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_500字500字

雪_500字

500字 六年级 写景

雪,是那样的纯洁;雪,是那样的美丽;雪,是那样的晶莹剔透。说起雪,就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冬天,冬天,是个令人容易产生思念的季节。因为它是那样的凄凉,那样的悲伤。

当第一片雪花落在了大地上,就预示着:冬天来了。冬姑娘穿着一身雪白的长裙,如同一位指挥家,指挥着雪花们在空中跳起美丽的舞蹈,然后井然有序的纷纷落在地面上,打扮着这个世界。一股清风吹来,将那枯枝败叶吹得哗哗响,好像在弹奏一首美丽的乐曲。

早晨,推开窗,寒风迎面扑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景象:银装素裹的世界,纯洁的好像容不下一丝半毫的浑浊。雪地上,几个小孩在玩打雪仗,还有一些孩子在玩堆雪人:滚成两个大雪球,堆在一起,枯黄的草做头发,黑石子做眼睛,胡萝卜做鼻子,用几个红色的鹅卵石围成一个笑脸,扫帚把子做手,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惟妙惟肖的小雪人,可爱极了!大人们在一旁看着这群快乐的孩子们。一副多么和谐的景象!

“东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冬天的雪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幸福,带来了新一年的祝福,迎来了幸福美满。啊!雪,是多么的美好,给人们了许多的感受,有忧愁,有欢乐,有幸福,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而我在这场雪中看到了埋藏在人们心底的真诚。

六年级:夜冰瑶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月_1200字

1000字 六年级 写景

夜深人静,明月高悬。一片一片的月光,温柔地洒落下来,洒在屋檐,洒在河边,洒在耸入夜空的古塔,洒在藤葛垂垂的墙头。青石铺就的小路上空无一人,任凭月光漫照,泛出点点银光。一幢古朴的房屋里,许多人在紧锣密鼓地张罗着,隔着门扉,明明晃晃的身影若隐若现,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不安的气息,这是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

前些天,满洲豫王多铎的大军开抵南京城下,大明朝礼部尚书、江南文人领袖钱谦益率百官剃发投降,如今“剃发易服令”已下,满洲人疯狂地叫嚣着“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战或降,生或死,成了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害怕的人,自然也有,但与城共存亡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是祖宗遗训,“被发左衽”在圣人眼里都已是沦为蛮夷的标志,更何况剃发结辫?于是:头可断,血可流,发不可剃。

时间是公元1645年,地点在江阴城。

二、

孤月依旧高悬。城外的敌帐中,一个身穿八旗铠甲的清军将领抽着旱烟在来回踱步。他很是纳闷:我军从辽东打到江南,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一路所向披靡,望风而逃或献城归降者不可胜计。连江淮第一大邑扬州城也不过用了十天便拿下。怎么这小小的江阴城就这么顽固呢?如今围城已数十日了,我军伤亡不计其数,但还是不见城破的迹象……

城门上,刻有“江阴城”三个大字的匾额在月光的照耀下发出炫目的光芒。

三、

在围城的第八十一天,城墙被清军的红衣大炮轰开了缺口。疲惫不堪的民众已无力再战,但他们拼死到底,二十多万人无一投降!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苍天有泪,日月无光!

又是一个月夜,一位浪迹江湖的僧人来到了这座经历了浩劫的城市。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尸体,血液早已凝固,尸体尚未腐烂,但仍有阵阵腥臭味扑鼻而来。月光照在一堵斑驳嶙峋的墙上,照亮了一行血书——

“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墙边,横七竖八地躺着一具具尸体,依旧是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装束……月光孤独地在尸体横陈、血迹斑斑的青石路上徘徊,泛出惨白的冷光。

四、

一个花好月圆的夜晚,我闭门夜读。

皎洁的月光如水银一般流泻下来,温柔漫照,呈现出忽明忽暗的动感。手中的书,书上的字,都静静地沐浴在月光里,悄无声息。然而字里行间都散发着血与火的气息,一点一滴地编织成三百多年前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河山”一声响彻云霄的呐喊,吹响了民族精神中最激昂的号角,谱写了华夏御侮史上最悲壮的篇章!毫无疑问,他们是中国真正的脊梁!

三百多年过去了,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雨,都早已使当年陈迹化为乌有。然而,那蹈死不顾的拳拳忠心,以身殉国的凛然大义,却随着月光一起播洒人间,扎根在炎黄子孙的内心中,浸透在东方文明的血脉里。

举头望明月。月依旧是当年的那一轮月,孤傲、圣洁,亘古不变。那里,是忠魂的归宿。

六年级:丁婉婷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写景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