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跋涉1200字

心灵的跋涉

1200字 高一 叙事

这是一段遥远的旅程,但因为有了爱,所以心里不孤单。

——题记

她是一位音乐老师,我则是她一节课的学生,这节课仅有一个小时,但我却似走过了一辈子。她的水平很高,能轻而易举的将学生带入音乐之中,并且沉醉。

刚开始见到她时,我十分厌烦,不仅是对这个人,更是对音乐本身,那时的我,怎么都想不到我会爱上音乐。记得那时,我步入教室后,她一句话都没说,只是坐在钢琴前,手指挑动着,奏出了一段恬静引人的篇章。一曲终了,她才抬起头,响起了如水的声音,渗透人心:“怎么样啊?现在想学音乐了吧。”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原本以为她像其他音乐老师一样只是枯燥无味的讲解,可她一改陈旧,以“先声夺人”的方式吸引了我,我似乎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正在生根发芽,那应该是一颗音乐的种子吧!

我坐到琴前,想要像她一样弹出一首曲子,便学着她的样子,但却未达到那种效果,本来很美的音符在我的指下没有结合起来,拙劣的声音连我自己都听不下去了。她却很耐心,在我身边一步一步的指导,我感觉到了她的爱,这爱,将我引上了音乐之路,我的心沉醉在这条路上,我也知道,这条路需要漫长的跋涉,但我不会为难而退,我一定会坚持下去,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每一条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弹琴时,经常会有弹错键、不连贯等问题,她一直在我身边引领我,很是耐心,但是次数多了,我又有些不耐烦了,几乎同时,她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让我停下,不要弹琴了。我十分不解,问道:“为什么不让我弹,只要多练习,我一定可以弹好的,我爱音乐,我要学音乐!”她微笑着解释道:“我知道你爱音乐,但你也要明白,钢琴不是音乐的全部,你不适合钢琴,不代表你不适合音乐,音乐之路有许多的分岔路,你不必坚持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可以好好想想,你究竟是想让音乐从你手中流出,还是从你心间流出,弹好一首曲子的确不难,只要反复练习一定可以的,但你现在想要的真是这样吗,当你真的能弹好一首曲子时,或许你心里仍有空虚,因为那曲子不是发自于你内心的,你要寻找到属于你内心中的那个真诚之音,而这条路,必须由你自己去探索,等你有了自己的决定时,即使你不学钢琴,也已走在了音乐之路上了。”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我就没再去上过课,但是一直没有离开过音乐,我爱上了唱歌,学会了写歌词、作曲,虽然没有正式的学过,但这些自学而得的小小成就都在我的音乐之路上印上了我的脚步。

我的心,踏上了一条漫漫长路,但或许要经过更多次的跋涉,才能到达路的尽头。

高一:肖颖

点评:使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将短短的一次课,却让人印象深刻,给孩子影响深远的一位老师刻画的十分传神。

讲授知识不难,但能够在课上勾起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是难得可贵的,所以本文所描写的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传道授业的老师,作者在最后说:“一直没有离开过音乐,我爱上了唱歌,学会了写歌词、作曲,虽然没有正式的学过,但这些自学而得的小小成就都在我的音乐之路上印上了我的脚步。”

这就是老师带给学生的财富,从文章本身的角度来看,题记可以体现得更明显些,究竟什么是“爱”,以及结尾的跋涉,都是作者可以继续优化本文的地方。

$(".zkC p:last").css("margin-bottom","0");

$(".btn_li a:last").css("margin-right","0");

点评老师:马娟娟

心灵的距离

1000字 高二 叙事

生活常常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美丽的桥梁。不信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在赵奶奶家园前那片草坪的两个故事吧!

赵奶奶住的是楼房,房前有一片厚厚的草坪,暖和的季节绿草茵茵,令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冬天,也是黄中透绿,令人心生暖意。赵奶奶特别喜欢这片草坪,常常给它清理杂草,捡拾垃圾。

去年有一天,赵奶奶正坐在草坪前的石凳上乘凉,突然有人从楼上哗的一声往草坪上泼下一盆脏水,赵奶奶吓了一跳,心神未定,又有一团湿乎乎的破抹布从天而降,扑腾一声落到了草坪上。赵奶奶站起来,回身往楼上望去,只见四楼的邻居小李正在擦玻璃。小李看起来一表人才,家里也收拾得窗明几净,可是,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呢?赵奶奶真有点生气了。好像是猜到了赵奶奶的心思,小李探身和赵奶奶嚷道:“咳!不就是一点小事吗?别气坏了您!”赵奶奶没再多说什么。可是,就是这点“小事”、这个生活中的一个细节,让赵奶奶再也不能和小李亲近起来,因为赵奶奶心灵上和小李产生了距离。

时光飞逝,春天又来到了,家园前的草坪又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小李搬家了,又搬来一家新邻居,这家的主人是一位中年男子,穿着长相特像小李,这使得赵奶奶又想起了搬走的小李,想起了那团被扔到草坪上的破抹布。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新邻居家的小男孩玩耍时,把皮球扔到了草坪另一边。“爸爸,爸爸!快帮我捡皮球!”中年男子站在草坪边,一只脚刚往前探了半步,好像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犹豫了一下,就退了回来,俯身和孩子说:“别动,爸爸到那边去给你捡球,以后不要往草坪中扔球啦,记住没有?”他找来一根杆子,饶了点路,到草坪的另一边,用杆子把皮球挑了出来。然后又绕着来到孩子身边。

中年男子领着孩子上楼,没想到刚上楼时,赵奶奶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赵奶奶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说得新邻居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他说:“不就是一点小事嘛,就该这样的。”说着,又让孩子叫奶奶。赵奶奶高兴得不得了。这又是一点“小事”、一个生活中的细节,却缩短了赵奶奶与新邻居之间的心灵上的距离。从那以后,赵奶奶和这家新邻居从不认识到认识,处得像一家人一样。

发生在赵奶奶家园前那片草坪的两个故事,确实都是小事,都是偶尔发生的细节。但是就是这样的细节,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人的内心、人的品德,能够扩大或者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上的距离,这是虚伪、故意做作所难以得到的!

朋友,您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叙事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