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处安放1200字以上

青春无处安放

1200字以上 初三 书信

我想知道,为什么一瞬间我们就在风里长大了。那些花开,那些日落,那些明亮的青春以及上扬的嘴角,究竟是怎样呼啸着穿过我的身体,流淌的如此干净。

——用一段不知名的文字做引

很久很久以后的现在,我开始怀念很久很久以前温馨恬静的时光。它们就像柠檬薄荷味的木糖醇一样美好。我弄不懂为什么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要一起走下去的人最后还是莫名的离开了。是的,我在怀念那些已经死去了的曾经。怀念那些如今形同陌路的旧人。我想把她们从心底连根拔起,却有了一个靠时间,甚至死亡都无法愈合的伤口,而我,注定要为某些人痛一辈子。

我总是泪流满面,总是念念不忘,总是不住念想,总是一回忆,便心伤。我问自己,为什么,我可以锁住笔尖的行云流水,轻吟浅唱,为什么,却锁不住隐匿文字间的爱与忧伤?我的生活真是像极了一场反复上演的悲情电影,那些催人泪下的镜头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我单薄的青春里。故事的结局永远是我在暗夜的伊始,拖着被落寞拉长的身影,独自走向巨大的失落。周围是大片大片的悲伤。也许,It

is

written.(这是命中注定的)

River说,我就像是一个被锁进大大的水晶玻璃盒子的娃娃,目光冷漠的穿越透明的四壁,对外面发生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所有人的温情也全部视而不见。只有没有人的时候,才像个埃及木乃伊,动也不动,一遍遍默数自己的悲哀。或者像只孤傲的黑猫,受了伤只懂得独自蜷缩在角落,舔舐自己的伤口。

是,如她所说,我在努力伪装,掩饰骨子里抹不掉的绝望。我极力在别人面前隐藏自己黑暗的一面,却在她们看不见的地方迈着平静的步子,轻悠的走向黑暗的深渊。就这样,灵魂游荡在觉悟与堕落的边缘,找不到皈依。

这些是她知道的。可是,她不知道我原本也想做一个快乐的孩子,却发现看起来越简单的愿望其实越难实现。命运不可变更的让我孤立无援的生活在黑暗里,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从悲伤的漩涡脱身。我的世界,阳光不曾来过。在黑暗里凝视我的,遁于无形一直陪伴我的,只有悲伤。

我终于认清了这世界的真面目,它不符合我所有的梦想。在对它的一切彻底失望了,我开始学会用幻想解决问题。幻想一个云淡风轻的地方,也在幻想一个安静游离的女孩。

我总是意犹未尽的想起这个叫林雨陌的女孩。她同我一样害怕阳光,因为它会灼伤视线与心。也是因为习惯了阳光重新步入阴影时,冰冷的痛楚会更加刺骨。我们都不喜欢QQ那种的对话式的交流,一直都在用邮件聊天。。

我们会聊起很多。她告诉我,她最喜欢的作家是张爱玲,因为她的文字深刻而现实,她喜欢这种赤裸裸揭露世界的直白——尽管她总是一边读一边发出沉重的叹息。我不知道那是签名档还是别的什么,总之在她信的结尾永远都有这样一句话:人是行走着的影子,虚无的飘浮在空荡的世界。

前半句出自莎翁的手笔,后半句她说是她自作主张补全的。

当我心情不好时,她总是想方设法的安慰我,也有办法让我平静下来。我承认,小陌是最理解我的,只有她能读懂我的悲伤。可每次当她悲伤的问我,为什么就算付出再多,要离开的人也终会离开时,我却无言以对。我亦能读懂她的悲伤。只是,我从来不会安慰人罢了。只好手足无措,紧张的沉默着。然后,小陌会难过,却很认真的告诉我,也告诉她自己:承诺只是比谎言高一级,本质都一样。和庞大的世界相比,我们又是多么渺小。之后就是她不停的打字,直到十指的指尖开始发烫。然后发给我。我坐在电脑前安静的读。读到最后,我诧异的发现,那句千篇一律的言语变成了:也许没有结局的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吧。

