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地方,贮存着温暖700字

那个地方,贮存着温暖

700字 初三 散文

时间在流逝,岁月在变迁,而仍不变的却是那棵梧桐树下,贮存着的温暖。

——题记

秋风乍起,树叶散落一地,我独自一人,倚在那棵梧桐树下,看着满地金黄的落叶,我的思绪渐渐远去。

耳边依稀可以听得到熟悉的童谣,眼前仿佛浮现出那和蔼的笑容,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您常独自坐在这棵梧桐树下,做着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手工活。

清风吹过,随着清幽的香气,一朵梧桐花荡荡悠悠地飘落,落在我手中的报纸上,奶奶不识字,每天都是我给奶奶读报,此时奶奶的脸上总会露出一抹会心的笑。于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季节留下了我与奶奶共同的回忆。

蝉儿在树上高声吟唱着,似乎在埋怨天气的炎热。但树下的我,此时正缠着奶奶讲故事。奶奶讲过的故事很多,每一段都有每一段的特色,就像故事书一样丰富。而奶奶本身的经历就像一部电影,每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于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季节,奶奶讲过的: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灰姑娘……就成了我童年时美好的回忆。

秋天到了,梧桐树叶枯黄了,似枯叶蝶般纷纷飘落,散在地上,别有一番味道。此时的我踩在枯叶上,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口中唱着奶奶教过的童谣,而那时奶奶的笑容也是最美的。秋天是一个落寞的季节,但梧桐树旁的童谣,却在我耳畔久久回荡,似乎在诉说我心中的思念。

仍记得每年冬天老屋里小红桌上的饭菜飘香,仍记得每年冬天脚下的温暖,那是奶奶为我亲手做成的鞋垫。奶奶曾教我如何做鞋垫,但我只能帮她穿针引线。在一个窗外飘雪的季节,老屋的暖炉旁留下了我和奶奶相依相偎的背影。

直到有一天,奶奶走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把老屋和梧桐留在了我眼前。斑驳的老墙上长满了苔藓,里面似乎还有淡淡的饭菜飘香,梧桐依然那么粗壮只是有些荒凉。在树下,在屋旁,细数飘零的梧桐树叶,在这个地方寻找奶奶留下的温暖。

我抬起头,望着天,一缕阳光映在梧桐叶上,映出了奶奶的背影。远处,又传来飘缈的童谣。

雪松的启示

400字 六年级 散文

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的一条山谷中,它的西坡长满了杂树,二东坡只有雪松。在每年的冬天,东坡都下着鹅毛大雪,足以让一棵树的树枝压断,但雪松为什么在东坡的大雪中,没有压断树枝,而是不屈不挠地生长着呢?

这个问题我终于想明白了,雪松就是靠着能够在暴风雪中以弯曲来减轻压力。弯曲并不是向风雪屈服,而是一种策略,它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弯曲寻求反弹的机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雪松的弯曲并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以退为进,所以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也能充分证明这个观点。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是这个道理,先做出适当的让步,以此来保存实力。长征并不是向国民党反动派低头、屈服,而是一次战略性的大转移。它避免了和强大的敌人做正面抗争,也是以退为进,为了给予敌人更大的打击,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雪松启示了我们:当我们面临逆境和外界的压力是,既要敢于作出正面抗争,但也要学会忍让,大丈夫能屈能伸,以退为进,要以此来寻求反弹的机会,作出反击,弯曲绝不会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