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儿
大年三十儿一早,老家的厨房就为年夜饭忙碌起来了,我也参与其中,最有趣的就属做番薯饺了。
番薯饺,顾名思义,就是用白番薯、芋艿等做的饺子,方言叫做“三粉饺”,它的样子像飞镖,三个尖角托着里面的馅儿,看着很特别。开始做面皮:它是用白番薯磨成粉、过滤,沉淀后,取沉淀而成的淀粉和芋艿糊(将芋艿煮熟,去皮后碾成糊状)搅拌一起,加适量水、反复的揉搓和面,之后搓成长条,截成一段一段的,揉成一个个小球,用大拇指和食指往球中心按压,慢慢往四周按,把小球按成一张薄薄的圆饼面皮。然后,放入准备好的馅儿,馅里面可以有胡萝卜、猪肉、生菜、虾米、蘑菇等等,舀一勺馅儿堆放在正中央,大拇指与中指用力一掐,用虎口形成一个小角儿,重复三次,番薯饺就大功告成了。
刚开始我做的乱七八糟的,一会儿水太多,一会儿水太少了,做出来番薯饺不是软塌塌的,就是硬邦邦的,形状凹凸不平很难看。当我快失去信心的时候,厨神外婆耐心的教我方法,按压时要用中等力度,不能用力过猛,水也要洒的均匀,我用了外婆的方法试了又试,终于做出来有模有样的番薯饺。
三粉饺可以清蒸、可以水煮、可以过汤,烧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各具独特风味。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原汁原味的水煮。一开锅,一股芋艿清香扑鼻而来,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番薯饺在水中翻滚,关火盛盘,夹了一只热腾腾的饺子,咬上那么一口,汤汁一下子流了出来,灌满了整个口腔,咀嚼中,Q弹的感觉很爽口,唇齿间流露出老家的年味儿,简直一个美字了得。
我爱家乡的年,爱家乡的美食,爱家乡的“三粉饺”。
难忘的春节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在我们的期望中风风火火地赶来了。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上街买各种各样的年货,街上张灯结彩,美丽又热闹。我每次都会想:树上的红灯笼,我也要一个。
除夕早上,爸爸戴着口罩去街上买菜,今年的街上和往年不一样,没有了热闹的人群,只剩下大红灯笼在风中摇摆。听妈妈说,是因为有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了,全国有好多人都被传染了,他们都得了很严重的肺炎,而且传染性极强,所以人们都不敢出门买东西了。
爸爸很快就回来了,奶奶说:“家里有几只鸡去杀一只吧。”爸爸说:“那些都小了一点,而且这次病毒是禁止杀活禽的。”“对,对,对,”我急忙说道,“动物身上有很多病毒,万一我们碰到它们,只会把病毒传染给我们,所以不要杀鸡了。”爸爸、奶奶都听从了我的意见,我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大年初一的早上,爸爸带着我和妈妈还有妹妹准备去玉山外婆家。刚刚开出塘栖的时候,妈妈打电话给外婆询向玉山那有没有肺炎病例者,外婆说:“今天早上刚报出来一个病例者,而且是身边人的亲戚,要么你们不要回来了。以防万一,这样安全一点。”只见妈妈皱紧眉头说:“那我们就不回来了,安全最重要,只可惜今年春节不能陪在您身边了。”妈妈眼眶湿润了,我拉着她的手给她鼓励:“妈妈这次不能回家看外婆,等放暑假了我再陪您去。”妈妈点点头,其实我心里也很难过,我和妞妞妹妹一年没见了,我们约好了这次一起玩耍一起跳绳比赛的,看来只能放暑假才能见面了。
今年春节,虽然受到病毒影响,没有回外婆家,也不能去外面玩,但是我们依然很开心,很幸福,我知道我们的幸福是来自于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叔叔和护士阿姨们,是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才有我们安稳的幸福,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抵抗病毒,爱自己也爱护他人,中国加油!
