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的两面性_1500字1200字以上

守望者的两面性_1500字

1200字以上 初二 读后感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守望者的两面性

——观《守望者》有感

一年有四季,有暖有寒;一日有昼夜,有光有暗。守望者于一个时代、社会而言,就如同细雨之于暖春、耀阳之于寒冬、树荫之于烈日、明月之于黑夜!

守望者有一颗明月心,他们热爱时代、社会和祖国,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深入时代的肌理,勇敢地道出社会的凶兆,不顾自身安危,化作明月,指引我们在黑夜中前进。

守望者是一个时代的心灵与阳光,无守望者的寂静时代是极夜,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一个守望者。每个时代都有守望者,他们心不变,志不移,但在任何一个听不到凶言的不寂静时代,他们的身影都会被掩盖,从广杀功臣的汉初,张良与萧何都因怀疑而退隐自保,吕家最终夺得汉室天下;再到宦官专权的明中期,无不如此。这是一个时代最该警醒的现象,因为当时代的源头活水不复清澈,而进步的大门生锈而无法打开时,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就相去不远了。

《守望者》中台词非常的丰富,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句,一是其中的角色曼哈顿博士在孤独时候的独白,“当我眺望星空,它们如此的遥远,星光经过这么多光年才映入我眼帘,但却只是它们多年以前逝去的样子而已……”。还有一句就是另外一个角色的独白:“我的生命,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暗喻整个世界和人类也是一个天大的玩笑。里面每个角色都棱角鲜明,彼此的优点和缺点,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推动着整个电影剧情的矛盾起伏。即使是里面的几个恶棍,都有着他们无法被简单反驳的观点。

其实我很怀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没有政治形态的束缚,没有现实主义的引入,坏蛋就是坏蛋,好人就是好人,英雄们消灭坏人热血沸腾大快人心。现在可能是因为长大了,世界观发上了变化,引入了利益、政治和民族,许多东西变得非常混乱,找不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感。再加上《守望者》本身就是一部反英雄主义神作,看完以后让人的思考欲罢不能。

守望者里面一个冲突就是守望者自身和民众的冲突,其实所有的超级英雄都可以算得上是混乱阵营的,他们不屈服于主流的约束,依靠自己的方式来实现正义。这样一群人,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群践踏法律的家伙吧。在守望者的世界中,政府打压超级英雄,制定束缚他们的法律,而民众们也不慢于他们,认为他们根本没有权利自己施行正义。这样看来,英雄们跟罪犯们实际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践踏社会规则的人,唯一的不同在于英雄们践踏规则是为了保护大多数人。

影片里的市民在示威游行的时候,有一个人在橱窗玻璃上喷了这样一句话:谁来约束守望者?是的,这就是矛盾所在。戴上面具之后,你无法知道做这些事的人是谁,那么当这些人有了肆意行为的能力,他们是否就真的能够事事都是为了正义,为了人民呢?代号“喜剧演员”的守望者就给了答案。他爱到处杀戮,情形有些像金刚狼的兄弟剑齿虎,死在他手上的无辜人不再少数,但他却又是忠心耿耿跟着政府做事的人,因此人民示威游行反对守望者,其实也就是反对滥用权力的政府。

而正义战胜邪恶,黑暗之后将是无限光明,皆大欢喜的结局,恒古不变的苦尽甘来的套路,就如同童话中一成不变的结尾——“……从此以后他们幸福地生活下去……”可以理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能否定人们憧憬幸福的行为。然而现实的残酷与冷漠是每个人不想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过度美好渲染的极端就成了虚伪。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悲剧,一部非常现实的超现实主义电影,剥去它的光怪陆离,它的核心也许可以算是一部文艺片。本片的出现如同很久以前的漫画版一样,虽没达到对超级英雄类型电影和漫画的革命性转变,但黑色阴郁的整体氛围,刺激人类感官和心理承受极限的暴力场面,以及赤裸裸的罪恶感,直指人们心中不愿承认,却不得不面对的真相,对以往的超级英雄电影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后者执着于英雄崇拜并删去了现实的阴暗;前者更多地向人们揭露了超级英雄的两面性与对他们的质疑、嘲弄、理解和同情。

初二:看樱花落满星空

历史的透视_550字

550字 初二 读后感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晚饭后,突然有了读书的兴致。读什么呢?对了,就读唐诗吧。

随手一翻,却翻到了杜甫所写的《茅庐为秋风所破歌》。我被深深的吸引了,捧着书在屋里踱来踱去,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激动而站起来。我的情感随着诗句波澜起伏,仿佛诗句把我和一千年前的诗人紧紧牵在一起。

穿越时空,我置身于一片竹林中。八月的秋天狂风怒号,无情的刮卷着老人屋顶的茅草,漫天狂舞。孩童们其他年老力衰,公然做贼,抢茅走进竹林扬长而去。背后老人白发苍苍,形容枯瘦,单薄的衣衫上打着补丁,正用沙哑的嗓音呼喊,呼之不得,倚杖自叹。归至家中,口中仍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此情此景,谁能不为之动容!堂堂一代诗圣,竟落魄至此,穷困潦倒,却仍然心系天下,同情人民,关心国家。只见他缓缓起身,拄杖向四周望去,眼神中流露出哀伤,又闪过一丝激越,遂进屋提笔奋写。《茅庐为秋风所破歌》随即问世,千年传诵。

可悲!可叹!可敬!可怜!亦可笑!悲,大贤埋没,小人得志,岂不悲?叹,大志不得伸,生活贫困,岂不叹?敬,哀伤而不消极,困苦却能豁达,自救尚不能,却心系天下,谁能不敬?怜,政治黑暗,阶级压迫,百姓苦不堪言,谁能不怜?笑,笑他玄宗枉为天子,虽开创大唐盛世,但晚年贪图享乐,终至“安史之乱”,留下千载笑柄!

我轻叹一声,默默的回到现代。

初二:索鑫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读后感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