我开始向每一个在网上熟识的人讲述林雨陌的故事。她们听完后都沉默着不说话。只有羽淡淡的回复我:其实那个林雨陌,就是你自己吧。因为对现实生活的绝望而臆想出来的另一个你,幻想中的自己。

我蓦地发现,原来我心疼了那么久的小陌,只是我关于自己的一场幻觉。米切尔说,电影是一秒二十四格的谎言。那么,生活呢?又是一秒穿插了多少帧的谎言?我不是被那些矫情的剧情欺骗,竟然是被自己所欺骗。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渐渐沉溺在自己的幻觉中,无法自拔。于是,我开始怀疑,我记忆里的一切到底有多少是真的,而又有多少仅仅是我的幻觉呢?

在怀疑了很多以后,我甚至开始认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场幻觉,是那些对世界极度失望的人为了找个依靠臆想出来的。我不属于这么错综复杂的世界,自然会与这个冷漠自私的世界格格不入。我只是一场穿梭在流俗的街道,行走于斑驳的浮华中的幻觉。而幻觉,就是幻像,幻听。都是假的,总有一天会消失的。我这样想。我不想灯自己真正消失时,听到别人为臆想奏起苍白的骊歌,看到别人为臆想撩起悲伤的思绪。那么,就让我一个人失忆。消失在世界里。

空气里氤氲着绝望的味道,是谁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是谁说总有人在等你的?是谁说事情总会有办法的?这些字句早已失去了原本光鲜亮丽的华美衣裳,只留下无尽的苍凉。我开始在脑海里重播听到这些话时的光景。意外的发现说这些话的人也都站在对应的时间点早就渐行渐远了。那么,我还剩下些什么?这么世界,还有值得我相信的么?可即使现实是这样的不尽人意,我们也还是要努力的走下去吧,不能放手,不能停留;不能填补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哪怕悲伤的麻木,哪怕空洞的沧桑,都只能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为了那些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为了那些偶尔能想起自己的人,也为了那些出现又离开的过客。我以前总是在想,为什么人明明知道有天会死,还要继续活着?现在看来,大抵是是因为很少有人真正为自己而活,我们都在为别人而活的缘故。

前些日子我们这下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雪,从周四晚上一直下到了周日。尽管不是第一场,却远比第一场更让人刻骨铭心。周五中午,我站在宿舍的平台上,依着楼梯左边的防护栏,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学校的侧面也可以这么好看。雪依然在下,像时光一样簌簌的飘落,弥漫了有些朦胧的空气,像极了山里下雨时腾升的雾。草地,树丛,甬路,都被点染成了皎洁的月光白。恍惚间,我觉得这似乎成了童话故事中美轮美奂的城堡。只可惜,我不是住在城堡里的公主。朋友一直在我身边合唱不同的调子,我突然间好难过,一个人唱起了离歌。下午姜老师决定让我们出去玩,理由很简单:毕竟这么大的雪,真的很久没有过了。我随攒动着的人流一起来到操场,像情书开头是藤井树的妻子那样,缓缓躺在了厚厚的雪地上,轻轻眯起眼睛向上看。这时天空的颜色,真的好漂亮。

听安妮说,当一个女子看天空的时候,不为什么,她只是寂寞。我就这样安静地享受一个人的寂寞,世界突然间安静的像被谁静了音一样。很久以后,我站起身,拍拍身上的雪,看见刚刚躺过的地方深深的拓出我的影像。我微笑着在它的旁边踏出一颗大大的心,然后学莹的样子,捧起一团雪,攥成晶莹的心形图案,小心翼翼的放再大心的正中间。

这应该,是几个月以来,我最快乐的时光了。只是,我真的有点冷。

回家后,我接到了浠的电话。蕾,我写了新日志,去看看吧。我答应下来。只是想在QQ上的200多人里找到她的号码,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无奈之下,我决定将那些已很少说话,以及不怎么熟悉的人都删掉。当我花了近一个小时整理完目光重新游移到好友名单时,QQ上却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人。原来,我那么轻易便可以认识一个人,交换一段心情。却也那么容易放弃一个人,抛掉一段过往。当初刻骨铭心发誓要念念不忘的感动也渐渐淡忘。时光,竟然把一切深刻的东西都变的肤浅了。那么,错的到底是我,还是时光?