相似题目
-
家乡的年味儿盼星星,盼月亮。在全国人民三百六十五天的盼望下,春节,这个中国最传统也最重大的节日,终于向我们款款走来。为了陪两位老人过年,我和母亲早在腊月二十七那一天就回到老家去了。临近过年的那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年货:每家每户都会时不时的传出一声动物的哀叫。大街上人山人海,超市里的东西都被一抢而空,交费的队伍宛如长龙。超市里十分拥挤,我是一个肉丸进去的,一个肉饼出来的。大街上年味十足!年货办好了,就要开始大扫除了。全家上下打扫的干干净净,寓意新的一年里不会有些“不好的东西”找上门。在除夕的那一天,我,爷爷还有伯父在老家门上贴对联。我们拿着自制的“胶”往门上一抹,对联往上一拍,OK,对联贴好了!很快就到了除夕晚上,我们一桌的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奶奶揉面,弟弟和妈妈团面团,爷爷擀面,我包饺子(虽然包的不是怎么好)。我们在饺子里面放上硬币,盖上馅,两边一捏,包好了!旁边的小家伙馋的直流口水。守了除夕夜,长辈们给了我们压岁钱。没想到初一一大早上就有人来拜年。大家互相的说着“过年好”,聊着生活中的小事,空气中飘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儿。家乡的年味儿其实就是过年时炒菜的香味,是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热闹气氛,是一家人一起做年夜饭的快乐,是大年初一亲戚朋友来拜年时的喜悦。年味儿无处不在!500字 初一
-
家乡的年味儿当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时,当热气腾腾的饺子被端上桌时,当相隔千里的亲人相聚时,当火红的灯笼被挂上墙时……这一却,都在传递着一个消息:过年啦!早晨,是不同寻常的热闹,各种各样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空气中满是爆炸完的烟雾,弥散着浓浓的火药味。梳洗完毕,吃过早餐,“声势浩大”的拜年队就出发了,踩着由爆竹碎片拼成的“红地毯”,碎片踩在脚下的声音清脆,小树在晨风中摇摆,树枝上挑着一点红,好像也在庆祝着新年的到来。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邻居的门前,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就得到一大把美味的糖果。小时的我,对糖果可是爱到了极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糖果的热情度似乎也在一点点的减少。无奈下,只好假装很欢喜地收下糖果,前往下一家,拜完了所有的人家,也快到8:00了。回到家,将糖全部掏出,装进袋子,送给了弟弟,弟弟欢喜得脸上都笑开了花。你看,他还在兴奋地拍打着糖,将糖一股脑地扫在地上,弄得“一地狼藉”呢!拜完了年,喝点水,磕磕瓜子,一眨眼就到了中午。肚子开始不听话地“咕咕”叫着,奶奶也准备好了一大桌丰盛美味的佳肴,让人看得可谓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家人全部到齐,午餐便开始了。在轻松的交谈中,分针飞快地转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下午。吃完饭,“全家总动员”便开始了,该洗碗的洗碗,该带娃的带娃,该洗食材的洗食材,各干各的。只有孩子们闲着,走街串巷,呼朋引伴,一起放鞭炮,一起狂奔,一起撒野,笑声响彻云霄。到了傍晚,才依依不舍地分别。回到家,不经意间的一个抬头,看见了奶奶头发中夹杂的许多银丝,不禁陷入沉思。我们盼着过年,一天天地长大,爷爷奶奶却在一天天地变老。这一刻,我才明白,爷爷奶奶经济不算好,为何也生活的如此开心。原来有钱并不是很幸福,家人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这才是最幸福的,爷爷奶奶就享受着这亲情之间的一份快乐呀!年,小时候盼的是过年,长大后,盼的是团圆……750字 初一
-
