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下的明媚900字

面具下的明媚

900字 高三 叙事

长长的石阶延伸到天的尽头,缠住了一扇窗,紧闭的窗兀地打开了。轻纱缥渺,缠在了女子的腰间,那紧蹙的娥眉,牵着悸动的灵魂。

柔软的脚尖踏出生命的界线,乌黑的发髻挽起久违的心情。从纤指间滑过的水流,凝成如玉的冰骨,渐渐将两颊的绯红侵透,消逝于窗外一片红枫,顾盼间,落絮飘摇……

它来了,悄无声息地,在将熄将灭的烛影中,享受着最后一场狂欢,预示着将来凄楚的绝望;它走了,唱着哀歌,在半梦半醒间,一段红绸蒙住了曾经窥探着幸福的双眼。

她,渴望,燃烧着的生命是寂寥。

他,呐喊,空洞了的双眸是背叛。

为了寂寥的瞬间消逝,她揭开了灵魂的面纱,她情感的密码,她的归属,尽管是幻影,是可望而又不可及的泪水中的清澈,是怅惘。

为了背叛的永久湮灭,他超越了誓言的界线,他内心的煎熬,他的选择,虽然是真实,是浸染掌间纠缠曲线的血水中的浑浊,是凄凉。

曾几何时,面具罩在滴血的心上,冰冷的怜悯,是嘲笑的音调。指落弦间,弹起一世红尘。尘绝弦断,明媚已成回响。

冷雨敲窗,面具下的心灵却落满尘埃,泪水的祭奠,使它更加凝重。

只有朦胧似梦的感觉和消逝已久的热情轻轻一弹,熟悉的双眸相对,仿佛已逾千年。面具下依旧明亮的面孔为长久地躲在深宫一隅忍受黑暗与孤寂的心灵带来一丝久违的温暖。

伤痕已深,她怀抱凋零的幻想入眠,从此不敢奢求;灵魂已残,她期待熟悉的声音于梦,却无意接受温暖。

她的矜持,足以衬托她高贵的容颜,尽管韶华渐逝。但那与生俱来的妩媚,在白纱的轻拂下,在摇曳的烛影中,回忆着生命的残页。渴望,悄悄酝酿,在揭开面具的一刹那,灵魂愿意将破碎拾起,重新拼凑,成残缺之美,在飘荡的纱帐中,再现它的惊世骇俗。

枕边的暗香浮动,梦中的呢喃取代凄厉的尖叫。影子,模糊,是爱情最后的对白;永恒,真实,是生命唯一的诠释。

揭开红绸,是魔鬼的脸庞在风中招摇。剑光的寒气,令人窒息,让稍感快慰的心灵跌进万劫不复的深渊。轻浮的笑容,游离的目光,穿透根植于心的常青藤,撕裂,折断,颠覆长相厮守的信念。

欲望的罪恶,使他在放纵与坚守,忠诚与背叛之间苦苦挣扎后,逃离渴望的双眼,幸福戛然而止的相似,是早已被埋葬的欺骗复活于心。在风流的渊薮,她的支离破碎的爱情,最终在历史的缝隙遥望。

苍凉的步伐,回首曾经的明媚,天使的韵致,在长安空灵飘渺的雨丝中,占据着一丝澄澈,一丝凄迷。洁白的绫缎,承载着几重心绪,回忆叠加后的释然,沐浴着一世太平。

学会宽容

650字 高一 议论文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宽容是春日的暖风,吹开了冰封的大地;宽容是夏天里的余热,驱散了炙热的空气;宽容是秋天里的一抹金黄;宽容是冬天里的阳光,温暖了每一寸的土地。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有人说宽容时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宽容,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宽容,首先包括对自己的宽容。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才有可能对别人也宽容。人的烦扰一半来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只有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扬长避短。

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别人有此过失,倘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大错。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当然,宽容决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理讲风格”,则是应取的态度。

宽容像一杯香醇的酒,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慢慢品尝;宽容像一本厚重的书,需要我们仔细的去品悟;宽容像一段优美的旋律,需要我们慢慢的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叙事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