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老屋1200字

父亲的老屋

1200字 初二 散文

我与父亲走在那条熟悉的山路时,雨已经停了,树叶上一些零散的水珠不时地掉在地上发出悦耳的声响。父亲瘦小的身子拖着蹒跚的脚步丈量着这条他走了近二十年的小路。我紧跟在他的身后,一路上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此时,夕阳在微风的簇拥下正穿透树叶暖洋洋地洒在地面上,空气也显得格外清新。我忽然感到有些温馨,为雨后初霁的黄昏和父亲单薄的背影。

穿过那片茶林,爬上一个小坡,转一个弯就看见了老屋的屋脊,我已经好几年没有上来了,走到老屋的前坪,有种久违的气息迎面扑来,仿佛又回到了昨天。这是一栋非常普通老式的四栋三间,建成的时候我还不到十岁,房子的地基都是父亲一个人担成的,幼小的我一边帮父亲挑泥土,一边听父亲讲三国演义,那些鲜灵鲜活的几个人物至今还烙在我的脑海里。房子落成的那一天,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喝得酩酊大醉,多年后我才明白这是他一辈子做的最大的事业,就像一个作家刚完成一篇得意的作品、一个画家韵完最美的一幅画一样,父亲当时有些陶醉。

父亲走到那几棵泡桐面前,粗糙的手不停地抚摸树干,自言自语地说:“要不是看到这些梧桐树,我还真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长大了,你看你都四十好几了。”父亲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显得有点暗淡,我知道父亲又想起了我的母亲,在那个对面的山丘我母亲已经平静地睡了八年。在母亲走了的这些年里,父亲总在我的耳边讲起他年轻的故事,讲述他与母亲建这座房子所付出的艰辛,讲起他年轻时与母亲吵架的日子,讲起他生气的时候怎样将一碗饭菜砸在母亲的身上。每次讲起这些,他的眼睛有点浑浊。我不知道父亲内心此刻是一种深切的缅怀还是深深的内疚,而如今更多的时候我不在他的身边,好几次回家我看见他端着母亲的遗像怔怔发呆。

想必人到老年总免不了怀念过去,总喜欢用一种平淡的语言表达他所经历的那些艰难的往事,每次父亲讲得很投入,仿佛要将所有的回忆和辛酸化成一道烙印,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岁月的意识在父亲的心中或许是许多平淡的日子周而复始的叠加,也许是他离大去之日不远的前兆,父亲的眼神总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的缅怀和对尘世的留恋。很多空闲的日子,他总喜欢搬一张椅子一个人坐在门前的阶上,目送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遇见他熟悉的人习惯地打招呼,主动与别人拉扯一些往事。一到晚上,他在自己的房子里放着古老的花鼓戏,听着听着,他便歪在床上不知不觉睡着了,嘴角流出一丝涎水,洇湿一片衣襟。

父亲面对老屋,总有一种不舍的心绪,因为这毕竟凝聚了他几十年的心血。明天这座房子就要拆除了,父亲作出出卖的决定其实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十年前兄长在镇上建新房后,父亲才从这个老屋搬下来,但是每一年冬天,他都要来到老屋修水沟,自己搬一个长梯到屋面上检漏,我总担心他的安全,劝说无效只好每一次陪他过来,他在上面拉,我在下面给他挂勾绳。后来没办法我与兄长商量只好提前喊人检修好房子,这一切我们都瞒着父亲。而明天这个老屋就要成为一片瓦砾,我想像得出父亲的失落和伤感。

下山的时候,父亲将双手放在背后,走得有点踉跄,有点像我儿子几年前蹒跚学步的样子,我心一酸,急忙赶过去,小心地搀扶着父亲陪他走完最后一段山路。

父亲的肩膀

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五岁,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新爸爸,那个有力而坚实的肩膀向他敞开,拥过来,他却扭开了头;他不怀好意地踩实父亲刚翻好的地,那双宽大的肩膀却满怀善意的说:“真淘啊!”,便又在烈日下从头干起,汗水湿透了一对肩膀;他打翻父亲做的饭,喘着粗气,他记得父亲背过身走向厨房的背影,那肩膀大得仿佛不知往哪放,叹着气。他从来都拒绝父亲和那对健硕的肩膀……

十八岁,他终于要摆脱父亲了,他要到城里上大学。父亲黑黝黝的脸上喜滋滋的笑,说:“上大学了,农闲时我也去打工,照应你。”他扔下父亲添在行李的新毛衣,恼气走了。

那天,校门口,他和一群同学,而那个民工父亲在门口等了一上午,“你爸吗?”同学问,“不,同乡罢了。”父亲的眼神黯淡了,一口白牙不知所措的露着,“你妈问要点什么。”“有本书落下了,有空捎来。”“哎,成!”他和同学扬长而去,回头,父亲的肩膀骤然小了,消失在他视线里。

午后,在校门口,又见父亲,这次他站在远处的树荫下,冲他挥手。“这是书,急用吧。”他的心一震,一本不紧要的书,四十里山路,坐着那辆不花钱的三轮车,父亲颠簸了一个来回,他低头,见父亲的肩膀上满是泥与水,这时,一辆三轮车冒着黑烟而来,那是父亲回乡的车。一车大汉在车上打哈哈,父亲随着人流挤也挤不上,落在后头。却不料挤掉了鞋,也顾不得提鞋,父亲使劲扳住车栏杆,大汉骂道:“啐,挤你个娘,找死?”父亲笑说:“让让,挤得上!”车开走了,父亲挂在车旁,脸上是满足的笑,笑着揩把汗。

他在远处望着,父亲的肩膀羸弱瘦小,仿佛可以挤碎。他憬悟,原来他一直成长在父亲的肩膀上!用爱和心血铸成的肩膀!

回到乡里,田埂上的父亲兴奋地冲他挥手。走过去,倚在父亲的肩膀上——那已衰老的肩膀,他笑了:“爸爸,对不起。”

田埂边,他的肩膀已比父亲宽得多,他要让父亲倚靠他的肩膀,永远永远……这篇文章一大的特色就是感情真挚,描写细腻真实,体现了“以手写我心”的写作理念。文章不做作不掩饰不矫情,写得情真意切。我们欣赏的是:该考生是在用自己真挚的心写文章,用自己真实的情写文章。而该考生的这篇考场之作正好把这一点恰倒好处的落在实处,这是一篇虚实并举的考场佳作。

二是细节描写突出。如“父亲黑黝黝的脸上喜滋滋的笑,”

“父亲的眼神黯淡了,一口白牙不知所措的露着”等这些感人的细节,让人体味到“父亲”内心的压抑、焦急、悲苦……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的精神内涵。

[写作借鉴]

为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本文成功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富有波澜。

写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无病呻吟。优美的文章各有千秋,各有风采:或文采飞扬,或谈笑风生,或多愁善感……但无论何种类型的文章能引起读者思想感情共鸣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文章必须感情真挚自然,动人灵魂。能抓住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内容进行细节刻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