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次自我探索之旅900字

生命是一次自我探索之旅

900字 初三 散文

鸟儿大了要离巢,海龟大了要游向大海,成长就必然伴随着分离的痛苦。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在世界上所有的爱中,唯有亲子之间的爱最终是要以分离为目的。”

不论是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世界,母爱、父爱都是被人歌颂的。爱的目的我们没有人否认,但爱的方式却多种多样,有好有坏。

可是,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却长时间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人的生命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肉体生命,一个是精神生命。就肉体生命而言,毫无疑问,父母给予了孩子的生命,是他们生命的源头,他们是有血浓于水的亲子关系。没有父母,怎么会有子女?但精神生命,每个人却是独立的。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说,我们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我们从小就会在这个精神胚胎的指引下,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西方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既然世界上连两片相同的树叶都没有,何况是两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成为他自己的过程。

现实中糟糕的是,一些父母把这两个生命概念混为一体,认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必然带来的行为是‘塑造孩子’,而不是让孩子‘自我探索’。塑造孩子,父母就成了工匠,孩子就是产品。现实中有多少父母把自己扮演成工匠的角色?他们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思路在设计孩子的一生,包括他成长的每一步。父母无视孩子的自主意志,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完全忽略了孩子自我的精神需要。不论多么高明的工匠,都无法雕琢出符合孩子生命本质的产品。

生命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探索、不断选择的过程,做的选择越多,我们的生命就越丰富多彩,我们相应就越自信。所谓的自信,其实就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有什么,知道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种价值感,就源自于自我探索,不断选择的过程。

但是,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就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结果,孩子就没有机会通过自我探索的过程认识自我,并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价值感。

我们其实都讨厌别人替我们做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想主宰自己的生命!即便是错误的选择,那也意味着自己曾经活过。而没有选择,则意味着自己根本没有活过。

那年夏天

400字 六年级 日记

在这个夏天里,我们毕业了,我不禁问自己,我们是不是走的太匆忙了?连声再见都没说,就各奔东西了。

六年里,我们经历过许许多多,原来的一切,都随过往而飘走了,我不禁问自己,时间是不是太快了?我们还没来得及看清彼此的容颜、那段时光里,我们吵吵闹闹,有时正在嚎啕大哭,却被同学说的一个冷笑话弄得破涕为笑了,我不禁问自己,我们是不是真的太幼稚了?幼稚得都哭笑无常了、有时,我们也会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孩纸,总是害怕一个人,害怕在无人的地方、有时,我们也会懂得什么是伤感,一个人在房间里哭,蜷缩在安静的小巷里,不愿让人看见这个伤感的、脆弱的孩子、有时,我们也会是个知道无奈的孩纸,也有过被无奈给逼哭de日子、有时,我们也会寂寞,没人吵,没人闹,也会打个电话给最好的朋友发发牢骚、有时,我们也会疯狂,为新出的流行歌曲,为大型网页游戏,为好看的肥皂剧、就在最后一个学期里,我们有些孩纸太早懂得了感情,也许那正是我所明白的,懵懵懂懂的吧。

我知道有些东西明明是要夏天播种的,可很多人却春天就播种了,到了秋天,颗粒无收,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沧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