家乡的年味儿除夕前一天,我和家人回到老家。老家的变化可真大呀,马路又宽又平。小河更加清澈了,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着。每家每户门前都摆放着两个垃圾桶,以前垃圾乱倒现象不见了。人们忙着为过年做准备,有的在贴门联,有的在杀鸡、鸭等,还有的在“谢年”。“谢年”是老家的传统祭祀,鱼、肉、水果、零食等摆满一桌。奶奶告诉我,谢年就是开开心心送走旧年,欢欢喜喜迎来新年,祈祷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健健康康,万事如意!同时,奶奶告诉我桌上摆的东西都有寓意,鱼代表“年年有余”;年糕代表“一年比一年高”;火龙果代表“红红火火”等。腊月二十九,是年前的最后一个赶集日。奶奶带着全家一起去逛集市。穿过一条狭窄的老街后,奶奶告诉我,这就是我爸爸妈妈小时候赶集的街市。不过那时候集市上买卖的东西品种不多,都是乡下农民伯伯们自己种的菜,手工编的一些竹篮等。农民伯伯们把这些东西放集市上卖了,然后买回一些肉和生活必需品。这一条窄窄的老街,给爸爸妈妈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新街集市上。集市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摊位,商品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看来过年了,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看着人们大包小包拎满双手,我也跃跃欲试。穿过拥挤的人群,我拉着妈妈的手挤到一个老奶奶的小摊位前。只见老奶奶面前摆着好多红色的窗花。老奶奶告诉我们,这些窗花都是她自己剪出来的,看着这些漂亮的窗花纸,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一些。妈妈毫不犹豫的给我买了一堆,让我把家里窗户到处都贴上窗花,我开心极了!谢年、赶集,这样的场景年复一年地上演着。它们是最朴实而又纯正的年味儿,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深深地扎根在这片黄土地上,我们要好好地坚守并发扬这些传统。700字 五年级
-
家乡的年味儿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嘻嘻哈哈”的欢笑声,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乡村里那特别的年味儿也慢慢的向我飘来。在老家的年中,祭祖坟是必不可少的。大年三十一大早,我们和大伯一家子拎着鞭炮,拿着镰刀风风火火的疾步走向那深山老林,来到太奶奶的坟边,哥哥先用镰刀麻利地把太奶奶坟前的杂草藤蔓清理的干干净净,随后上香、烧纸、磕头、放鞭炮……祭完三个祖坟,天也就黑了,回到家还没进门,便有一股香味直往鼻子里钻。伯母一见我们回来,马上说道:快去洗手,马上开饭了。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吃着色香味俱全的团年饭,大家边吃边聊,好不热闹!大人们不禁谈起了自己小时候过年的趣事,只听爸爸说:“我们小时候啊,大年三十晚上要去挑水。水代表财富,谁家挑的水多,谁家的财富就多;大年初一要去砍柴回来,进柴偕同进财,就是把财神迎接到家。”吃完年夜饭,精彩的联欢晚会就开始了,今年的晚会比往年更精彩,可是看了一会儿,我的眼皮就开始大架了,我无精打采的问妈妈:“妈妈!什么时候才去睡觉啊?”妈妈轻轻地说:“今晚要守岁,得12点放完烟花才能去睡啊!”一听到“放烟花”三个字,我马上来了精神,瞪大眼睛看着电视屏幕,迫不及待的盼望12点的到来。伴随着“叮咚”的声音,12点的钟声敲响了,我立即跳下沙发,穿上鞋子,抱着几捆各式各样好玩的炮竹,跟着爸爸和大伯来到家门前的空地上。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烟花似火箭班冲上了填空,在天空中绽放了它的美丽,一下子乌黑的天空变成了烟花的海洋,五颜六色,让人目不暇接。你看,那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大年初一早晨,我穿着粉红粉红的棉袄,坐上大伯红色的小三轮车,行驶在天地间的小路上。读到这里,你肯定好奇:“这是要去哪里呢,要去干什么呢?”那好,我来告诉你吧!在我们这里,大年初一早上要吃大汤圆,寓意全家幸福圆圆。你瞧,我脚边有两个桶,装着泡了一夜的糯米,我们这是要去村外的加工厂将白米打成粉,准备做大汤圆。来到加工厂,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台老旧、满是灰尘的机器,只见工作人员一按下电钮,机器便剧烈的震动起来,把白米从上面倒进去,经过一阵“轰隆隆”,从一个铁皮嘴里吐出来的就是糯米粉了。我和大伯提着两桶糯米粉回到家,糯米粉经过能干的大伯母的巧手,不一会儿就变成大汤圆漂在翻滚的开水上面了(听妈妈讲,做得好的大汤圆皮薄馅厚,煮熟要能在开水里飘起来)。我捞起一个大汤圆,问伯母,“这个好不好吃?”伯母慈祥地对我一笑说:“你尝尝看!”我使劲咬了一口,好烫呀,可那好吃的味道又让我不愿意吐出来……“真好吃!伯母您真棒!”我不禁赞叹到。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儿!肉中有香,香中有甜,甜中是家人的团员。1000字 六年级
