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650字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

650字 初三 散文

董集友

春天,村子里,一座门前栽满七里香的的房子,细雨霏霏的夜晚,这个春天,扭时光。这个春天,非比寻常……

一盏昏黄的灯,时间安然前行……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慢慢走到门前,深情地望着花香弥漫着的那个背影,昏黄的灯光把那人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影子把七里香映得起起伏伏。影子站住了,他回头也用同样深情的目光望着在门槛上驻足的娘。在春风里,他望着娘依稀的白发……

“走吧走吧,被误了车——”老人对他摆了摆手,身后的七里香在风中摇曳,走吧……走吧……

老人身抹去脸上的泪,心里紧紧地揪了一下:孩儿啊,你有志气不愿待在这穷地方,娘理解,娘总不能紧紧地扯着你,你也不小了,早晚都要走。孩儿啊,在外不比在家,跟外面人打交道要多个心眼儿……要不行,就回家,娘等着……

他走了,目光盯紧了远方,身后只留下一声鸟啼、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车站,一辆将要启动的客车上,天空微显淡蓝的暗……

“娘,我走了,带着咱家的七里香!娘,我也舍不得您,22年了,22年我们相守在一起……娘,可我想飞,想飞得高远,我不能就这么在小小的村落生活一辈子。我要追寻……”

春天,城市里,一座豪华的公寓内,破晓的黎明……

他从七里香的馨香里醒来,从回家的梦里醒来,背负着幸福,却追寻着痛苦。他的眼光开始迷离,思绪开始飘飞,多少年了,没有回到娘亲的身边?多少年了,忽略了那份纯真的亲情?春来秋去,梅凋鹤老,沧桑的数年奔波中,暗淡了往日的岁月,流逝了昔日的年华。猛然间,一束春光射进久闭的心房:怎能不,怎能不思念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怎能不,怎能不思念水云乡、秋院落、小池塘?那里的一碑一坊、一砖一石都寄着他无尽的思念……

天地一夜雨,思绪飘万里。雨丝已凌乱,回忆剪不断……

窗外,灯火阑珊……

春天,村子里,一座门前长满七里香的房子,一片放晴的天空……

桃灼灼,柳依依,香满园……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他,又见娘依稀的白发;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他,在七里花香间依偎在娘的身边……

和之歌

700字 高三 议论文

“和”内蕴丰富,犹如长河滚滚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和”塑造了历史,也改变了历史。

兵法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朝代的兴与衰便是人和与人不和的交替演易。在这演易中历史被塑造和改变着,一曲“和”之歌伴随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人和,狭隘的陈仓小道便可成就刘邦的霸业;人不和,宽敞的秦古大道也阻挡不住赢氏的衰落。人和,李世民虽居次子之位也可取得玄武门之变,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人不和,袁世凯既便做了皇帝,也不过是飘空之云,在全国人民的讨逆声中倏然而逝。

“和”改变了生活,也丰富了生活。

生活中黯淡的色调需要平和的生活态度加以重新涂抹,生活中低沉的乐曲需要平和的生活准则加以重新调拨。相信每天神情和悦的人的生活必定丰富和谐。相反,终日愁眉苦脸的生活就像一桶百年苦酒,需要用尽人一生的气力去消解,终究也不能保证一定会化苦为甘。因为懂得“和”之内蕴的人比另者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因为懂得“和”之真谛的人比另者有更多的美得眼光去看待生活。

“和”内蕴于心情,外露于神情。

智者说,翻越一座高山很难,但每天保持一个和顺的好心情更难。心和,万事顺心,心情犹如初升旭日,朝气蓬勃;心不和,心烦意乱,心情犹如受惊野马,暴躁如雷。神情和悦的人,他的心一定充满阳光,与他们接触让人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自信,对万物的欣赏,对世界的热爱;神情不和的人,他的心一定黯淡无光,与他们接触让人觉得好像置身迷雾与黑暗之中,茫然无措,心情沮丧,对生活失去了前进了动力。

“和”演绎着人生,升华着人生。

有人向往和平,一生都在为人类和平事业奋斗,他们活得轰轰烈烈,激荡雄壮,他们的人生千百年后仍为热爱和平的人们广为传颂。有人寄情山水,和衣而卧,超然于世俗的污垢与纷争之外,他们活得平平和和,自然潇洒,他们淡泊的情怀高洁的志趣千百年后仍为那些志高行廉的人们所崇拜。

“和”包罗万象,容纳四海,可谓一曲“和”之歌,伴随你我笑走天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