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为伴1000字

孤独为伴

1000字 六年级 散文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了与孤独为伴,人生这一场漫长的旅途,没有人可以陪伴我们一起走到终点站,每一站,都会有人离开,也会有人到来,惟有与孤独为伴,才能坦然面对人生。

父母陪伴我们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他们陪我们从嗷嗷待哺到生儿育女,一点一点的时光,他们陪伴我们走过,他们在我们人生的旅途第一站上了车,与我们坐在一起,教会了我们说话、吃饭、穿衣服,教会了我们走路、做人,教育我们、培养我们,但是,却不一定理解我们,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望女成凤、望子成龙,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为我们铺好路,想要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他们只是为了我们好,不一定会明白我们在想些什么,不理解我们会不会快乐,他们尽全力想让我们幸福,去往往会使我们倍感孤独。总会有那么一段时期,我在学校偷偷的哭,却在到家门口的瞬间擦干眼泪,笑着若无其事的进家门,有时候为了让他们放心,我还会故意做些囧事逗他们开怀。就算很孤独,我也希望他们少担心我一点,我知道时光流逝,我怕有一天他们离开了我,我会后悔自己让他们担心牵挂了那么多年,所以,我宁愿与孤独为伴,少计较一点,知足常乐。

慢慢的,我们坐着大巴,疾驰在人生的旅途,在每一站都会停留,在每一站都会有人到来,却也有人离开,然后,人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我们拥有了朋友,认识了老师,在每一段时间与每一段时间应该存在的人一同出发,然后在不知不觉的欢声笑语中,慢慢长大,在这一站,我们挥手告别童年,告别童年的老师同学,告别充满糖果气息的六一儿童节,迎来了初中的同学们,大家从一开始的互不相识一直到最后毕业时的依依不舍,我们慢慢熟悉那些教育我们的老师,三年时光,就一点点逝去,有争吵时的气愤,也有打闹时的欢欣,可是你会发现,没有人能走到你的内心深处,你依旧孤独,依旧是孤单一人,还要笑着闹着,“空付了情感”,到了最后,流下眼泪,目送他们在下一站转身离开,然后,继续我们的孤单之旅。

人生注定是一场孤单之旅,没有人能陪我们到最后,痛了,自己抚平伤口,累了,休息一会继续赶路,人生的旅途上我们在车上迎接着一个又一个人的到来,目送着一个有一个人的离开,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既然无法决定命运,就只能学会坚强,既然无法掌控聚散,既要学会与孤独为伴。坚强地孤独,一个人面对旅途,以微笑面对聚散,以坦然直视人生,其实,这场孤旅也可以一个人充实地走完,人来,我们共同闲庭信步,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人走,我们笑着分别,挥手再见,为对方送上祝福,渐渐地,你会发现,孤独也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幸福,与孤独为伴,人生也可以足够充实、令人满足。

学会与孤独为伴,就是学会坚强、学会自我品读。

孤独修行者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散文

我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不擅长生活,应对平日里的大小事也总很愚笨,不喜生人。母亲把这称作孤僻,她在我还不大的时候曾说我是心冷之人,并且很是痛心疾首。她和我骨子里是不太亲近的,她坚定我孤冷,这是她不欢喜的。对此,我也总以沉默相待。倒不是真的孤冷,我从来不爱繁复的辩白,这些大抵是本性,有些东西,天生是不爱的。我总觉得凡是辩白解释都是多余,是白费口舌的事。