-
家乡的年味儿“穿新衣,过新年。”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大街小巷浓浓的年味,让我雀跃,使我沉醉。春节前夕,是我们家最忙的时候——全家齐上阵蒸馒头。家乡的馒头可有特色了。各式各样的馅儿,肉馅、豆沙馅、萝卜丝馅,甜咸都有。加水和面后,把它们盖在被子里长“胖”。奶奶说这就是“发酵”。睡醒后的面团被分捏搓圆,塞进馅儿,然后上笼蒸。蒸笼一层层高高堆叠起来,被锅炉蒸出袅袅白烟,蒸出浓浓馒头香。边说笑边忙碌的长辈们,穿梭在白色的烟雾里,额间、眉梢、嘴角都溢出满满的幸福。大年三十贴“福”字,这是大江南北都不能少的年俗。这还不简单?我一口承包下来。刚要贴上一个,妈妈拦下我说:“‘福’字要反过来贴!”“啊?”“妞妞,这是为了取美好的寓意‘福到了’!”原来,小小的“福”字,还有这样的讲究。大年初一,最热闹的莫过于走家串户去拜年。一年没有见面的大爷大伯更加精神了,叔叔阿姨更加时髦了,小弟小妹更加高了。我跟在爸爸妈妈后面,甜甜地向长辈们拜年问好,口袋里、手掌间,乃至帽子里,都被色彩鲜艳的各式糖果,塞得满满当当。剥一颗糖尝一尝,甜甜的,美好味道融在口中,甜到心里。也许,年味儿就是这样,是一份温馨的回忆,一份团圆的喜悦,一份祝福的真诚。浓浓的年味儿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永不忘怀。500字 六年级
相关推荐
-
寻找年味儿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一直在寻找年味儿。“年味儿,在哪儿?”我常常疑惑地问自己,等慢慢长大些了,我的心里还是朦朦胧胧,总是说不清道不明。临近期末的一天,妈妈还像往常一样来接我放学,我坐在车里望着路上的行人,他们似乎和平时不一样,大包小包顶着寒风赶往车站,有些还边走边打着电话,虽然行色匆匆,脸上却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这时候不禁想起了每年我们和爸爸回家过年的情景,想起了爷爷奶奶在家里期盼的眼神。可能这就是年味儿吧,我心里默默地思索着。每年回老家过年,一进家门就能闻到浓浓的饺子香,刚刚出锅的饺子陆陆续续地“站好队形”。一个较大的好像是他们的“首领”,仿若一声令下才有了如此的整齐,这让我更觉得可爱至极!挑一个放进嘴里,皮薄馅儿多,可口极了!有时候看着奶奶忙不迭,我也会手痒痒,先把面皮擀平,从准备好的馅盆里舀一平勺,再把它捏成花形!一个一个很快就捏了满满一桌子,晚上姑姑,姑父和弟弟也来聚餐,一家人吃着饺子,聊着天南地北,别提有多开心了!也许这就是年味儿吧,我又暗暗地下了定义!年味儿,就藏在游子的归途中,藏在饺子里,藏在每一个亲人纯真、质朴的心里……450字 四年级
-
那浓浓的年味儿过年了!过年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逝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了。前几天,爷爷不知从哪儿拿来了竹子,正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仔仔细细地挑选着竹子。他并不是在一堆当中找最好的几根,而是把每一根最好的地方拆下来,放在旁边。接着,他又拿来了一根又细又长的棍子,把那些拆下来的部分用绳子绑在了棍子上。最后,爷爷拿着做好的棍子,把每一个房间角落中的灰尘掸掉。这就叫“掸尘”,大概是为了把家弄干净,除旧迎新吧!最近的放假天中,我时不时会看见妈妈整理房间和奶奶洗床被。先说妈妈整理房间吧,其实就是扫一扫地,拖一拖地和理一理东西。最脏的地方肯定是一楼的客厅和二楼我的房间。为什么呢?因为一楼的客厅是我和弟弟的“天堂”,我们把吃的东西扔在地上,就使客厅的美丽减少了,使我们懒惰的习惯增强了,所以一楼的客厅特别脏。而我的房间呢,是因为书桌上的东西太多了,也有一些是垃圾,所以很脏。奶奶很勤劳,她把全家的床单都洗了,看着洗净闻着喷香的床单,我感到无比的舒畅和高兴。一到过年,大家都成了“喜新厌旧”的人,买新衣服可是一定的。妈妈本是一个“购物狂”,因为年的到来使她更加的疯狂。裤子、外衣、内衣她都买,也花了不少钱吧!还有,买年货和买菜,年货就不用再多说了,有做客时就给别人的礼包,还有招待客人的瓜果类食品,各种各样的零食。菜呢,是为吃饭时加的几道美味,比如说几条鱼,十几只螃蟹和数不清的虾。当然,大人们还会买几包红糖发糕、八宝饭和一些蔬菜,预示来年发发发,顺顺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年,正在以慢慢地速度靠近我们呢……650字 四年级
