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的深沉800字

木偶的深沉

800字 高三 散文

“生如素纸长如花,毛钢铅蜡笔来画。木偶脱线安能存,人若傀儡性难发。”几条纤细的线绳轻轻的系着粗糙的木偶,我们只要扭动这细致的绳子,木偶便支撑着沉重的肢体,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显然它的动作是生硬的,却在音乐与说唱者的配合下,完成一次次华丽的舞蹈,演绎各种各样细腻的故事。

木偶被牵制着,眼睛里是黑洞的,神秘的,里面饱涵着对生活的麻木与无奈,而当它戴上了不同的面具,换上的不仅仅是细致的表情,而是对生活浓浓的喜爱。因为在观众的角度的我们是仰视四十五度角来看的表演者,是作为欣赏者的角度。在我们眼里,当表演随着音乐的节奏的开始,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木偶依次登场,而它们在舞台上的每一次跳动,都承载着对艺术的热爱,是一种对文化的表达与延续,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是细腻的。

木偶戏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便有"源于汉,兴于唐"之说。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但随着生活的日新月异,似乎这种艺术在逐渐消失,也开始淡出生活了,而我们一直追求着美好,追求着流淌在生活气息的艺术,殊不知我们却在倒退,是思想倒退,被潮流所迷失。

当往事如风般掠过发梢,我伸开双手,感受风吹来的方向,紧握双手。拼命的想抓住些什么却直到指尖隐隐作痛,才发现风穿过我的指缝,变成千丝万缕的线,它们无序的交织,盲目的穿梭,编织成了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是我所向往的,木偶戏我总会回忆着童年那段时光,爷爷总是会骑着三轮车搭着我去学校的礼堂看粤剧,当化着浓妆的他们在舞台上伴着音乐表演着丰富而细腻的故事,在我儿时埋下了深深的喜爱,我像木偶一样呆滞,牵动着我的每一个神经,让我沉浸在其中。

那些曾经的艺术话剧像繁星般点缀着我的世界,即便木偶看上去妩媚中带有木讷,但是却让我感到了丝丝感动。它们用无尽的沉默,在细绳的牵引下演绎着最细腻真挚的情感,它包含于粗糙与细致的结合,不仅在我心里流淌着,它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中,还在艺术的土壤中,等待着再次发根发芽。

不是只有顺境才能成才

900字 高二 议论文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属,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奋之所为也。

——题记

纵横华夏上下五千年,一代代豪杰层出不穷,人们对他们的称赞从未停过,但我们只看到了他们成功的喜悦,却从没有谁去探究在他们成才的路上,他们所经历的辛酸故事。

现在是经济发展的21世纪,90年代后的青少年对于“逆境成才”这一方面的了解并不是很多,甚至还有许多人认为对于那些辛酸往事没必要也不需要了解,以为在他们眼中,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这些条件,我们不要白不要。

对于城市中的一些学生来说,上帝为他们人呢确实是既开了门,又留了窗但对于其他家庭经济并不好的人来说,世界对他们并不是公平的。

在顺境中成功才固然是好,但也并不是顺境才能成才。老天虽然为某些人关了一扇门,但却为他们留了一扇窗。

那部分人虽然没有好的经济条件,但他们却比那些“有钱人家”的子弟(部分)多了一笔更为伟大的财富,那就是他们学会了自立自强。在当今社会,他们获得了一笔用金钱也换不来的财富——生活知识。

他们自知条件比别人差,但他们却也因此有了一种上进心,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来为自己开辟一条“黄金路”。他们比别人多付出了一份努力,尽管所处环境与别人不同,但他们还是勇于攀登知识的顶峰。

他们并不因某些原因而停止前进,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用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才能使自己不被欺负,在人生这条漫长而又坎坷的道路上,能做的,只有不断前进,而不是说放弃。

就如上文所说,像屈原、孔子、韩非等名留青史的人,又全都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吗?

当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所说的成才也并不是单一是指在读书这一条道上。在成才这一方面,我们有多种选择。

就那现在来说吧,在学校,我们洗衣服、晚上洗脚、每天早上都是用冷水,而且在冬天,教室很冷,又没暖手器,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依旧微笑面对着。从另一方面想,能拥有这样的条件,我们应该感到满足。

好日子每个人都想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过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我们就能成为“人中龙凤”。

所以请每个人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即使我们相对于某些人是条件不足,但我们要坚信,在逆境中,我们仍然可以发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