进入了浠的空间。主页是一张灰白图片,一个女生打着伞在雨中漫步。记得在哪些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在每个雨幕串连成线的天气里,我总打着一把紫色的伞,行走在人群中。不时把头转向街边的小店。给了橱窗玻璃上的自己一个大大的笑容。我还从上面看见花花绿绿的雨伞穿梭在拥挤而繁华的街道,像副色彩游离的画面。凌乱。斑驳。大街上,我与人群逆向。

我一直这么我行我素。甚至在运动场上跑步时,也几乎和所有人的方向都不同。他们都习惯顺时针跑,只有我,永远固执而倔强的按逆时针的方向在白线上奔跑。我就这样,在看清了很多人的脸后,面对面的与每一个晨练的人擦肩而过。

我去看了浠的日志。她狠狠地批判了中国的应试教育。那些话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千篇一律没有必要浏览的断简残章。却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文章最后的那句,我不想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我留言说,我们这代孩子真是悲哀的无可救药。知道么?当班车开进学校的大铁门,我有种很强烈的,想要逃离的感觉。就像是罪犯被押进监狱时一样绝望。

我突然也想写点什么,祭奠我为了所谓的成绩而失去的,比如有了一处交点后却开始向着与我对立的方向无限延长的刘锡莹,比如想了很久却被束缚着无法实现的隐秘的想望,比如母亲孩子气的温柔与父亲呵护的关怀。于是我想注册一个账号,在空间里写下些残破的碎碎念。

其实这是我想了很久的,我不习惯在QQ空间写文章,因为那是一群在现实生活中彼此亲近到触手可及的人。我一直想注册名字是遗忘式怀念的账号。想通过它以一个虚拟的角色入戏,继而用心编写一段感伤的故事来换取陌路的温暖。只是,距离那天已经过去了那么多的日子,我却还未曾在这样一个博客上写下只言片语——甚至还没来得及真正去注册这样一个账号。现在,我真的开始注册这样一个账号,可当我熟练的在用户名那栏打上遗忘式怀念,然后把光标移到下一格时,那串突然冒出的红字把一切设想变得不现实了:用户名已注册。

在那六个字无情的打破了我的幻想之后,我开始疯狂的交笔友。因为如果有了很多笔友,我就会觉得,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想说话,都可以有人无条件的选择倾听。我也可以同样乐此不疲的去分享别人的心情和故事。

我想,只要我说,就有人在听;只要我想听,亦有人对我说。

这样我就不会觉得孤单了吧。

只是,我并没有交到笔友,一个人没有。于是我总是想起一大堆的话,却不知道该对谁说。于是,我把漂亮的信纸写得满满的,却不知道该寄给谁。于是,我总是在邮箱里打很多字,却不知道该发给谁。所以一封封没有署名的信在我的房间里堆得很高;所以发件箱里塞满了来自的邮件——那是我自己的邮箱地址。就这样,我的文字全部成了写给自己的文字。

我很想知道,是谁把我的明朗打包带走,又给了我一世纪的悲伤,然后悄无声息的离开。我想知道,是谁让我独自站在天宇下聆听季末的风音,看一抹浮浮云恬静的流浪。也许,这些就叫青春吧,感伤的青春。

