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200字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1200字 初三

从小,父母就教我们如何系扣子:扣子要从上到下对齐系好,不然衣服会不对称,歪至斜斜,不仅穿的人不舒服,看的人也不舒服,系扣子这项再平常不过的技能,却升华出了青年人要注重价值观养成的另一层深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系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系错了,剩下的扣子都会系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系好。”

我国是世界的礼仪之邦。道德礼仪是人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道德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每个人都要扣好这一粒。道德是荷底的风声,一阵清风吹过,满池的翠荷摇曳生姿,楚楚动人,香气扑鼻。

大家都听说过《孔融让梨》、《列宁让路》的故事吧。孔融是孔子第二代子孙,泰山督尉孔寅的小儿子。在他七岁时,恰逢祖父六十岁寿辰,宾客满门。一盘酥梨,放在桌上,母亲让孔融去分,孔融按照长幼顺序分,每个人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梨,唯有他的是最小的。父亲感到很奇怪,问:“为什么其他人得到的都是大的,你的却最小?”孔融从容地回答道:“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的道理啊。”有一次,列宁下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孔融七岁时就懂得了尊老敬长的道德礼仪。列宁不因自己地位高贵而无礼,他们两人的品质多么高尚啊!

可是当这些翠荷被注灌“争奇斗艳”的思想而长满整片池塘时,枝枝相交映,叶叶相覆盖,清风拂过,还可以摇曳生姿,楚楚动人,香气扑鼻吗?如今的社会,到处是竞争,求职大路崎岖难行。很多人为了在社会上占得一席之地,可以说是锋芒毕露,不择手段,失去了他们原有的道德,即使清风拂过,他们心中那茎茎残荷也无法展现生机。

更可悲的是,很多部门机构在选拔人才时,也淡漠这荷底的风声。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某公司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许多应聘者在现场争抢着面试,其中一位应聘者却几次让别人先面试。最后,公司负责人对她的条件虽然较为满意,但认为他过于谦让,不适合到销售部工作。该公司加此选才,几近荒谬!我想问:不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如何能做好本职工作?不懂得如何融入一个团队,又如何做到尊重他人,顾全大局?能公平竞争,能认真完成一个项目吗?即使能,他能让竞争对手心服口服吗?不具有良好道德的人,不知道包容谅解,不知道各让一步,一味地“争,抢,夺”,只会让他遍体鳞伤。还是腾讯总裁马化腾说得好:“德才兼备者重用之,有才无德者禁用之,有德无才者培养使用之。”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道德,即使拥有更多的财富,再高的权位,也不能填补那无底的欲望黑洞,而只是一具游走人世的空壳罢了。

道德是荷底的风声,也许不如鼻尖下那一点点的繁华景致那么诱人,但有了这风声,你会忽然发现此刻的你像是夏天的空气一般,氤氲着阵阵荷香。

一个人的道德是荷底的风声,与这风声相伴的,都是这世界上最美的生命,他们共同演绎着满塘的生机。

一枚硬币

1000字 初一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一件小事微不足道,一枚硬币不以为然。但这两种事加在一起,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件事,就像石头一样刻在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忘却……

一天放学,我准备回家了,看到路上多了几个卖艺的。有一个老爷爷,近六十岁,可是却无腿无脚,他说旁边是他的儿子,得了很严重的病,没钱治疗,他便在大街上放开喉咙,清声高唱起来。可人们都唯恐避之不及,用嫌弃的目光看待这位老爷爷。还有几个调皮的小男孩,投了几个硬币,却故意不扔进老爷爷的碗里,就这样,在一个破旧不堪的石碗旁边,多了好几枚硬币,在阳光的照耀下,那几枚硬币发出银色的光芒,十分绚丽。可凑近一看,碗里一枚硬币都没有。我对他充满了怜悯与同情,正准备将我身上所有的积蓄——五枚硬币投入那个破旧的石碗中时,我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个约六岁的小女孩,她扎着一个小辫子,脸上肉嘟嘟的,十分可爱。她买了一个大肉包子,走到那个老爷爷的面前,我原以为她那么小不懂事,只是拿过去让老爷爷馋一馋而已,可是我错了。那个女孩走过去,对老爷爷说:爷爷,你肯定饿了吧!这是专门为你买的大包子,可好吃了!你快尝尝。看着老爷爷骨瘦如柴的样子,他应该确实有很久没有吃东西了。一听这话,老爷爷大口大口地吃起了包子,吃得特别香,感觉一个包子都是他的一顿山珍海味了

“谢谢你啊!小姑娘。”小女孩答道:“不用谢,妈妈说要多帮助别人,善良的心和本分是最重要的东西。我还要好好学习,这样,长大后才有能力去保护,去帮助像爷爷这样的人啊!”说完,她将裤袋里仅有的一元钱掏出来,放进了石碗中,之后便消失在人群中。

这个小女孩家喻户晓,她的爸爸长期在外打工,妈妈是做裁缝的,奶奶经常捡易拉罐维持生计,家里收入也不高。但小女孩十分懂事听话,在班上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闲余时间还帮奶奶和妈妈干活,性格活泼开朗,深受邻里邻居的喜爱。

那石碗中的第一枚硬币更加光彩夺目,银色的光芒盖住了所有硬币的光,似乎那枚硬币在用它的爱心之力洗刷着人们的心灵。人们似乎都被小女孩的精神感动到了,每个人都往石碗里投钱,一元、五元、十元、一百元……石碗里的钱都堆积起来了,已经多得装不下了。但这么多钱当中,唯有小女孩的那一枚硬币最为璀璨。

从那一枚硬币的角度上想:一元钱,对于我们简直是微不足道。可仔细想一想,人生下来并不是万能的,穷人会觉得这一元钱多么伟大,而富人却觉得这一元钱多么渺小。关爱别人不在于你有多少钱,而是在于你愿意为他施舍多少。一枚硬币也许对自己普普通通,但也许那就是他人的快乐与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