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读后感750字

俗世奇人读后感

750字 读后感

在寒假一边抗疫、一边自主学习的时间里,我阅读了冯骥才老先生写的《俗世奇人》,有道是书中自有颜如玉,此书令我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熟读书的章节后,发现书中那刷子李、苏七块等等,无一不是生活在民间而又身怀绝技、性格特别的能人巧匠。他们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只有掌握有一门技能才能行走天下的道理。

书中的粉刷匠——刷子李让我眼界大开,只见他每次干活都穿一身黑衣服,刷墙用的蘸料是雪白的,真所谓是艺高人胆大,他每次刷好墙,身上不会留一点儿白蘸料。而且他自立规矩要是刷好墙后,身上留有白点儿,无论白点多小,自己刷墙又有多辛苦,一律免费。理所当然地当他了有能力时,气派也跟着十足,一天仅刷一间房,请他干活的东家没有一个能奈何得了他的。

同样的苏七块也是一方名医,接骨的本领出神入化,往往没等到病人喊疼的时候,骨头就接好了,因为技术高超、人们也就忽略了他那“先付七块诊费、方给看病”的丑规矩。

书中刷子李和苏七块的绝技,令我想起菜场旁边的那位老爷爷,用一个不大的铺面做小吃,他炸的油墩子既香又脆、油而不腻,只要吃了就会回味无穷,只可惜数量并不多;他售卖的油条都是现炸的,但见他双手各执胚料的两端,“啪、啪”两声响后,胚料就离开了案板飞入油锅,随着“滋滋”声响起,一眨眼工夫,油条就出锅了,烫手的油条十分好吃,张口一咬则满口留香。每每想起他的小吃,口水就会不由自主地往外流……想吃的时候还不一定能见到他,因为他每天出摊也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时间,有时候为了解馋,巴不得没有课外班去逛菜场啊。

几番思量之后,才有了只有掌握一门手艺方可走天下想法,就如目前举国上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就用她们自己的毕生科研绝学,成了广大医疗工作者的主心骨。艺宜精、技得强!趁自己现在年幼还在学习,努力学习才是硬道理,为长大后掌握一门“独门绝技”打基础,要不然自己一无长处,在步入社会之后又怎么能混下去呢?

冬日里的温暖

800字 五年级

冬日的风,总是干燥而无情。而今年的风还夹杂着“新型冠状病毒”,把我们整个新年都刮得“生病”了:早上还在精心准备聚餐的外婆在接到外公的电话后停下了手里的活,因为病毒,聚餐取消了;我和妹妹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准备给爷爷奶奶拜年,因为病毒,改成了电话拜年……

妈妈还开始限制我的外出,我只能坐在书桌前,看着小区大门发呆。咦?小区门口什么时候多了一个红色的帐篷,还有几个穿着红色马甲的人在忙碌着——他们为出入人员登记、量体温、耐心地解释并教会老爷爷老奶奶戴口罩……是志愿者!起风了,风吹得红色的帐篷摇摇晃晃,感觉就像要倒下来似的,可是红色马甲依然在帐篷里外忙碌着……天色渐渐暗下来了,红色帐篷里亮起了一盏灯,红色马甲依然在!这是小区门口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日复一日,红帐篷和红马甲天天都在,为大家服务着。2月6日,爸爸妈妈让我自己在家安排学习,爸爸说:“这几天管理最严格,我们去志愿者岗亭帮个忙,你自己在家学习。”“可是……”还没等我说完他们就出门了。我跑到窗前,不一会儿就看见了爸爸妈妈穿着红色的马甲出现在了红色帐篷前,量体温,登记,询问,还有人不断来咨询……爸爸妈妈始终站在岗亭中,偶尔跺几下脚,搓几下手,外面还下着雨,我想帐篷里一定很冷吧。

下雨的天,总是黑的特别早,等到快天黑时,爸爸妈妈才回来。而这时,红色帐篷内又有了新的红马甲……红色帐篷里的灯也一直亮着,陪着我一起看书,一起作业,看着这红色的帐篷,我觉得特别温暖,特别踏实。

晚上,妈妈和我煮了点饺子,说:“其实帐篷里特别冷,外面刮大风,里面刮小风,晚上值班的志愿者肯定更冷,我们送点饺子给他们吧。”我们把煮好的热腾腾的饺子送到了红帐篷,送到了保安室,志愿者阿姨和保安叔叔说我们煮的饺子热乎乎的,真好吃!

回来的路上,寒风依旧,看见红帐篷里的人和灯,是那样熟悉和温暖。这不仅是小区的一道风景线,更是我们小区的一道防护线,特殊的日子里,这样的“红帐篷”和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使这个特殊的冬日特别的温暖。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读后感
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