-
妈妈的“味儿”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味儿”,我的妈妈也不例外。每天,妈妈下班回到家就直奔厨房,把饭煮上后又马上走进卫生间,卷起衣袖开始洗我们一家人换下的衣物。当这项“工程”完成后,妈妈再次走进厨房开始了“锅碗瓢盆交响曲”,为全家做上一顿可口的“大餐”。这时妈妈身上是浓浓的油烟味儿夹杂着淡淡的肥皂香味。妈妈身上除了这两种味道外,还有一种特有的味道——粉笔灰味。我妈妈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她的教学水平很高,曾经在全省小学语文赛教活动中拿过一等奖。那可是我们武陵源建区二十年来在全省小语教学比武中获得的首个大奖。妈妈对她的学生就像慈母一样,她经常把那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带回家,给他们做好吃的。看到他们和我一样吃得津津有味,妈妈就会露出高兴的笑容。当然,妈妈的学生对妈妈也很好。尽管很多学生已经毕业了,但每年教师节时还会有人回到学校,给妈妈送上精致的小礼物。有空的时候,她们还会在网上和我妈妈聊天,有什么心里话都喜欢对她说。去年冬天,已经上初中的邓盼同学还恳求她母亲做了一双棉鞋送给我妈妈。妈妈非常敬业。就算是刮风下雨,甚至是生病了感冒发烧,她都会准点上班,从不耽误她的工作、不耽误她的学生。妈妈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家的书柜摆满了妈妈的荣誉证书:有赛教一等奖、三等功、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别人妈妈身上的香水味闻起来很香,我却对妈妈身上的油烟味儿、肥皂味儿、粉笔灰味儿“情有独钟”。550字 四年级 写人
-
家乡的年我们家乡的年,和城市里的年有很多的不一样。我们家乡过年的时候,都会放烟花,放鞭炮,赶集,做花样馒头,吃团圆饭。家乡过年的时候,最好玩的就是放烟花和鞭炮了。过年时,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会放鞭炮和烟花。我们那里鞭炮和烟花的品种很多,有双鞭炮、小烟花、大烟花,还有一种像红辣椒串起来一样。一到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响起噼呖啪啦的响声。这么多的品种里,我最喜欢的是那种小烟花,它们是捆扎起来卖的,很好玩。我们家乡快过年时人们还会赶集。快过年时,集市里的东西有很多,比如一些零食、生活用品、衣服等等。我很喜欢跟奶奶一起去赶集,她总是会买东西给我。我的奶奶过年时还会做花样馒头,有花的,蝴蝶的……馒头中间还会放上一两个大红枣。我们过年时,还会吃团圆饭。过年时家家户户总会杀鸡宰鹅。我们是北方人,过年时总会吃饺子、馒头和自己养的鸡、鸭、鹅、羊等,还有麦芽糖、爆米花、灯芯糕等各种零食。我们老家的年真有趣啊!350字 四年级
-
特别的馒头味儿夏天的时候,我的姥姥姥爷来到了我家。姥姥姥爷住在离石家庄不远也不近的沧州,平时都是说的沧州方言,不习惯用普通话和我们交流,于是我就学说沧州方言,让他们觉得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平时没什么事,姥姥姥爷就在家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面食,有甜甜的糖包、又香又甜的豆包、麻酱花卷、香酥烙饼……,做的更多的要数那有着特别味道的馒头。我自小是爱吃米饭的,不爱吃面食,但姥姥蒸的馒头很特别,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味道,我很喜欢吃。一天放学后,刚进屋,看到姥姥正在团馒头,哈哈,这是我最想做的事情了。洗过手后,赶紧坐到姥姥旁边,拿起一个面团儿,模仿她的样子,在板上揉啊揉,揉成圆圆的,然后摆好,再左右手旋转着搓,搓成底平上面圆的样子,一个馒头就团好了。我们把全部团好的馒头放到锅里,打开火开始加热,慢慢的蒸汽出来了,随之飘出来的,还有那淡淡的面香味儿。姥姥说上汽儿后十五分钟,馒头就熟了,可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妈妈说过,头锅馒头最好吃。我这饿了小半天的肚子真不争气,又开始咕咕叫了。好不容易挨过了十五分钟,打开锅盖儿的一瞬间,哇!馒头变白了,也变胖了,馒香入鼻,我不由自主地伸出了手,“啊!烫死我了”,姥姥笑咪咪地看着我:“丫头,别着急,姥姥给你拿”。我坐在桌前,顾不上吃菜,就已经多半个馒头下肚了,每一口馒头咽下的一瞬间,都有麦香的甜味绕在舌边,仔细地品,回味无穷。姥姥的馒头不仅香甜,还充满了特别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家的味道、一种幸福美满的味道、是一种天伦之乐的味道!馒头飘香的家,真的好温馨!600字 四年级
