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去登山700字

何不去登山

700字 初一 散文

许多平铺直叙的日子以后,一次偶然的远足,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在生命盆地和平原的边缘,有山;在你生命的底蕴里,原本有山。

世界充满了起伏变化,它以不同的高差铺展着各异的风景,又以大自然的平衡只手,着意营造了险峻处的美丽,这一哲理也结晶在一句唐诗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知道你很忧郁,于是我说,何不去登山?在山上可以俯瞰朝霞落日,感受天广地阔的景致;还可以大喊一声你爱的人的名字,听听山谷旷远的回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那种空灵高峻之美,须得身经心历。山与你互相等待,却很可能一生中失之交臂,让你一辈子都矮在平原。

山峰入云也许尚不足于却步,最难的莫过于翻越自身惰性的屏障。在一座千万年山岭,千百仞高的大山面前,以苍天的眼望去,人便缩成了蚂蚁,仿佛动与不动都失去了大的意义;倘若以蚂蚁的眼望去,人又是顶天立地的。高度决定了层次,层次决定了视域,视域决定了心境,这心境则又是一层精神的仁山智水。

这种高度,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从前人书里发现。俯身字阶行梯,神游八方四极,你能看到大洋彼岸有个叫瓦特的人,正从姥姥的烧水壶时揣摩着蒸气机;还能看到此山脚下百多年前,一群如花似玉的女子在大观园内,如何红楼一梦尽历一个王朝的荣辱兴衰。

这种高度,我们还可以从世界文明,社会昌盛,科学进步中觅得。这时候个人往往超越攀援的客体,也成为海拔的主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立身于人类公利的山峰,那是杜甫亘古千秋的境界。沐底层风雨,则有"自非旷世怀,登兹翻百忧"的沉郁。浴高处日月,又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奇。

这种高度原来就坐落在你的内心,耸立在幼时的志向里,绵延在壮年的走向中。许多先天低矮,其貌不扬的人,因这攀登而气韵高雅,卓然不群,举手投足间荟萃了海拔数百米乃至数千米的风度。

生命中,原本有山;高山上,必有昂扬的生命。

我是爱花主义者

8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我喜欢花儿,喜欢它的美丽,喜欢它的味道。很多地方都是它的容身之处,它无私的为人们散发出迷人的芳香,使人们总把它放在家里,常常看它美丽的身段,闻它迷人的芳香……我是一个爱花主义者,我家的阳台就是为花儿而精心打造的。

它,在阳台上展现自己的英姿飒爽;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多么精神;它,在月光的抚摸下显得多么迷人……

我爱它,我天天都给它水喝,让它保持着美丽的身段,迷人的芳香,可是,花无百日红,我家的兰花可说得上是寿命最长的了,可它还是没熬住,就这样离开了我,它凋谢的那一天,我伤心极了,眼泪哗啦啦的流,那时我还小,天真烂漫的,遇见了这样的事,还只有哭的份儿,妈妈看到我这么伤心,就说:“别哭了,花无百日红,这我当初提醒过你,现在,我们把它葬了吧,这样,或许它还会有重生的机会。”话音刚落,我便兴奋起来,说道:“它还会变美,是吗?那我们赶快行动吧!”我擦干眼泪,把花抱着,高兴的说:“妈!走吧!”妈妈见我如此反常,都吓到了,站在那一动不动,我见妈妈还是无动于衷,就走到她的身后,用小屁股顶了她一下,她又被吓到了,我说:“快点!”她才蹑手蹑脚的走到公园,我们走到一棵树下面,我看着可怜的花儿,心里感觉酸溜溜的,我小心翼翼的把花儿放在地上,然后,我就和妈妈一起挖了一个小洞,挖完后,我就忧心忡忡的拿起花儿,再把它埋在树底下,埋时,我又忍不住,嚎啕大哭,妈妈不断地安慰我,一边说:“它会重生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兰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放心吧。”我听了,又问:“真的吗?是真的吗?你没骗我?”妈妈苦笑着,说:“是-——”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止住眼泪,期盼着苏醒的日子,心里还想着:原来花儿只是睡着了……

过了十几天,春天来了,我又去了埋花的地方,可花儿根本没醒,我的眼泪又开始一滴一滴的往下流,可我又想:可能花儿还没睡够,它太累了,就让它再休息一下吧……

可是,事情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春天结束了,夏天来了,美丽的花儿还没醒来,我一直守护着那个埋花儿的地方,过了很多年,我长大了,知道这只是我天真的想法,它,永远都醒不来了。

但我不会忘记,我是一个爱花主义者,我用我的零花钱买了许许多多的花儿,让它们不断地绽放它们的色彩,带给我无尽的喜怒哀乐。

五年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