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说开去1000字

由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说开去

1000字 初一 议论文

9月3日,最热的词条非“大阅兵”莫属。班级的学生QQ群和家长QQ群里,大家讨论最多的也是“大阅兵”。那种自豪、激动、兴奋的心情,通过他们敲打的文字、分享的图片表现得淋漓尽致。

突然,家长QQ群里的一张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照片中的孩子面对着电视,随着电视中的国歌声情不自禁的站立起来行着队礼。其中,一个细节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孩子赤着脚站在地上。我猜想,估计是孩子之前躺在沙发上准备舒适的欣赏着“大阅兵”,但国歌声一想起,他条件反射的站起来,因为时间短暂竟顾不上穿鞋了。心怀疑问,我便“小窗”问了家长,家长的回答印证了我的猜想。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知道这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里很少表现自己,更不要说做出一些吸引人眼球的事情了。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他居然能够以如此庄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的确出乎了我的意料。我把这张照片又转到了班级学生群,顿时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他们纷纷给这位同学点赞,也有不少表示“意外”的。或许是被大家的表扬弄得不好意思了,一直“潜水”的他终于“发声”了:看阅兵,有点小激动。

这让我想到《人民教育》公共微信刊发的题为《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教育》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认为:“仪式活动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内可以养性,给学生带来安全感、秩序感、归属感、神圣感;外可以修行,通过手势或者姿势、模仿、表演,外化为学生具体的行为,提高其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仪式行为与活动的地方,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仪式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精神世界相结合,让仪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甚至是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基。

每个周一,我们的学校都会组织升旗仪式,在参观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时,也都有相应的仪式,很多学生都表示通过这些仪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定自我的价值、有助于形成和强化归属感和使命感,这其实就是一种凝聚功能,是集体意识养成的重要前提,其最终结果就是帮助学生实现对于国家精神的认同与内化。以那个听到国歌声起来敬礼,连鞋都顾不上穿的孩子为例,那一刻,“爱国”二字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上,不需要任何言语,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仪式不等同于“走过场”,不等同于“形象工程”,更不能为了“例行公事”而举行一些不切实际、生搬硬套的仪式,这样不仅弱化了仪式应有的教育功能,也会让人心生厌恶。尤其在学生主体性地位日益彰显的当下,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着眼他们的终身发展,应成为教育的共识。

“大阅兵”已成“过去式”,留给所有人的感动与激励却不会那么快就消失。于我而言,除了感动与激励外,还有一份有关教育的思考……

由云龙山

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有一个成语叫“秋高气爽”,的确,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绚丽的,而秋天的云龙湖,是美妙的。

云龙湖座落在徐州市的云龙山脚下,湖水清澈,湖边绿树成荫。在青山的怀抱下,她显得优雅极了。如果说,山是英俊豪爽的绅士,那湖就是美丽斯文的淑女。

湖边有一圈碧绿的柳树。微风席席,柳树枝像姑娘的辫子一样飘扬了起来,轻轻地拂在你的脸上,冷冰冰的,痒丝丝的,真让人惬意!岸边有一圈大小不一的石头,大则石墨大,小则落叶小。它们若隐若现,有时一条跳起的金鱼会挡住它们,又有时漾起的水花会将它们覆盖。人们站在水边树下,眺望着不远处的彼岸,享受这清凉的秋风,享受着落叶的齐奏,享受着美丽的秋光

绿油油草地上,青草一丛接着一丛,散发着清新的香气。人们带来了餐布,带来了五彩缤纷的旅行袋,草地上被点缀得色彩斑斓。人们坐在餐布上,一边享用这优雅的下午茶,一边欣赏着这初秋的云龙湖美景,就连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也奔放这鼓着腮帮吹泡泡,想给这美丽的景色送上他们真挚的祝福,让这大好秋色更加绚丽。

走近水边,观察水中的世界,你会看见水下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哩!微风吹过,湖面上荡漾起的一个个涟漪;半透明的小鱼儿在茂密的水草中嬉戏,捉迷藏,玩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游戏;小虾趴在石头上用小爪子拍打着螺蛳覆满青苔的壳儿……

我爱着秋天的美丽,但更爱着秋天的云龙湖,因为她漂亮,因为她淡雅,因为她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