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1000字

错误

1000字 高一

我打江南走过,嗒嗒的马蹄声扣在青石板上,清脆,悠扬。

咯吱一声,巷那头的白墙下,一扇惹绿的木门,似急若缓地打开,衣带宽松的少妇现身门后,松散的发髻下,瘦比黄花的面容上,一双点漆似的大眼睛似蒙上了一层薄纱,但蒙不住她心中的盼望与急切,蒙不住她的兴奋与欣喜。她向马蹄声的方向望去,近了,近了。声声马蹄似扣在她的心弦上,奏出欣喜的乐章。更近了,她看向马上的我,身子一颤。此时马蹄重重地扣了一下,扣碎了她眼中的薄纱,幻化为两颗晶莹的泪珠,滚过那瘦比黄花的脸颊,滴在青石板上。转身,闭门,她黯然离去,只留下两颗泪珠。

是的,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但那两颗晶莹的泪珠似滴在我的心上,我心头莫名一紧,双眼突然模糊,在模糊中似乎看见了曾经的她。

那还是二十年前,在巴山脚下的茅屋之中,她坐在纺车旁,纺纱织布,要为我做一身素衣布裳。我在秋池旁的稻田中,排水,除草。晚霞染红了天空时,我带锄归家,她早已倚门伫立,盼我归来。她的笑颜似天上的晚霞,但是,比晚霞更绚烂,更温暖。她端出早已备好的粗茶淡饭,在黄昏的晚霞下,满心欢喜地看着我细细地品尝她给我的爱。

饭后夜幕降临,我坐西窗边读书,她就坐在我身边,缝衣制鞋。不时停下手中的活儿,看着我用功读书的样子,痴痴地笑着。时间就这样流着,烛心越来越长,烛光越来越昏暗。她伸手拿桌旁的剪子时,与我的手相碰。我和她会心一笑,我握着她的纤纤素手,她拿着剪子,小心翼翼减去烛心。烛光映在她那红润的脸上,她娇艳羞惭,又把手抽了回去。

十载寒窗苦读,我已满腹经纶,渴望实现自己的抱负。她全心地支持我,为我赶制衣裳,制鞋袜。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却又不时地叹气,不时地落泪。到了分别的时候,她为我打理好行囊,一遍一遍地看着我,从头到脚,从脚到头,我与她执手相看,泪眼婆娑,竟无语凝噎,我心中似灌了醋一般,又似被一根根细针扎了一般,酸楚,痛疼。喉头千言万语,却吐不出只言片语。那一刻的对视,无比漫长,好似从盘古开天,直到天老地荒。久久,她哽咽问我何时而归,我却难以确定。思量久久,定于明年而归。她一下抱住了我,却又立刻松开了,转身回往屋内,可却频频转头,走了良久。

天上传来归燕声,把我从回忆中惊醒,也从尘世中惊醒。我想起了曾经的她,不,一直都没忘。她是否也像那少妇,盼君归来,她是否衣带已变宽,脂粉奁是否早已落满灰尘,西窗的烛光是否仍在闪烁……当黄昏晚霞染红天空时,她是否还在门口望着阡陌小路,当她看见阡陌旁的杨柳时,又是否后悔当年放开我,让我赶考,又是否为这个错误遗恨一生……

我不敢想下去了,我已错误地当了一回别人眼中的过客,我不能再成为她人生的过客。

我拨转马头,向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方向前去,耳边似乎响起了巴山话雨的声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200字以上 高一

何为匠人?

匠人如梅。在百花盛放时孤芳自赏,毫不起眼。却待着时间与技艺互相磨合,候着香气从花囊中逸散。终于,当沉默爆发欢呼,匠人,卒用毅力迎来致敬,用耐心抵达了初心。匠人艺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匠人如铁。铁虽不如钢的坚硬,石的时尚,却是以全部的生命构建起一座钢铁王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匠人每时每刻都在用心,用心推翻过去,用心创造未来。匠人虽工作于基层,但他们的精神风凌天下。匠人拥有最为不屈的灵魂,匠人是天空中最亮的星。

匠人如水。他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哪里,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们的手虽如铁般刚强,却也如水般柔软。他们用手表现意志,表达情感,在匠人的掌上,掌握着民族的兴亡,掌握着民族的未来,掌握着朗朗乾坤。

君可闻于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那位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村官?这只是一个年不及而立之年的后生,是什么机遇给予了他可畏的勇气,才能够让他放弃了城市养尊处优的奢华,回到农村搞起创新建设?是什么让他们创新想法,带领中国大学生进入农村,体会基层?哦,是的,是知识,是了解,是对世界的认知,是匠人的精神。

君可闻那位工人曾是清华博士生?那位工人,那位普通工人,那位工作在上海浦东供电公司的普通工人,那位工作于大城市,却率领一线工人团队申请了27项创新发明专利的不普通的工人——那位匠人。谢邦鹏明白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这二十余年来学过了些什么,知道自身的力气应该往什么地方使,晓得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有匠人。只因不忘初心,方可得以始终。

君岂不闻那些只为保一份固定收入,从研究生“转行”成为清洁工的人?我们中国人曾经最重要的目标,一为生存,二为温饱,三为发展。既然有作为“神器”的“满技能点”在手,却要做“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侠士。难道你的生命只为了目标中人人皆有的“存在”,而忽略了我们都应该奔向的“发展”吗?

职业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高低身份不平却在于,你是否将自己摆在了正确的位置上,成为使社会发展的推手,而不是风气的绊脚石与毒气。

匠人如青年。

青年的双肩虽略显稚嫩单薄,但早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大气。十七八岁的青年,正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虽还未有普照世间的热度,却已有厚积薄发的潜力。

身为青年,必须拥有四样东西:扬在脸上的自信,安在心中的善良,融入血液的骨气,刻进脊髓的坚强。青年是匠人,匠人如青年。匠人与青年,位卑未敢忘忧国,壮心未与身俱老。他们懂得细致与创新,他们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怀拥高深的技能,他们扬着最强的自信。身为匠人与青年的必要条件,就是无论在哪里,也有属于自己的精彩。青年和匠人要向上,打磨自己,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真正变成社会的、民族的、国家的。华夏生而为龙,龙生九子各不同。我们生而为人,被神州这方土地用母乳哺育而成,喝的是烈士的鲜血,吃的是祖国的泥土,回报以之的是我们用心吟诵的赞歌。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能够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向上”,是青年与匠人共同的代名词,也是他们该有的特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愿我们做砂砾之中的珍珠,愿我们成冷风之中的傲梅。

愿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