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辩论中成长——记一次实践活动1200字

在辩论中成长——记一次实践活动

12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在辩论中成长

——记一次实践活动

我啊,从小就喜欢和别人做“口舌之争”,而且每次都能“争”的恰到好处。同学们都说我的嘴巴不饶人!

记得那年,一个春天的早晨。鸟儿在枝头欢快的啼叫着,风轻柔的拂过我的脸颊,太阳公公一如既往的把温暖洒向大地。外面那温馨的情景正好与我们班紧张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有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在我们班拉开帷幕!所谓的“唇枪舌战”自然就是辩论会喽!“叮铃铃,叮铃铃……”原本轻快的铃声在这紧张的氛围之下,听来也觉得沉重了不少。只见老师拿起粉笔走到黑板前,字迹工整地写下了三个正楷体大字——“辩论会”。接着,又简单得给同学们讲明了辩论会的主题:在当今社会中,团结更利于社会的发展,还是竞争更利于社会的发展?随后又说可以自由选择正反方。大家一听此话,先是议论纷纷,随后都毫不犹豫地投奔了正方。我心想:都去正方,那还有什么意思?思量过后,我和其他几位知音加入了反方。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全班四十个人,竟然有三十二个人都加入了正方。俗话说:“寡不敌众。”我开始有点灰心了,八个人对付三十二个人,我简直不敢想象我们惨败的情景。旁边的几个同学见我还未上阵就失掉了一半的信心,便好心的对我说:“别担心,只要说的话有理,不怕他们人多势众。你又不是一个人,还有我们呢!”同学的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我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似的,顿时精神抖擞,不自信的感觉早就“飞”到天外去了。

经过一番准备,辩论会正式开始了。首先,由正方陈词,只见其中的一名“大将”盛晓晴摆出一副稳胜的架势,不紧不慢的说:“我方认为,团结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只要大家都能做到民众一心,便没有什么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人们都说:‘团结的力量大!’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所以,让我们高举团结的旗帜,唱响团结之歌吧!”对方振振有词,看来真是有备而来啊!我们反方也不甘示弱,伶牙俐齿的我很快调整好自己,随后滔滔不绝的说:“我方认为,竞争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想必大家都听说过‘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吧,我们通常都将这个成语定为贬义词。但是,生活在当今这个无时不刻都处于竞争状态的社会里,不懂得争取的人早晚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我呼吁大家,有斧不妨弄一弄!”随着我的慷慨陈词,正方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

经过调整,正反两方再次上阵。只见正方的“军师”刘一鸣不紧不慢的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那时,只有大家都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困难。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要团结起来,还会有什么目标达不到呢?”刘一鸣铿锵有力的陈词对我们很是奏效。郑晨曦见势紧接着补充道:“是啊,是啊!塔罗牌上曾仅有一句话:‘改变命运的方式是靠团结而非竞争!”正方看似立于不败之地,而我们也依旧不甘示弱。我方的辩手刘小阳起身说道:“如果人们不相互竞争,就永远不会有更好的,社会怎会进步呢?”刘小阳这一句回击得恰到好处,原本即将要败下阵来的我们又稳坐江山了……

“叮铃铃,顶铃铃……”下课的铃声响起了。我们却还都沉浸在激烈的“战斗之中”……这一次难忘的“口舌之战”让我收获到了许多东西:快乐、经念、真理、启示……不管收获到了什么,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还将迎接更激烈的斗争,也依然会努力争取成功。与现在不同的是,不管胜败与否,我都将持一颗永不言败的心迎接挑战!

在运动会赛场上

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和煦的阳光慵懒地洒在学校的操场上,笑声、欢呼声、呐喊助威声不绝于耳,在操场上空回旋、荡漾着。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比赛正在激情上演。但最有意思的还要数老师们的“乒乓球接力赛”了。只见林老师卷起裤脚,光着脚丫,右手紧握球拍,左手握成半弧状围在球拍的边沿,小心翼翼地护着球拍上那上上下下不停欢快跳动的乒乓球。可那小小的黄色乒乓球好像一个桀骜不驯的淘气包似的,一点也不听唤,硬要跟他作对。林老师没跑几步,球就从球拍蹦到地上,他只好返回来捡球。那球好像很不安分,刚被捡起在球拍上没跳几下,又从球拍上蹦开了。这样来回折腾好多遍,把林老师弄得狼狈不堪。看见林老师一副自我解嘲的滑稽相,围观人群加油助威呐喊声更加高亢了。此时,站在一旁和林老师一组黄老师早已在场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看到林老师被那可恶的乒乓球折腾得来回转悠,黄老师急得像热锅上蚂蚁——团团转,却又一脸哭笑不得的样子。林老师好不容易才把球传到了黄老师的手中,只见黄老师胸有成竹地接过球,左手上下摆动,右手握球拍,乒乓球在球拍上,上上下下不停地翻飞跳跃着,就在黄老师快要把球传到王老师那儿时,那球好像一下子失去重心,重获自由似的,突然飞了出去,惊得黄老师手忙脚乱,他一个趔趄迅速用左手一把救起飞出的球,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到对面,把球传到“第三棒”的王老师手中。王老师或许过于激动,或许过于紧张,我看见他握球拍的手不住地抖动着,双眼死死地盯着跳动的乒乓球,脸涨得红红的像关公一样,而他的脚下似踏着一对风火轮,脚底生风,当王老师跑到终点站时,球竟然没掉过。这场精彩绝伦的比赛让在场的所有师生都欢呼起来!让我们看到了,课堂上威严无比的老师在课堂外幽默风趣的一面。

实心球比赛开始了。梅来了个“当头炮”,或许信心不足,她手握实心球的手微微发抖,在拽开步子的同时,左脚踩在白线后,右脚脚尖顶地,小腿猛地一蹬,球在空中飘飘悠悠划过一道并不完美的弧线。“砰”地一声,球落到了老师规定的白线外。两侧观看的同学失望地摇了摇头,看来她的力气还有待提高。“11号”当其他一些选手相序被淘汰后,老师念到我的号数。此时,我的手心紧张得不断冒冷汗。我咬咬牙,用力跺了跺脚,使自己的心情不再那么紧张。我从地上捡起一个实心球,左脚跨出,脚掌重重地踩在白线前。右腿向后,右脚尖点地,脚后跟轻微微抬起。然后,我把实心球用双手托起,高高举过头顶。紧接着,我右脚跟着地,左脚开始弓步,腰渐渐往后弯曲,猛一使力,我用尽全身的力气用手把球推出,球被我远远地投了出去,不偏不倚落到草地的白线外,这一投让我挤身决赛选手的行列。

然而,“强中更有强中手”,我此次比赛的对手是“兄弟班”的吴思思。只她胸有成竹,大步流星地迈到白线前,随手拾起一个实心球,然后用手高高地举起球,用力一甩,球“嗖”地一声飞出去,停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俩的小红旗,彼此距离就差那么一点点。但金牌是她的,我只得屈居季军。

捧着那块沉甸甸的铜牌,我又喜又悲:悲的是我没赢得第一,喜的是我比上一次比赛进了一名。现实生活中,一天进步一点,一天收获一点,你不就是最棒的吗?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学习生活,不也需要这样的态度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