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英雄榜:刘胡兰》读后感_1000字1000字

《红色英雄榜:刘胡兰》读后感_1000字

1000字 高二 读后感

此刻,黎明将醒,星辰当着我的窗户,和极浅显的树影映衬在一起。须臾盖上的书上“刘胡兰”三个红色大字相当夺目。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徐徐地合上了这本书,但内心却难以平复,正如窗外嗤嗤繁响的虫鸣一般。  鲜花的氤氲夹杂在微弱的晨风中,倚在窗边的我不禁又回去了书中的世界:  一九四七年一天清晨,刘胡兰也领受到了呼呼的北风,不过是在户外、铡刀旁。当时这个尚未满15岁的小姑娘,面对日暮途穷的阎锡山部队的拷问与詈骂,不为所动,即使他们煞有介事地以死亡威胁刘胡兰,她仍信心坚定,不信“自白就能转生,自白就是自救”这样痴騃的话。怨忿的敌人没有办法,铡死刘胡兰后便悻悻离村。  “英雄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当我回想起这一段文字时,心灵受了隐痛,暗恨那帮刽子手。为了自保和不正当的利益搅乱了当时混乱不堪的战局形势,但他们没有料想到无数的爱国主义者意志清绝,毫不动摇。  叛徒的出现导致了革命战士的牺牲。如书中的安五则不敌敌人的惶惑,在敌人面前道出了他知道的一切,以此“自救”。我可以想象:当敌人把脸凑近他,近得可怕时他内心的凄恻和敌人帮他“转生”后对他的嗤笑……  “沧海清水,何问其源?来自无限,归于无限。”无数的英雄牺牲,无限的人们会感激,正是有他们当火种,毁灭一切邪恶的明火才会烧到全国各地,才有无数的胜利。胜利的火种就是从他们中淬炼出的宝贵内核。他们与那段历史真是绝妙的遇合。  书封面有一帧刘胡兰的雕塑像,她穿着农衣的形象让我觉得她是极朴素的人。没有什么文化、见地也不广,但是信仰充满了她的内心,支持着她极其渴望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献身的信念。  俯在窗上的我看到满月西落,紫光已退。此时,略带金色的光从窗中撒下一束,投射到我手上。在朝霭中,我似乎看到灯火灿然的都市隐没了,那恣意的时光早已远去了。  柔和的日光亮了起来,红色的书名显得打眼。我的手感受着温柔的日光,闻到周遭弥散着一股香气,可能是氤氲的花香,或许是浓厚的书香。向窗外眺望,见一片花景,煞是艳丽。眼前在晓风中摇曳的柳叶儿更是给它们作衬,让人不能移目。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待到山花烂漫时,海波似的蓝天上疏疏往来的白云都算不了什么。满山的芳花中我认得好几朵,其中最靓的一朵,是刘胡兰。她为了我们的今天,过早失去了绽放的机会。如今满山花开,希望她能与她们为伴,在新中国的大地上,重温一次被历史窃走的青春,感受青春的美妙。相信花朵的香气也会因为她的莞尔一笑而充满这片红色的花园。

《孤独之旅》读后感_750字

750字 高二 读后感

《孤独之旅》讲述的是少年杜小康在艰难困苦的磨砺中长大的一个过程,长大了是一个过程,一种逐见成熟了的心态。  是突发的逆境造成了杜小康长大了,他家庭发生了变故而失学,迫不得以而跟着父亲去放鸭。可是突发的困难有些让他接受不了,他居然对着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这一段写出了他的失落和无奈,还有少许的不愿意接受事实的悲凉情感。但杜小康向后看却除了烟变什么也没有了,说暗示了他没有后路,曾属于他的那一部分已烟消云散了。  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让很多人同情。鸭子不知,只知无忧无虑的吃啊,游啊,却带给了少年杜小康无尽的忧愁,而鸭子也本身也面临着威胁,被杀的威胁。而杜小康一方面期待着,被这些肥硕的鸭子折磨着,而另一方面却又期待着这些鸭子能带给他一些财物。这句话即写出了鸭子们处境的矛盾又写出了杜小康心情矛盾。  鸭子被雷电惊吓了,鸭栏又恰好被风吹干了,鸭子们都跑了出去,杜小康追去,鸭子又失而复得,但他和鸭子迷路了,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雨过天晴,杜小康想起了母亲,但他并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这一哭,一不哭充分的说明了杜小康心里变化的经历,他确确实实长大了。  文章的最后一句,虽然朴实,但却点明了希望,以上就是杜小康点点滴滴的心灵的变化。  文章花了大量的篇幅写了鸭子。  鸭们十分乖巧。这句话写出了鸭子的小时候的乖巧。  鸭子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当它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居然已经是一大片了,鸭子快长大,也暗示着杜小康快长大了。  鸭子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子,说明了杜小康的功夫没有白费。  最终,鸭子下了蛋,故事完满的收了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读后感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