-
年味儿有人说,年味淡了。但年味真的淡了吗?至少我不这么认为,年,依然是让人眷恋的味道。其实我是特别喜欢过年,尽管每日会有许多记忆中不曾出现的面孔出现,尽管走亲访友要听从长辈们指挥叫着“大伯”、“奶奶”等一系列不认识的人,尽管仍然要忍受这门外的喧闹完成作业,但那些不熟悉的面孔会给我带来一、两百块的小惊喜,“大伯”与“姑奶”会夸赞我的礼貌、并祝我学习进步,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可以得到玩会儿游戏的小奖励,这些平时得不到的恩惠怎不让人欢心呢?这些正是年味之所在。我们家的年,是很有仪式感的,加上爸爸有一个妹妹,妈妈又有两个姐姐,年夜饭是很热闹的,全家都是狂欢的气氛,开了暖气的屋子让人更觉温暖,大家各自分组,各自聊的火热,我们,有着我们这代人独特的年味儿。我每年最期待的,便是收红包。我所期待的,并不是红包里的钱,毕竟我还是个学生,要钱有什么用呢?我所期待的,是接到那个鼓鼓囊囊红包时的喜悦,是将它捧在手心时对新一年的期待,是拥有它之后努力的动力,这股子认真劲儿,就是年味儿!中国的年味一直都没有淡!随着民族的崛起和国家地位的提升,春节以其悠久的历史渐渐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和青睐。人民论坛网上曾有这样的一段话:“春节是一年到头的守候,守候着平安祥和;春节是相隔万里的期望,期望着阖家团圆;春节是幸福快乐的等待,等待着丰收丰满。”的确,春节牵动着亿万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情愫,凝结着亲情和乡情,寄托着慰籍和希望,只要有这样的内核存在,年味就不会淡!记住,只要团圆的期待在,年味就在!600字 五年级
-
年味儿春节,真是一个美妙的词汇。既可以放假,又可以收压岁钱,真是好事成双。可是最近网上老是抱怨没了年味,但因为本人的钱包有些体力不支,所以也懒得纠结年味这个问题。为了给钱包补充能量,只好靠一些“非法”手段谋取暴利了(别怪我下手太狠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上网大量浏览了一些小手法,,学了一招,拿几张一块的试了一个晚上,可以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为了孔方兄我认了,我拼了;为了钱包,我认了;为了小康生活,我爆发了。当老爸看见我抽风的样子时,十分淡定地说:“女儿,不早了洗洗睡吧!”我却满脸斗志的说“爸,我要发达了。”便十分开心地跑回房间,老爸和老妈对视了一下,说“最近孩子都怎么了?”就一起回房间了。初一,哥哥先给我压岁钱,我心想:让你平时欺负我,我一定连本带利要回来。于是我在数钱时设下了一个陷阱,故意把一张钱塞回去,本来是五百,再一数就变成了四百了。数完后,我阴声阴气地说:“怎么就四百啊?四很不吉利的。”哥哥说:“不对啊,我明明数的是五百啊!”于是我把钱折成扇子状遮住下部分,十分心虚的说:“你看,明明就是四百,小学数学都不过关,再说四真的很不吉利的。”哥哥无奈的说:“你到底要怎样?”我个个字都咬着说:“一千吧!”哥哥向后跳一步说:“你打劫啊?”“没关系,可以打六折的。”我满脸正义的说。哥哥松了一口气,又拿出两百给我。我十分开心的说:“哥,新年快乐。”就拿着钱塞进了钱包里。看着哥哥的钱包扁扁的,,我的钱包鼓鼓的,就明白了我的小康社会在向我款款走来,不禁心生感叹:春天真的要来了。年,春节,压岁钱,都是那么美好,或许压岁钱不在多少,而在于生活情趣,或许我的小计俩已经被看穿了,但为了大家开心,或许那一两百块钱就不那么重要了。因此过年的年味儿,也就是人情味了吧!600字 初一 叙事
-