只是,我的青春,无处安放。

被遗忘的小巷

1200字以上 初三 叙事

黄昏的小巷有着巷子独有的宁静和古老。狭长的小道,斑驳的墙面,水泥的地面。这是我小时记忆中的小巷。

小巷很狭长,也有些脏。一般情况下母亲和奶奶是不允许我去那里的。母亲是怕贪玩的我在那里蹭了一生灰,脏兮兮的回来;奶奶是怕小巷中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会缠上我,毕竟老底子还是有些很忌讳的东西。可是,不管她们是如何的担心、恐吓我,让我远离那狭长幽深的小巷,我还是会偷偷的去那里走上一圈。或许是孩子的好奇心与逆反心,又或许是真的喜欢那条小巷,总之,那时候的心境在现在回想起来竟是模糊的。只是级的小巷很长,并不宽,两边的居民楼泛黄的墙壁令我欣喜不已。如同发现了一个秘密基地,一片新大陆。我如同疯子般在小巷中跑来跑去。说是也怪,当时那个爱闹腾怕孤单的我却第一次在小巷中对只有我一个人而感到怡然自得。难不成是我天生骨子里便有着文艺的成分?(笑)

只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没几天,小巷的新鲜劲儿便过去了。已不像之前般三天两头的往巷子中钻。更多的时候便是和正常孩子一样,黏在人堆儿中,做一个“人来疯”小巷的存在,也渐渐在我生活中淡去。

几天后与母亲的争吵,不欢而散。哭着跑出门,赌气似的留下一句“我要离家出走”身后是母亲生气的大叫。耳边还隐约传来不知哪家放着的黄梅戏曲调。一边啜泣一边跑下楼一边又害怕被熟人撞见这副狼狈样。要面子的我努力擦干眼泪,可它仍不争气的往下掉,心中有觉得受了极大的委屈,一时间眼泪更是止都止不了。一边哭一边漫无目的地实行着离家出走计划。尽管压低了哭声,可是小区中大伯大妈的目光还是让我觉得羞愧。这时,我想起了小巷。那个布满时间痕迹的小巷。当再次走入小巷时,心竟慢慢的平静了,快速向深处走去,靠在一遍的墙上,继续独自哭泣。不是是因为没有人看了还是因为走了一段落心开始平静下来,不似之前激动。一个人靠着墙,慢慢停止哭泣,只是盯着水泥地,仿佛要把它看出个窟窿。眼泪已经不流了,担任停不住啜泣。就这样一个人不知在想什么就这么倚在那里,也不知过了多久感觉冷了,又似乎想通了什么了。朝着小巷的另一头慢慢走回家。小孩子本就如此,委屈来得快去得也快。此时已是黄昏,半边天被染得金黄,天边的火烧云绚烂的铺开似乎在预示着什么。小巷的半边也被镀上了一层金。在当时看来没什么。只是想在想来那风景到时极美的,只是大概再也见不到了吧。

回家后的我,“死皮赖脸”的贴上了母亲,好生劝着“妈妈最好了”“妈妈我都不气了,你也别气了。”如此劝下来,母亲过真是不气了,无奈地说着“小滑头”之类的话便去做饭了。后来的那半天一直觉得是有什么保佑着我,父亲带回了来的宠物,奶奶的奖励。小巷从“秘密基地”上升到了“幸运地方”

后来的后来,便是没有故事了。很快的从奶奶那儿搬回到了家。依旧是有着时间冲刷的老小区。只是找不到一处和那儿相同的小巷。在这里,我慢慢长大,关于小巷的记忆也停留在那天与母亲吵架后躲在小巷偷哭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情景也如同老照片般逐渐发黄被塞到了一个不知名的角落。

当某一天再想起来是,故地重游。小巷已不再是小巷。洁白的油漆,现代化的高楼,小小的空档被拉宽。印象中有着时间洗礼的墙面,水泥地面的小巷,不见了。说不出看到“小巷”时的心情了。有失望有难过有怀念。这些情绪如同多种碳酸饮料同时在心头混合。以之间分不清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了,只是感觉心头有点闷。

真是的。如是真知道有这么一天,淡出就应该在好好看看你。我的小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