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唐一岑墓,感受英雄情怀600字

游览唐一岑墓,感受英雄情怀

600字 初三 记叙文

游览唐一岑墓,感受英雄情怀

阳春四月,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日子里,我校六年级的同学一起结伴去唐一岑墓远足扫墓。

一路上,我们深情地唱着革命歌曲,大声地诵读着革命口号,好似已经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悲壮情怀了。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顺着一条泥泞的小路,踏着青石砖,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气派的石碑坊,两边各蹲着一只威武的石狮子。走进石门,两边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有青松、黄杨、翠柏等常绿乔木,空气十分清新。跨上两个台阶,边上便是唐一岑墓的一些介绍。再往上跨三个台阶,便是唐一岑的墓碑了,上面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手书的几个刚劲雄健的大字“明唐一岑墓”,后面就是一个椭圆形的墓冢,上面长满了青青的绿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又充满了庄严气氛。

我们十个班按着顺序站在了烈士墓前,有两个学生代表送上了花篮,并代表我们全体学生发表了我们对革命烈士唐一岑的敬佩,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的触感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加深了我们对烈士的缅怀。

后来听录音中介绍说,唐一岑是广西府临桂县举人,在明嘉靖三十三年年)来崇明县任知事。那时,倭寇屡次侵扰崇明县城,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崇明百姓深受其害,对他们恨之入骨。唐一岑到任后,听到这件事后,迅速修筑工事,训练沙民,采取了一系列积极防范倭寇骚扰的措施,并发动组织全县军民,亲自带阵,齐心协力抗击倭寇的屡屡进犯。后因奸人与倭寇内外勾结,破了县城,唐一岑怒不可遏,带领军民和倭寇展开巷战,斩杀数寇后,只身负伤,终因流血过多以身殉职。

多么伟大的烈士啊!是他们的用鲜血换来了百姓的安全,换来了我们民族的尊严,是他们的付出铸就了中国的辉煌!

清幽的白马寺

5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会理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所以有很多景色宜人的好去处,但我认为最值得一游的莫过于城东北的白马寺,她充满了灵气,浑身散发出清幽的气息来。

沿滨河路一路前行通过濯樱桥,穿过滨河公园再过龙腾小区便来到白马寺脚下,随宽敞的石阶向上,就来到白马寺的山门,只见山门上“白马寺”三个大字透出清秀古朴之气,和山门旁几只雄壮的神兽,使“白马寺”的山门看起来威武雄伟但又不失祥和。

山门对面便是“天王殿”,里面一尊胖乎乎的弥勒佛笑咪咪地迎接着四海的宾客“四大天王”分列两旁,瞪眼怒目。

穿过“天王殿”,沿着一条盘曲小道便可直达大殿,只见小道两旁绿树成阴,几株高大的参天古木像撑开的大伞把小道给遮得严严实实。林中偶尔出现一声响,哦!原来是顽皮的小松鼠在枝头嬉戏呢!这也使小路越发显得宁静。

大约三五分钟的路程,便可看到大雄宝殿了。只见大雄宝殿掩映在苍翠的绿叶间,黄瓦红墙,从一百多级的石阶下向上看,寺庙前青烟袅袅,使其更显高大雄奇,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爬上石阶,来到大殿,只见香客如云,四处都散发出香烛那股特殊的香味来,应和着那断断续续的颂经声,使我宛如隔世金色的佛,绿色的精灵,空灵的我

白马寺与山下喧嚣的船城遥相辉映,一个是青灯古佛,暮鼓晨钟;一个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一个是宁静幽远,一个充斥着尘世浮华;一个恰似文温尔雅的淑女,一个好似热情如火的小伙。

这就是白马寺,一个藏于繁华的隐者,一个使人安宁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