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与航母_1500字1200字以上

南海与航母_1500字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议论文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南海,是兵家必争之地,首先,在地缘政治上,南海是中国的海上主要进出口要道,共占中国所有贸易航道的70%,也就是说谁扼住了南海,将其封锁,谁就掐住了中国的喉咙,限制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所以,中国在南海的领海主权问题上,必定要严守死防,绝不可以有半点退让!

纵观历史,每一次的战争背后都是能源与经济的推动,在贸易经济,资源问题上,南海的石油、天然气的储存量极高,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13%,被世人称为“第二波斯湾”,而且南海藏有大量可燃冰,可以说,如果南海资源全面开发,中国在百年之内,将无须进口石油,反而将成为石油输出囯,有人问:“石油的力量大到什么程度?”只需看看挪威就行了,——挪威没有轻工业和重工业,成为一个不受废气污染的高福利国度,没有工业,挪威的高福利从何而来,是什么推动挪威富强呢?答案只有一个:石油。在北海发现了大量的石油,挪威和英国将其平分,挪威从石油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今天的利比亚,北约为什么要反卡扎菲,“为利比亚人民吗?解放利比亚?战争要师出有名,强国要有政治光环,其背后还不是资源吗?

在这个地球上,陆地是被海洋分割的,只要海洋轻轻的挥动双手,那些在陆地上不可一世的英雄们便只能停止前进的脚步,无奈地收住狂飙的马蹄。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历史学家就写了一本书——《房龙地理》,其中第37章的标题——“中国,东亚大半岛”。连美国人都读懂了中国的地缘政治,而中国人却仍然执迷不悟,坚持说自己是陆地性国家。

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自我催眠。

中国人之所以不愿承认自己是半岛国家,是因为历史的伤痛,甲午海战的伤痛。中国人在试图遗忘海洋,遗忘掉自己身上深深地疤痕。

可中国必须面对海洋,面对现实——中国想发展就要信心满满的看着海洋,而不是对着贫瘠的土地发呆。

着名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无限感慨地说:“如果当时的中国也像后来的欧洲一样拓地殖民的话,今天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就不是1/6,而是1/2。”

甲午战争使中国和日本同时震动了,只不过日本及时地醒悟,开始大力发展自主的造船能力。而中国却开始了畸形的转型与革新——“洋务运动”希望在不触动政治体制的情况下进行转型;又喊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试图创造出冷兵器与热兵器的融合。

中国从根上是一个农耕民族,是一个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因为中国人的农耕精神作祟,所以几百年来,中国一直被执牛耳的民族。

中国想要强大,想要成为地区强国,就必须发展海军,发展自己的航母,航空母舰虽然还是“舰”,可是航空母舰的意义和普通舰艇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航母是浮动的国土,他的意义不仅在战术上,同样也在战略上,它是一种威慑,一种心理威慑,就像核弹一样,我可以不使用,但我一定要有!

中国已经吃够了航母的亏了,中国需要三到六个航母舰队集群来保卫自己的领海主权和商船,即使美国及其盟友的极力反对,中国的航母现状就像当年的中国核弹一样,当年的美国极力阻止中方研制核导弹,可是几十年后的今天,每一个国家都在庆幸,幸亏中国这样的一个和平大国拥有核武器,才使世界局面渐渐趋于稳定——至少亚洲是。

航母也一样。

中国的航母在几代人的遗憾中终于扬帆起航——中国人的航母已经不再是梦想了!

有人说潜艇即廉价又隐蔽,完全可以大力发展核动力潜艇。那么让我们看一看二战的几大海洋战场。

大西洋是反潜机对潜艇的猎杀;太平洋是俯冲轰炸机对水面舰艇的猎杀;无论如何,每一个战场上都有航母对飞机的搭载与补给。

潜艇是所有水面舰艇中最脆弱的一种只要寥寥无几的深水炸弹或水雷就可以要了它的命。而一个中型航母至少可以承受住十到二十枚巡航导弹的攻击。

纵观世界经济,我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石油第二大进口国,也突显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在南海问题上毛主席留给我们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南海问题便是主权问题,主权问题是不容退让的。

李桥中心小学六年级:笔耕少年

第一次离别

650字 五年级

小鹉的灵魂把它最后留下的两篇羽毛也带走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离别,第一次真正的离别。

那天早上,天空湛蓝,云朵洁白,可鸟儿没有叫,鱼儿没有吐泡泡,花朵的枝叶也没有沙沙作响,太静了……鸟笼里的小鹉,身上花白的绒毛被血染得焦黑,水晶般的眼睛半睁半闭,结实的腿变得颤巍巍的,脚上血迹斑斑。小鹦紧靠小鹉,低垂着头。小鹉的翅膀少了一只,那里露出了内脏,粘着浓水。

如果没有那只可恶的猫,小鹉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就是那只猫,看见了妈妈放在楼下的鸟笼,看见了小鹉,小鹉没来得及躲,就丢了一只翅膀……

小鹉眯着眼睛,细细地梳着它染血的羽毛,它不吃也不喝,只卧在角落里,静静地等待着奇迹。等到了宠物医院,它已经昏昏沉沉了,它完全瘫软在医生的手心里。在手术中,小鹉疼得昏迷,醒来时,翅膀的缺口被鲜黄的手术线缝好,可我知道,在它心里,还有一个大大的伤口。

我用小盘子给它盛好小米和水,手刚伸进去,小鹉便惊恐地尖叫几声,使劲挥舞着它剩下的一只翅膀,随后又卧下了……小鹦大声喊叫,望着小鹉,拼命咬着笼门;小鹉低声呜咽几声,瞪大了眼睛无力地看着窗户外面的白云,半张着嘴……下午三点,小鹉看了这个家最后一眼,便平静地死了。没有留下一滴血,最后的叫声随着风荡走了,那快乐的回忆就只剩下两篇翠绿的羽毛了……小鹉被安葬在蓝色的绣球花下。它的红嘴还是那么油亮,眼睛也没有黯淡无光,但无论我们怎么喊它,它都不会再叫了。

银色的鸟笼,还剩一个黑洞洞的小木屋,还有望着空盒子的小鹦。小鹉把翠绿的羽毛也带走了,它一定是不想让我伤心了,希望我好好陪着小鹦,孤单的小鹦。

这才是真正的离别吧,多么痛苦而残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议论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