特别的年味儿“新年快乐!好运来,心花儿开,恭喜恭喜发大财……”这个每家每户都期盼已久的节日,在今年,竟在大家与新型肺炎的激烈抗争中,草草地如期而至,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由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侵害,导致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连牲畜都不肯放出。年夜饭过后,我一时兴起,决定走出房门,好好感受今年的“年味儿”。可令人失望的是,街上了无人烟,万籁俱寂,没有烟花嘭嘭作响,亦没有花灯闪闪发亮,一切,都是那样安静。透过窗,却可以看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香喝辣,谈笑风生,好不快活!大年初一早晨,本以为可以像往年一样被轰鸣的爆竹声从梦中惊醒,开始新年的生活,拉上伙伴,一起在热闹的大街上嬉戏,可楼上的我打开窗,下面却还是冷冷清清,偶尔有两三粒人影飘过,但转瞬即逝,只剩下了凛冽的寒风呼呼作响,实属无奈,只好自己在家找找“年味儿”。我坐在床上,拿起了手机,若无其事的翻看着头条,却不经意发现这新闻中10条有9条都是关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对新型肺炎的看法与对患上这种疾病的人的美好祝愿,今年取消了拜年,抛开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留下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虽然全国各地都执行着“封京封城”,却封不住中国人民的团结、力量、热情,“我们虽相隔千里,心却连在一起,共同抗击病毒,维护健康!”隔着手机屏幕,顿时一股暖流流遍全身,这特别的“年味儿”让人温暖,让人热泪盈眶。今年,不平凡的开始,让我们载着对新年的美好期望,对病人的真诚祝愿,对白衣天使的由衷感谢,共同携手:武汉加油,中国加油!600字 初一
-
年味儿淡了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连才上小学的小表弟,都一脸无聊地说,过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压岁钱。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有人说,过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春节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节毕竟是春节,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和一般的节假日也就没啥区别了。过年,要过出年味儿来才好。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爷爷说,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当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6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杭味儿杭州的美景,那是人尽皆知;杭州的美食,更是让人垂涎。很多人就知道东坡肉,西湖醋鱼,叫花鸡等杭帮菜,但对杭州的一些小吃可就不大清楚了。杭州的小吃那也是五花八门,但有一样也许你就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呢?就是葱包烩!到哪里才能吃到地地道道的葱包烩呢?那只能走走杭城的大街小巷了。据说在隐蔽的小巷里,那味道才够正宗。找不到也没关系,妈妈说有一个地方一定有,那就是古色古香的河坊街,那里一定可以让你过过嘴瘾。穿过绿色成荫的南山路,来到热闹非凡的河坊街。琳琅满目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还夹杂着一些商家卖力地吆喝声,这些都没能吸引我,各种小吃倒是让我垂涎三尺。“杭州小吃葱包烩啦,快来瞧瞧”随着一声吆喝声,我直奔过去,那里三三两两地围了一些人,卖葱包烩的小哥一边吆喝一边不停地招呼着,“慢慢来,慢慢来,一会儿就好!”不知谁说了一句:中间这只是根油条啊。小哥一听,一本正经地解释道:“这不是油条,是秦桧,所以我要用铲子用力压压压!“还有这回事!那油条是秦桧,那里面的葱是什么呢?甜面酱、辣酱又是什么呢?”看着小哥在那用力劲儿,嘴里还含糊不清的说着一些话,葱包烩也发出“哧哧”地声音,两面金黄金黄了……终于涂上了甜面酱放到纸袋里递了过来,满足了我那不受控制的小嘴,瞧!热气直往上冒,香味扑鼻,我迫不及待咬了一口,嚼了嚼,咂咂嘴,“啊!真好吃啊!”为啥叫“葱包烩”呢?留个悬念考考各位。杭州的小吃是数不胜数的,若真想吃出一个最爱的味儿,那你还真得费点功夫尝尝啦!600字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