有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围剿,吃饱喝足之后,还正大光明地带走了满满一大筐。临走,外婆还摸着我的头,一个劲叮咛:“吃完再来,吃完再来哦!”

秋到梨园!爱在梨园!

冬至

900字 初三

“冬至是白昼最短,夜晚最漫长的一天。人是群居动物,害怕黑夜和孤独。所以这一天的晚上是要和家人围坐在一块儿吃饺子的。”儿时的我还未随父母迁往广州上学,住在外婆家中。每逢冬至,外婆都会擀好薄而韧的饺皮,拌上家乡清香的小韭菜和猪肉作馅,披着大衣窝在安乐椅上抱着我一摇一晃的,掐着钟点等儿女们回家。这时,我总没心思听外婆慢悠悠地讲话,只对她手里白白软软的面团感兴趣,即便嘴上哼哼着答应认真学包饺子,最后的成品也不过是一只只趴在案板上瘪瘪的破皮饺子,惹得外婆拿我没办法也就算了,还偏偏要在大人们当珍宝似地炫耀,理直气壮地将它命名为“贝壳饺子”。

广州的盛世美景与年味儿颇重的冬天是无缘的,除了除夕前后大大小小的几次花市,余下的寒假时间几乎成了“空城”,冷冷清清而无几分烟火气的喧嚣。我不由得停住了笔迹,抬眼瞥见桌角的台历,又望向窗外雾霭沉沉的天空,正想着今天的太阳是不是睡过了头,才惊觉又是一年冬至了。或许是来到广州,离家远的缘故,我甚少回外婆家。掰着手指算,不过春节和清明前后那么几天。不知道外婆一个人在家过得如何,猛然间我从心底生出些许久未见的心思,如同大雁滞留于北方的那种不安和焦虑,却难以言说。

晚餐时分,父母下班回来,我们一家三口照例围坐在桌旁吃饺子。只是地点是我们广州的家,饺子是超市的速冻水饺。当第一盘饺子氤氲着袅袅白汽端上桌,我便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送到嘴里,顾不得烫。口感是陌生的,我皱眉:“水饺皮不如外婆擀的劲道。”父母见状,随即试吃了几只,对我的话表示赞同,并且表示馅料也相差甚远。一时间,满满一盘的水饺竟没有人再下筷子。我的鼻子有点酸,大脑中某个生锈的齿轮仿佛慢慢开始转动。我又想起家乡冬天冻得凝结的阳光,想起那张摇晃的吱呀吱呀响的安乐椅,想起外婆布满皱纹却神采奕奕的慈祥微笑。我知道,这种情感应该被称之为“思乡”。

“爸妈,我想外婆了,我想回家。”

也许正是我的一句话,撩动了全家人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碰的弦,我们当天晚上就决定启程回家。透过车窗,我看见由无数车灯汇聚而成的长河,他们大概和我们一样,是漂泊在外的旅人,在这漫漫长夜里迫切地想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更想见到那个尤为想念的人。我又回想起外婆在冬至总爱和我念叨的话了,这回我总算是用心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三年级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