近日在读张爱玲,也不是她的着作,只是后人对她倾城的往事一个再度的叙述罢了。我是认为凡是有关张爱玲,都是要深刻地以咬文嚼字之法去读的,不是平淡的看过就算,最好要在一个平宁的午后,有暖阳柔风,但不冷的时候,温一盏清茶,细细地品。那个宠辱不惊的绝代女子有惊艳世人的才情与性情,她淡漠地走过民国世界的烟云,成了不朽。说来,我是欢喜这样的女子的,我爱她孤傲清冷,亦欣赏她面对爱情的痴心不悔。虽是如此,我却又觉得张爱玲也不都是好的,对于她离群索居的人生迟暮,除去悲悯,我是不屑的。纵算历经劫数,洗尽铅华疲惫了心,没了任何尘世的留恋,我仍觉得离群索居是懦弱的逃避。张爱玲,何等孤勇的女子,偏在迟暮之时选择避世。我是以为这样的女子,即便是老去,也该是华丽惊世的。这样萧索的结局,安放在一个傲然一时的才女身上我始终觉得突兀。

我深知一个人要从开场走到落幕实属不易,世海茫茫,有太多变数由不得自己。我是矛盾的,既觉着张爱玲的这记收尾来得不够漂亮,却又以为对她来说是最完满的落幕,毕竟她是一个那样洞明世事的人。清绝如她,若换作我,且不说是否选择最后的离群索居,就是与胡兰成的那段,纵算他是无情薄幸之人,纵算他遭世人唾骂,我亦不会轻易妥协。然而张爱玲终究是张爱玲,纵算曾为胡兰成低到了尘埃里甘愿卑微,到底还是害怕伤痕累累,她还是太过清醒,选择利落转身。在这点,我是觉得遗憾的,若不看得那么透彻,也许光阴流转,浪子回头,她还是他最终的归人,毕竟这一生,最懂她的人到底是胡兰成。可那到底是张爱玲的人生,她不曾悔,又或许在后来艰难的人生里有那么似醒非醒的瞬间她悔过,只是命运让她不能回头。也许张爱玲的离群索居以及干脆的割舍是正确的,也许她只是一个渴望现世安稳的普通女子,愿为所爱之人烟火,当胡兰成给不了她安宁的时候,她自愿萎谢。而我只是观者,那不过是别人的人生,幸运或者不幸,对还是错,到底轮不到我妄自评断。

作为草草观看了张爱玲一生的后人,我所有的遗憾,也不过是用自己的活法与她的作了番比较罢了。我始终认为,一辈子不用活得太清醒,把世事看得太透彻不算太好,那样活着,太容易疲倦。我自知是个偏执的人,不爱妥协,纵算错也乐于一错到底,也许自欺欺人当个清醒的傻瓜也不至于太坏。

前面提及了我母亲对我孤僻的看法,她始终认为我是个寡淡的人随了我爷爷。我爷爷,年过花甲生得高大精神,年轻的时候从军当过我也不甚清楚的什么部长,一生孤僻,骨子里有与生俱来的孤傲,他的一生不屑与旁人交心不喜与人打交道,有时我亦觉得他是可悲可哀的。但他到底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不信随意的依偎可以取暖,我看不懂他,可有时我又觉得自己和他是一样的。

我清楚自己要什么,我终是承受不了孤身一人的冷落。我需要喧嚣,它让我触摸到自己是真实的。纵算明知周围的热闹不属于我,再热闹的剧场躲不过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冷清结局,但宁静太容易带来庞大不可收拾的不安,而我不要。热闹反而让人感到安全,即便世间的热闹终归不过一场浮华,我宁愿我不清醒。

虽然我是知道温情的表象不能长久地取暖的,清醒还是有必要。人生是一场注定孤独的修行,每个人都是彼此生命的过客,即便是最亲的人,血管里淌着他们的血液,相伴一生也是不能的。这世间,光怪陆离,旁人的事,我们分明是无能为力的,安慰不过是杯暖胃的开水,做不了止痛药。旁人给的温暖,长久不了。岁月漫漫,我们拥有的只有自己,天地很大,而我们要徒步天涯。

还是如张爱玲所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这一生没人能活得行云流水,总有命定的劫数是人生的必然,长路漫漫,知己难得,我们都是注定孤独的修行人。在这条山迢水远的修行路上,还应当自求多福,冷暖自知。

才女也罢,凡人也罢;惊世也罢,平庸也罢;清醒也罢,沉溺也罢。我们都不过是孤独的修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