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苏轼致敬900字

向苏轼致敬

900字 初一 记叙文

窗外,雷声滚滚,大雨滂沱。一片片黑云如墨块,在昔日蔚蓝的天空中,纵横驰骋。我独自坐在卧室的小茶几旁,品着茶,不知怎么忽然想起刚刚读过的苏东坡,他是一个值得致敬的人。 

我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在黄州一次外出遇到大雨时所写的。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生活困窘,自由也被限制,可以说是到了人生低谷,然而苏轼却以宽广的胸怀,吟唱出如此豪迈的诗句。就在前几年,我有幸买到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语堂先生称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如此多的名衔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是多么厚重博大的人生呀!我有一个愿望,向苏轼致敬。 

此刻,大雨渐渐的减弱,乌云开始消散,阳光又从云层后面透出身影,像迎接一个久违的老朋友,我打开窗子,一道彩虹在天际呈现。我又想到了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在湖光山色的西湖边,苏轼吟诗唱和,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已成为千古绝唱。令人敬服的是,苏轼还是一个水利专家,本来是一个挖西湖淤泥的纯粹水利行为,苏轼让人将淤泥堆成了一道诗意文化之堤――“苏堤”。数百年后的一个雨过天晴的下午,我观赏着雨后彩虹,想到苏轼,我有一个愿望,也在一个雨过天晴的下午,到杭州西湖苏堤上漫步,体会苏轼这位文化大师的丰功伟绩。如果那天,恰好是雨过天晴,天上的彩虹和地上的“苏堤”相映成趣,最好!   后代的人都对苏轼无不怀着敬仰之情,从苏轼的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中汲取营养,而苏轼豁达豪放的情怀更是被世人尊崇。中秋怀念弟弟的词被现代人谱了曲子传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菲独特的嗓音将苏轼狱中绝望而怀念亲人的情感演绎得如醉如痴。歌声中,我有一个愿望,我也借着月儿,向远在另一个世界的苏轼献上我的一份敬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窗外,暴雨已过,阳光成了这个舞台的主角。期末考试没有考好,我一直窝在家中,心情沉重,生命了无趣味。不过,我回味了一下苏轼,心中畅快了许多。现在,我要向苏轼致敬,他在那样的环境中还保持乐观,而我遇到了一点挫折就要气馁…… 

于是,我毅然拿起了手中的笔…… 

向阳山的秋天

550字 初一 记叙文

对于一个从小就住在辽源的人来说,秋天的景色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可向阳山的秋天是美丽的。对于一个生活在繁杂的城市里的人来说,除了呆在家里,在外面能有一片宁静之地,便是不可思议的。秋天的向阳山是一年四季中最静谧的。自然,想要在辽源的一座山顶鸟瞰全城,除了在热闹的龙首山,也只有在向阳山顶看辽源市最寂静无声的,虽然不能俯视全城,但能看到的地方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

设若单单是零零星星的人在山上游玩,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小山,有草有树,每天被轻柔的风抚摸着,摆弄着自己的舞姿,让游人们欣赏,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刚入大门便被这美景所吸引,它虽不如泰山巍峨,与桂林不能相媲美,但若细细欣赏也是别有一番风光。这里寂静的如同世外桃源,把都市的吵嚷忘的一干二净。

走到半山腰时,我便已经陶醉在这小山之中,看吧,近处一棵挨着一棵的大树,就像迎接远道而来游玩的人的服务员,笔直地站在石道两边。石阶弯弯曲曲的。远处的大树郁郁葱葱,让人一眼望不到尽头,阳光在树枝中若影若现,真是美极了。再加上不时的鸟语声,此时此刻已经不是静谧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就像一幅水墨画,淡雅不失美感。

终于来到了山顶,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时此刻,你会忘记一切烦恼,全身心投入到这片美景之中,望着山腰上,山脚上翠绿的松树和几处火红的枫叶,心情顿时舒畅。再看看远处辽远的一角,竟是如此之美丽。而这座向阳山沐浴着金色的阳光,闪闪发光,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镶嵌在玉盘里。

这就是向阳山的秋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