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鸟啼800字

一声鸟啼

800字 高一 叙事

自古,在文人的笔下,有“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的灵动;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热闹;更有“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无人鸟空啼”的幽静。

路上,偶然发现学校的鸟竟将巢建在高高的地路灯上,先是为校园里这小生灵的加入而兴奋不已,环顾四周,整齐的广玉兰树上却没有一个鸟窝。诧异之余,仰首看在蓝天为背景的图上,高大路灯上孤独的鸟窝略显得有些凄清。

隔壁的小学中传来阵阵欢愉的声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啊,春天在不知不觉中来了,可你还记得曾经的麦田,吹来阵阵稻香,鸟儿或在树上庇荫,或围着稻草人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扇着蒲扇乘凉的老人脸上绽开的菊花,眯着眼,轻轻的摇头细细地品味,那才是真正天籁之音啊!

记得小时候读过巴金的《鸟的天堂》,曾经是那样的羡慕。水中的小岛上,在高大的榕树环绕中,有很多的大的,小的鸟影。这样令人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

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近一步加快,城市外围的进一步拓展,庄稼地变成了平整的马路,一片片树林变成了高楼大厦。人类永不满足的心侵蚀着越来越多的土地,地球正悄悄褪去它绿色的裙摆,突兀出的是她干瘪,僵硬的骨骼。试问,又有谁能受的了朝不保夕的生活,流离颠沛折磨够了它们,有一个能永久安家栖息的地方就满足了。

环境伦理学大师利奥波德曾哀伤地叹息道:“那些在年轻时曾被一阵活生生的风动摇的树仍然活着,但是十年后,只有最古老的栎树还记得这些鸟,而最后,只有沙丘认识它们。”城市里的树,是孤独的游魂,黯淡,寂寞,像乞丐般的将垂死的手伸向苍穹。鸟儿也只是躲躲藏藏的,听到一丝声音就会马上飞走。悄悄害怕,害怕可能很久以后,当最后一丝退去后,画家会对着一片高楼林立的建筑物发呆。而不知鸟是什么样子,不知树是什么颜色。

一声声鸟鸣划过城市的喧嚣,穿过绿草地,像山野间奔去。如果再不保护环境,最后的绿色可能只是在颜料的色盘上而不是眼里。随着更多科技的发明创再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空气的污染,青翠的树上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嬉笑的鸟在电线上眺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但是保护了动物,更是保护了我们自己。

夜静了,听见鸟在歌唱,那是在安抚树的灵魂的梵音,一曲亘古的歌谣,那样悠远,那样深刻。

一壶绿茶•一朵清菊

1200字 初三 散文

在兵荒马乱、硝烟四起的魏晋时期,乡下田野间,是谁品着一口绿茶,在春风中采撷自己心中的一朵清菊?

窗外的阳光柔和地照在窗台上,已是少年的陶渊明为自己泡了一壶绿茶微微地喝了一口。他轻轻地推开书斋的门,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古典。幽静的书斋中散发出一缕檀香,陶渊明轻轻地翻开了书页,窗外吹来的柔风撩动了他垂在肩边的一绺细发,同时也将桌上一朵雏菊的清香沁入他的心脾。

外面响起了几丝嘈杂,透过空旷的院子传入陶渊明的耳中。“今天似乎有个郡的督邮来了。”他将头望向了院外,心里思忖道。

隐约之中,他看见县令穿着一身平时办事都未穿过的官服出门迎接,颌眉低首的模样与往日的趾高气扬迥然相异,肥胖的身体显得有几丝滑稽。陶渊明暗中嗤笑了几声,将视线移开了喧嚣的市井,在清幽的檀香中继续品读脱俗的诗句。

窗外的阳光强烈地漫射在空中,官田中的一片麦浪闪耀出金色的光芒,预示着下任彭泽县令的到来已指日可待。陶渊明啜了一口面前散发着清香的绿茶,开始着手收拾起为数不多的家当。

极少被人推过的县令府大门发出了沉闷的响声,陶渊明回头望时,已见差使进了厅屋。差使的脸上挂上了一副平日不见的焦急,陶渊明心里恐知不妙。

“大人,浔阳郡督邮来了……”

“浔阳郡……督邮……”陶渊明的双目中充满了愤懑与无奈,其间还有几丝转瞬即逝却刻骨铭心的轻蔑。

他转身回了里屋,找出几件平日里最好的衣物,期间,他拿着衣物的手停顿了一下,但稍后,却又得叹着气将其穿上。

县吏早已恭迎地等候督邮多时,看见陶渊明时,脸上的焦急化作一口长气吁出,但随后的表情,却比刚才更重上几分。

“大人,您……怎可穿这般衣服来啊?参见浔阳郡督邮,可是要穿上官服……”

可话音未落,迎候的场地已不见陶渊明的身影,只剩下满脸愕然的县吏和恭迎人员。

月光下的麦浪是静谧辽远的,陶渊明走在官田的道路中,月光在他身上撒下熠熠生辉的银辉。一股秋风吹过旷野,穿过麦浪,将陶渊明头上的长发撩起,也送来了菊花的幽香。他采下旷野上的一朵清菊,嗅着它的幽香,不回首地向前走去……

窗外的阳光明媚地照到屋内,壶中的绿茶冒出一丝淡白色的烟,散发出一缕清香,陶渊明品着手中的茶,思绪淡若云烟,随风飘荡。

山坡上多了一个劳作的身影,田中的杂草总是不如人意地“千呼万唤”。陶渊明并不善于劳作,在手中的铁锄挥作的同时,总有几滴闪着金光的汗水一起落下。

微风四起,南山下的一朵清菊与风共舞。一双手将其采下,心情也随之徜徉。待他抬头一望,绝妙的南山胜景映入眼帘,那一刻,仿佛所有的行云流水都在流光中静止。他寻着了一份快乐,这是一种回归自然、来自本真的快乐,是他数年宦海沉浮、在凡尘市井中所未感受到的。

柔软如水的月光在空中弥漫,似乎带着一丝沁人的芳香。一位身着布衣的人左扛铁锄、右捻一朵清菊,踏着熠熠生辉的银辉,一步一行是的走回屋舍……

陶渊明的一生是沉寂的,正值壮年的他便自退宦海,看花开花落,观人间百态,在无数个不为人知的夜晚写下为世人所传诵的诗篇。

所以,即使时光的流影在身边逝去,即使光阴的涓涓细流滑过他的心境,那片圣地却从未改变过。他所爱的,仍是在一个明媚的早晨,泡上一壶绿茶,品其菁韵;或是在柔和的微风中,采下一朵清菊,嗅其芳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叙事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