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幸福900字

捡拾幸福

900字 初二 记叙文

阳光微斜,硬着淡淡的光圈,懒洋洋地洒在地板上。抬起手想要遮住它,却是徒劳,那一缕阳光任性地挤过指间的缝隙,仍固执地照亮了那一纸书页。

合上那本《一个人的朝圣》,呆呆地胡乱想着。哈罗德最终还是没有见到奎妮吧,因为她死了。桌上的咖啡已经冷却,空气中弥漫着那最后一缕残香。心头似有无数感伤,犹如一条条纤细的线,却丝丝地触碰着我的神经。骤然,猛地抬起头,乍见落地窗外的泡桐树已开始落叶。

于是信步走到屋外,暂且遗忘掉了悲伤。蹲下身,拾起那离我最近的那片泡桐叶。思绪如同涟漪一般渐渐向四周散开来去……

那是去年的春天,从表姐那里得到了一袋矢车菊的种子,回家后兴致勃勃地种上,连同花盆一同扔在了露天阳台上,没过几天便渐渐遗忘了。几个月后夏天很快就到了,毒辣的太阳一脸暴晒了好几个星期。天气是如此地闷热,好不容易盼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夏雨。雨过初晴后,望着窗外清新的草色,忽然就想到了窗台上那盆被我遗忘许久的矢车菊,于是冲到阳台上,却惊讶地发现,当初的那粒小小的种子,早已冲破坚硬的土块,长成一株结着小花苞的手掌那么长的小草儿。几颗豆大的雨珠粘在花苞上,它却丝毫不动摇。我似乎看到了,暴风雨中的矢车菊,她傲然地踮着脚,迎接着那场属于她的成人礼。她的草叶虽然被摧毁地留下了几个洞洞,但那也丝毫不能影响到她的品格。一刹那,说不出的感动与幸福,化作清晨的薄雾,弥漫在眼眶中。

突然,一片泡桐叶旋转着慢慢落到了我的跟前,刚好蹭过嘴唇,拾起来一瞧,那是一片好似经历过事态变迁的叶子,树叶上的纹路已经很斑驳了。就心头突然一震,好像有什么来叩响心扉了……

那是一个对我来说格外寒冷的冬天。前不久,经历了家里翻天地覆地的变迁,物是人非。那段时光中,曾一度心灰意冷,而且那天刚好下着雪,符合极了我的心情。我站在落地窗前,冷冷地看着外面下雪。那漫天飞舞的大雪,旋风般地落在地上,前一秒还汹涌澎湃,下一秒就立刻安静下来了。只是偶尔微风吹过,它也只移动那么一点点。那一刹,我似乎懂得了什么。那如柳絮般柔软的雪啊,它似乎在对我说:没有什么是永远都过不去的,因为时间它能够冲刷掉一切,顺其自然、保持自我就好。那一刻,久违的阳光划破浓雾,将心中的那块坚冰慢慢地融化了。而那飘零的雪,化作点点幸福,弥漫在心间。

从回忆中渐渐走出来,只见那漫天的泡桐叶,犹如蝴蝶一般在四周环舞,突如其来的、巨大的幸福在身边如雾一般地缭绕着。

忽然想起一句话:“暂时忘掉不必要的悲伤,去重温,去捡拾以往的幸福吧!”

责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900字 高三 说明文

回顾六十年前,到处都是疮痍满和被蹂躏的国民,令人目不忍视;到处都是枪林弹雨和屠杀的哀嚎,令人目不忍闻。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中国的屈辱史年抗日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全民族的解放,中华民族真正的当了家。如今,强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展现着他的雄姿飒爽:“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超级杂交水稻的研制投产;“神州号”飞船的冲顶云霄,都足以证明“东方明珠”的耀眼夺目。

可是,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对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却很不成功,同学们,你们想想,你们从小受到什么教育?尤其是农村子弟,你们爹妈是怎么教你的?他们这样告诉你:“你要好好念书!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不能出人头地,你必须努力奋斗好好读书,读书一切是为了你!”

当“教改员”把《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主义文章从小学课本里删除时,他们是否想过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的下一代将逐渐淡忘历史,淡忘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淡忘那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下的国民的惨状。淡忘了历史这又将意味着什么?忘记历史就是意味着背叛。

如今中国取得的伟绩,是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如果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荠,就又会重蹈覆辙。“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忘记历史血的教训,就又会变成人宰割的羔羊。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不要忘记世界的格局在悄然声息的变化着,不要忘记日本在中国的暴行,也不要忘记当今日本右翼分子在篡改着历史,我们要时时刻刻警惕着。

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很不成功。而道德教育也没跟上。讲一个故事,第十二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广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满地废纸。大家不要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137枚金牌――这都没有用,咱们的道德水平还没上来,还差的很远!大家都捡起一张废纸,这就是爱国的开始。”

爱国是很具体的。我们学校门口有一个标语:离开校门一步,肩负忠信荣辱。推而广之,离开校门一步,肩负祖国荣辱。中国的兴亡,关系到13亿生灵的命运,中国的兴亡就是我们的责任。

一场硝烟的战争已结束,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早已打响,只有赢得这场无硝烟战争的胜利,才能算是真正的胜利,只有这样,中国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大国,才能在国际上发挥一个大国的作用,才能展现出中国地大物博的风采。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因该时时铭记在每个人心中,记住中华民族崛起的哪一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