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老人750字

暮色中的老人

750字 六年级

放学回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笼着一层淡淡的薄纱,涨红了脸,把天边悠悠的白云染成了红色,金色,紫色,真美!

忽的,耳边传来拖鞋与地面的摩擦声:“踢——踏——踢——踏——”一个老人从霞光中缓缓向我走来,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邻居家的老太太。她身穿一件褪色的格子衫,足蹬一双破了洞的粗布鞋,一头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浑身散发着苍老而衰败的气息。我下意识地往旁边避了一下,眼睛不敢直视她。

据说这个老人是一个人住的,子女都在其他地方。或许就是因为她经常一个人住,养成了怪性子——每当有人从她家门前走过,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总是用质疑的眼神审视一番,却并不和人说话。久而久之,就没有人和她说话了。

“放学回来啦?”她两只手背在身后,眯着眼,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我有点儿害怕,小声应了句:“嗯。”她似乎没听见,还是弯着腰等我的回答。于是我又大点声应了句:“嗯。”她抬起了手,指了指她的耳朵,对我说:“我耳朵听不见。”接着,她伸出一只手,手里有一个巴掌大的深红色小闹钟,外框的金属已经生锈,发出略微有些低沉的“滴滴答答”的声音,看起来十分老旧了。“帮我调一调闹钟。”她不等我推辞,就将闹钟塞到了我的手中。我只好微微点了点头。

我引她进我家,给她搬了一个凳子,可她却迟迟不肯进来,一直倚在门边,好奇地打量着屋里的玩意儿。我朝她招了招手,示意她进来。她摇摇头,执意不肯进来,说道:“我的脚脏,会脏了你们家的地砖的。”

我很快就调好了闹钟,递给了她。老人接过闹钟,笑眯眯地望着我,露出了她那残缺不齐的牙齿。借着金灿灿的霞光,我仔细打量了她:昏黄的脸上黑棕色的眼睛浑浊而黯淡,嘴角、眼角、额头,脸上皱巴巴的,到处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像一朵饱经风霜的残菊。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她。

她一颠一跛地向门外走去,长长的背影在暮色中越去越远。夕阳依旧那么美,阳光不那么刺眼,照在身上依旧暖洋洋的。我却莫名地心酸了……

难以割舍的那份情愫

900字 初一

祖父家屋后小园子里,有棵白枣树。大约是这么叫,因方言中是叫白什么枣,不知什么翻译。年年夏至,年年不同,但始终不变的是那青葱繁茂的枣树,那树上结满的甜津津的枣,和那份始终难以割舍的情愫。

这棵白枣树,从小就出现在记忆中。结出的白枣,也是每个盛夏必不可少的美味零食。

小时候的那个夏天,我第一趟陪着父亲去摘枣。比拇指大些的白枣压低了枝头,藏掩在绿叶中,有些已羞红了脸。父亲向邻居借来梯子,腰上系着有大口袋的布兜,麻利的一步步爬到了梯子中间。祖父双手牢牢扶住梯子的两边,大声嘱咐了好几句当心。他耳朵不好,所以嗓门响亮,笑声更是格外爽朗。我在一旁看着,树上时不时会掉下几个白枣,真是“天上掉馅饼”——白来的不是?于是我兴高采烈地从这头跑到那头,一有掉落的,我便立马扑过去,拾到我的小筐里。捡了整整一筐,我才乐呵呵地消停下来。父亲也摘了一布袋,从梯上下来了。祖父走到我身旁,看见小筐里的枣子,不禁咧嘴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小囡啊,你捡的枣子都是熟透了烂掉的”祖父从中拿起一个皱巴巴的放在我眼前,指着上面大大小小的裂纹,“这种是不能吃的,你还是去倒在树底下吧。”他的大掌轻轻拍了两下我的脑袋,走进了屋。我只得失落地将白枣丢到树底下。不过,我又兴冲冲地蹲在地上看起了蚂蚁。

“小囡,你在干嘛呢,树上有刺毛虫,不要在那,快进来吃两个枣子!”我连忙站起来,跑进屋洗手,然后一把接过爷爷递来的两个白枣,迫不及待地咬下去。甜丝丝的,脆脆的,青里泛出红色的枣子味道绝佳。三下五除二,稍一会儿两个就被我解决了,我又将小手伸向装满枣的篮子。“今年的枣子比往年的还要甜――外头风挺大,搬了凳子去院里乘凉吧!”父亲握着一手的白枣,喊我们到外面。于是搬了小板凳来到院中。

夏日傍晚最是惬意,道路旁高大香樟的清香与微凉的晚风融混在一起,拂过脸庞让人微醺。葱郁的枣树摇曳着树影,橘红的落日余晖撒在叶子上。我醉倒在晚风中,醉倒在白枣的清甜里,醉倒在那美好童年……

斗转星移,似水流年。

夏日灼热阳光倾泻时,祖父便会送来一筐白枣。摘枣人已经不同。再品味白枣的清甜,难以割舍的那份情愫又在心中蔓延。白枣带我跨越时光长河,释怀心中往事,再回到那盛夏傍晚,祖父爽朗的笑声,父亲温和的笑容,以及枣树、白枣、晚风……难以割舍的一切重又驻我心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