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夏_650字650字

故乡的夏_650字

650字 六年级 叙事

有人喜欢生机勃勃的夏天,有人喜欢凉爽的秋天,有人喜欢寒冷的冬天,而我却对骄阳似火的夏天情有独钟。

故乡的夏总是有着不讨人喜欢的热情。在夏天,人们总是三五成群地聚在村头的椰子树林下。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像一把把巨大的遮阳伞,挡住了骄阳的酷热。人们在椰子树下下棋、打牌和乘凉叨家常,最有趣的还是小孩子们在林子里快乐的奔跑和玩耍,林子里回荡着快乐的笑声。

故乡的夏是收获的快乐。高大挺拔的椰子树上挂着一串串翠绿的椰子,就像一颗颗硕大的翠绿珍珠。这是,人们纷纷请来师傅摘椰子。在椰子树下周围往往围着一群孩子。他们望着树上翠绿的椰子,吞咽着口水,就等着师傅把椰子摘下来一品清凉甜口的椰子水和鲜嫩的椰子肉。当看到他们吃到椰子肉和椰子水时那享受的样子,以及那发自内心的真实快乐溢于言表时,这是收获的快乐是多么的赏心悦目啊!

故乡的夏是欢声笑语的。在夏天,有一个大长假是孩子们最期盼到来的。对,就是暑假。暑假里,孩子们在大人们的陪同下在海水里嬉戏玩耍,在沙滩上堆沙堡、啥日光浴。有的还玩起了漂流瓶,先把事先准备好的写满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语的纸条或在沙滩上捡到的藻类、贝壳和一些石头装进瓶子里,用力抛出去,让它们随波逐流漂向远方。

故乡的夏是惬意祥和的。傍晚,热气退去,家家烟囱冒出缕缕炊烟。在自家庭院树下,摆上一桌饭菜,湛上一小杯酒,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高谈阔论起来,偶尔会偶一两只鸡或狗来捡食掉在地上的饭粒或骨头。夜晚,人们聚在村头,听着蝉的合唱曲,在树底下叨家常、乘凉,困了起来拍拍衣服唤着孩子提起板凳,回家睡觉去。

我爱故乡的夏,但更爱生我、养我的故乡。

孔子故乡一日游_750字

750字 六年级 叙事

在一个明媚的早上,我们走出宾馆,出来观赏孔子故乡----曲阜,这个充满了儒家道德经典的美丽城市。

古色古香的大街上,充满了历史的韵味,行走时,我们仿佛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大街上;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行人,有的有说有笑,有的行色匆匆,有的则如同在等待着谁。

我们拐了一个弯儿,在城墙下静静地观赏着盛大的开门仪式。先是四个人,提着中国传统乐器——唢呐,开始有节奏的吹起来,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波接着一波,无穷无尽。接着,头戴官帽的知府昂首阔步的穿过城门,出现在我们的眼中,紧接着,一部分嘹亮的唢呐声被锣与鼓那洪厚的响声所取代。几个翩翩起舞的少女也踩着美妙的舞步走进了场地,最后,一些威风禀禀的将士举着大旗和手持弓箭的猎人走了进来,他们分别代表了孔子交给弟子们的六项本领:礼、乐、射、御、数

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孔府。孔府现有规模形成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清朝时(1885年)一场大火把孔府内宅一扫而光,因此留下的明代原物主要是内宅以外的部分建筑物,即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两厢、前上房、内宅门及东路报本堂等,其余的都在清代重建或增建。这里还有着古老的树木,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朝代的兴亡。

我们还参观了与孔府连在一起的孔庙。现存的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327亩,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0多间。四周围着红墙,四角配着角楼,是仿北京故宫的样式修建的。如今还可以看到许多慕名而来的旅客前来瞻仰和祭拜。

最后,我们来到了孔子家族的陵墓前,这也是最后一站——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树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可下面却埋葬着一个经久不衰的庞大家族,也埋葬了华夏最伟大的圣人——孔子。

离开时,我恋恋不舍,回头望去,庙中的香火依旧是这么旺,这么清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