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韵600字

春韵

600字 五年级

“韵”字,总给人一种清新典雅、悠远绵长的感觉。其实“韵”字的构造也十分有趣,一个“音”,一个“匀”,组成了轻而不失律动的美。这种音质清清、匀而不轻的味道融化在一片醉人的春光中。

瞧,枫香树上是清新的“韵”。那是一种新绿,一种林徽因笔下的“新鲜初放的绿”。早已没了冬天的沉重与烦闷。片片叶子犹如报春的使者,静静地立在枝头,又如一只只风筝,飞啊飞,带着春的希望。在阳光的照射下,透着一圈淡淡的光辉,闪烁着新生命身上独有的活力。

樱花树上绽放的是一种淡雅的“韵”。晶莹的白里面透着一抹淡淡的粉红,就像少女的脸庞。许是羞涩,它的花瓣并不完全展开,清风扑面而来时,花瓣撒落下来,随之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香……

白玉兰以傲人的姿态站在枝头,它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是超凡脱俗的“韵”。还未绽放的花骨朵儿是紫色的,待开花后,紫色慢慢沉淀至根部,只留下素而不俗的白。那白像珍珠,又像夜晚皎洁如水般的的月光,干净温润,泛着一丝丝光泽。那片片花瓣像一只只千纸鹤,似乎载着美丽的寄托会随风而飞去……

于这美好的春光里,我想最美的事就是品茶了。沏一壶清茶,找一方石桌,独自在春光中慢慢地品茶香,体味眼前醉人的韵,我仿佛就是诗人画面中的那一个倩影……品着、赏着、醉着,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另一幅画卷:青山绿成了诗,桃花红成了霞,谷穗黄成了蜜……推开春的大门,燕在呢喃、芽儿在花开、溪在流淌……我心中漾起一片盎然的、醉人的韵。

这韵,是琴键里流淌出来的舒伯特,是杨丽萍指尖的蓝孔雀……

乡村年味

750字 五年级

今年我回老家过年,跟杭州比起来老家的年味更浓:宰猪、杀鸡、贴春联、放鞭炮、挂红灯笼、请阿太,整个村子都在沸腾。大伙儿好像都没有因为冬天的寒冷而减少即将要过年的热情,都匆匆忙忙的开始准备着这一年中最热闹的事儿了!

在我老家的春节,按照老规矩,每年的春节前都会打年糕,这是庆祝丰收的一个仪式也为春节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氛围。今年回老家,我还亲眼目睹了打年糕这一场景。一大早,爸爸带我来到了加工年糕的地方,看到两个工作人员在一起密切合作打年糕。蒸熟的糯米粉放在石臼里,一个举起打年糕用的大木杵,那大木杵看起来很重,大约有三四十斤,用力砸石臼里的糯米粉,一个趁他提杵的时候把粉团翻一个身。这两个人配合得真是默契。他们一人翻,一人砸。他们把糯米粉打得软软的,打成了一团,接着,他们就把它抬到桌子上。两个人拉住粉团的两端。这粉团越拉越长,等拉到了一定的长度,他们就停止不拉了……不一会儿,雪白、柔软的年糕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馋得直流口水,咬了一口,哇,又糯又香,简直是人间美味啊!

一转眼便就到了除夕,这一天全家最热闹也是一家人聚的最齐的一次了。大家伙儿都各忙各的,爷爷、爸爸和我贴春联,奶奶和妈妈早早地在厨房准备年夜饭,这一顿饭简直丰富的不得了,鸡鸭鱼肉,应有尽有。饱餐过后全家人都坐在一起看电视、打牌、分享各自的一年中的事。而我们几个小的便没那么多事儿可说的收完鼓鼓的压岁红包过后,一个个手上拿着鞭炮在黑漆漆村里跑来跑去炸的劈里啪啦的满村响,反正到了第二天准能看到今年的新衣服上和往常一样又多了几个烧出来的洞。

到了十二点迎来的是一场场烟花盛宴,随着一声突如其来的响声,打破了久违的不能喘息般的寂静。一团彩色的光芒快速上升着,留下一线灰色的烟雾。啪!一朵“花儿”在空中盛开了,绽放了。

浓浓的乡村年味伴随着大人、孩子们的欢笑声永远让我回味。热闹的年,香甜的年,快乐的年……我怎能不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