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去那里1200字以上

只去那里

1200字以上 高一 记叙文

当我坐在书桌前,把左手贴在后脑勺,手指可以插进头发里的时候,我就会知道,一个月又过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养成了这样的计时法。对于我,每一个月去一次理发店,那已经很多了。

经常只去一家理发店,而且一直都只去那里。我是不爱管我的发型怎么样,定时洗洗也就了事了。记得以前的发型不是现在这样的,那个时候的发型可能是最简单的,理短一下就可以了。后来在福州的时候,一时说错词,本来去理头发我都说“理”字,那回也不知怎么的,说成了“剪”字。老板一把抓起剪刀,我感觉今天动的家伙怎么不一样,一剪刀下来,凉飕飕的。算了算了,也就那样吧。后来老板跟我小聊了一会,毕竟那天没人在等,老板也就放慢了动作,一剪刀一剪刀地慢慢剪着我的头发。他就问我,几年级了。我说马上就升八年级了。他一听,不对劲,继续说道,不是初二吗,还没听说过有八年级这个称法。我说,八年级不就是初二吗。那个时候,我跟他都笑了,他跟我讲起了他的一些事,我现在是记不记得了。差不多是20分钟左右后,我才看了一眼对面的镜子,他问我,这么长可以吧。我说,长了一点。他继续修修。我也就满意了,付完钱,回家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去过那家,因为我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再到福州剪过头发,最近的一次也是一年前,他也已经走了,毕竟那家店,员工兼老板就他一人。

后来,升了八年级,开学第一天,英语老师就拍了我的头说,一个暑假没见,连发型都变了?我那时,一定连耳根都红了。一直用手挡着头发。新的同桌,在我的耳边一直唱着《单身情歌》,一起讲着各自在暑假的所见所闻,八年级,就那样开始了。

其实,后来会去那间理发店也是一个意外。八年级下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在周五晚上。那天晚上我突然间,觉得自己的头发,明明理了,还是感觉长长的,特别是那两个鬓角,我是觉得很恶心。大半夜的,骑着自行车又去理头发。就在原先那家的对面,我跟老板说了一下该修的部分,老板操起剪刀,一顿速剪。我满意的回家了。

后来我就一直去那家店,即使是在寒暑假,偶尔也会下去玩玩,顺便把头发剪一下。如今我每一个月都会去一次那家理发店,那家理发店不大,没有聘请什么员工,是纯正的私营。两把转椅,一张长凳,一个洗头台,如此简单而已,但我还是很乐意去。

那家理发店,是母女共同经营的,看得出来女儿的那门手艺是妈妈教的。每次去,不是女儿给我剪,就是妈妈给我剪,这种随机性我很情愿。刚开始去的一两个月,我还会跟她们说,要怎么剪,后来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说过了,每次去,一坐下来,她们也不问,就开始剪,我也会空出零钱,正好那个价格。可能这也是一种默契。

理发的时候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可以坐在那里发呆半个小时,每次去都会发呆,也有时会想一些事,那里成为了我想心事的地方,虽然自己的心事不多,但是也够想半个小时,也偶尔会听听老板与其它客人聊天,我必然是插不上话的,就是静静的坐在那里,想我的事,半个小时也过得很快,也过得很舒服。女儿是80后,每次给她剪完头发,我总会觉得是比没剪时看得顺眼,但是头发一长,巴不得马上剪掉;妈妈是60后,每次给她剪完头发,我总会觉得还不如不剪,但是一两周后,头发长了,也看得顺眼了,越长越不想剪掉。有时候,头发会被剪的很难看,但是我不会介意,一个月以后,头发还是会长出来的,那个时候再剪好也就可以了。我不在乎自己的发型怎么样怎么样的,反正没有镜子,自己长什么样也是不知道的,更何况发型怎么,这个怎么知道,又不会去用手一直摸。

以前上学,都会路过那家店,也会看看都有什么客人。如今,我上学的路变了,虽然住的也离那里越来越远,但是我还是只会去那家……

只叹卧龙长眠时

1000字 初三 散文

品你的《出师表》,如同触到了你那不愿死去的灵魂。

是啊,你还有兴复汉室的重任在身,你还要扶持刘禅以报刘备对你的知遇之恩,你怎能在这时撒手尘寰?

豪杰并起的乱世,正是为你量身打造的绝佳舞台,你也不负众望地大展宏图,谈笑间,诸侯割据的争锋间有了蜀王朝的立足之地,尽管只有史书作为怀想,眼前也能浮现你羽扇轻摇、眉头微蹙的身影,那充满睿智的眼眸,那运筹帷幄的表情,穿越了千年,仍然直达我的内心。舌战群儒、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你的一生精彩绝伦、跌宕起伏,然而命运却与你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一场绝妙演出偏偏添了一个令人扼腕的结局。

刘备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在我眼里则恰恰相反。刘备是水,你才是那条先知先觉的游鱼,你需要的只是一片广阔的水域,以此来展现你无以伦比的泳姿。

你虽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你的惊才绝艳有如一束阳光,总会划破乌云密布的苍天,普照烽火连天的大地。你时常自诩为管仲、乐毅,你也确有这般才华,然而卧龙也需要有人唤醒,才能在天际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这时,刘备出现了,为你携来长江水,为你展开楚云天。由此,你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隆中对,你为刘备画下了美好的未来蓝图,也从那时起,兴复汉室的使命成了你肩上沉重的包袱,成了你举步艰难的枷锁。你可曾想过,如果当初没有刘备,你或许就不必为刘家父子卖命奔走,也可能不会病死于五丈原,你可能会有另一番人生。但你偏偏是遇上了刘备,你又恰恰是那样忠心和知恩图报。

多想说一声不值!

刘备仅仅是利用那份恩情榨取你的才智,以虚假的仁厚让你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他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你,你不过是他一统天下的垫脚石。而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些,直至刘备死后,你也忠心耿耿地辅佐刘禅,尽管你明知他只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尽管这声叹息终究传不到你的耳边,我仍想为你再叹一句可惜。

刘禹锡身在陋室,调素琴、阅金经,但他的心却没有真正沉静。他真的甘于在这样一个陋室里度过余生吗?他真的发自内心地认为陋室不陋吗?虽然他坚守着那份清高,但他是否仍然抵不住那红尘的诱惑?不管如何,他写下了《陋室铭》。南阳诸葛庐,是对他自己的安慰,也是对你的肯定。你与圣贤并列不是出于偶然,你本身就是历史洪流中一盏不灭的明灯,燃烧着,烛照千秋。

然而,你可以改变一个时代,可以长存于过去,却阻抑不了历史的车轮。

最终,你还是倒下,与之一并崩塌的是你苦心经营的蜀王朝,不知你是否料到,你竭力辅佐的刘禅最终乐不思蜀。唉!我叹你生于乱世的不幸,而乱世却因你而改变;我叹你遗憾归去,而辉煌也随之烟消云散。

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你是长眠于我记忆里的卧龙——诸葛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