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50字

岁月长

50字 初三 诗歌

布谷声促愁麦芒,

离家人儿槐下藏,

依记土墙多斟酒,

亲惦玉脸话凄凉。

触动心灵的琴声

700字 初一 记叙文

那一晚,想必在场的三千学生无一不掩面叹泣…… 

那一瞬,想必平日里袒胸长啸的名士们无不噤声叹息…… 

那一瞬,想必主持着这一切的钟会也有一丝后悔不安。 

千年前的东市,依旧人头攒动。但那天,尤为热闹。“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将在此结束自己三十九年的一生。 

他的神情从容不迫,一步,一步,踏上不归之路。行刑场下是黑压压的人群――都是他的学生。 

大家仿佛都在期待着什么。这个曾不拘礼教,放浪形骸的人在临死前究竟会做什么。果然,他让哥哥取来了一把琴,在众目睽睽下弹奏了那曲《广陵散》…… 

嵇康是历史上少有的名士,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乐曲上的修养也很深。然而,他却迟迟不肯出仕。 

嵇康爱打铁,于是自己在洛阳城外的树荫下坦露自己坚实的肌肉,挥汗打铁。向秀在旁边鼓风扇火。这里,他故意装作看不到钟会,让钟会在同僚面前出了丑,也为他日后的被斩埋下了祸根。 

有人说,嵇康傻。他的朋友中并不乏出仕之士。当时的司马政权也需嵇康这样的名士参政,提升威望。但嵇康对此不屑一顾。长年的议政生活枯燥而无味,在他眼中全然比不上闲时的一句长啸,一曲琴歌。他向往庄子的境界,天地一体,逍遥自任,同时坚守着内心。 

如果说不出仕还不足以说明他的不羁,那么与吕巽的绝交也可体现。他心中好像自始至终都在坚持文人的原则。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心术不正之人交往,不做违心之事。然而,现实的压力驱赶着纯真的愿望,他不愿失去自我本真,于是愈发不拘小节,极力与官场之人划清界线。自始至终,全力贯注。 

这是一种宝贵的恒心。 

正是这样的一颗不迷失自我、坚持到底的心,使当时的人,现世的我们追随着,仰望着…… 

一曲毕,嵇康闭上了双眼。他那从不表露出大喜大悲的脸上,是怎样的表情呢?对三千学生的感动?抑或对自己恒心的喜悦?他的嘴边或许是一抹无人察知的微笑。 

《广陵散》已散,人已走。那片喧闹的东市依旧喧闹着。 

同他一同打铁的向秀,在他走后,不久也出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诗歌
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