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与胶冻_1000字900字

盛夏与胶冻_1000字

900字 初二 散文

现在正值冬日最寒之时,可对我这种痴迷于夏季的人来似乎总有什么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

盛夏,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让人恨不得抓起一大把冰胡乱往嘴里塞。这下可爽快了,可是没过多久,又再一次大汗淋漓了。

俗话说得好,心静自然凉,这个时候端上一碗胶冻,安安静静地拿着勺子吃,可适量加些糖粉,拌一拌,就可以吃下去了。此时蝉鸣已染上盛夏的色彩,吃胶冻时若能听着盛夏蝉鸣,则最享受不过。凉凉的,心也静了。

刚才说的“胶冻”是清凉粉,不过是胶冻的一种。胶冻是温州的特产,在夏天比较多见。在温州话里,胶冻的发音类似于“果冻”或是“锅冻”。说是“锅冻”倒也没毛病,确实是从锅里煮出来的,再放冰箱里冻一冻,就可以吃了。

一般的胶冻是把黄鱼胶或是一种不知名的植物当作材料来煮的,但把它理解为果冻其实也是可以的,因为果冻也是胶冻的一种。只可惜,如今超市里那种“一口一个”的,掺了太多太多的杂质,全然丧失了它的本色,因此,含在嘴里除了甜,什么也没有了。

盛夏的胶冻是薄荷味的,胶冻加薄荷是温柔的,清清凉凉的,想吃的话,黑胶冻比较常见,透明的那种应该只能在夏天的菜市场里看见了。其实味道也没什么区别,只是看着透明的更舒服些罢了。店里卖的胶冻,最好吃的莫过于绿色与白色包装的透明胶冻了,但也是卖得最快的,去迟了就买不上了。

最让我难忘的胶冻,是朋友做的。记得那天太阳正猛,友人请我吃亲手做的胶冻。她先给我打了一碗,我吃了一小口,没啥味道,便当水喝下去了,口感还不错。当她把自己那份和白糖一起端出厨房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刚才那碗还没放糖!低头一看已被喝得精光!只得请求再来一碗了。味道挺好,还撒了芝麻,蛮香,刚拿出冰箱,特别冰。我没忍住一连吃了三四碗!那天吃胶冻吃了个痛快,可好景不长,肚子也闹了个“痛快”。

然而我早已养成了夏天吃胶冻的习惯,虽说有了那次“痛快”的经历,但夏天吃胶冻的次数却并未减少,只是不敢再吃那么冰的了。

还有一种胶冻是要沾酱油吃的,味道有些怪。这种胶冻一年四季都有,但我却不常吃,酸溜溜的一层,里边却是淡的。于是我不去吃它,我拿它在手心揉着玩儿,这玩意儿呈条状,不容易断。

盛夏吃胶冻是最合理的,也许是心理作用,觉得那时的胶冻是一年四季中最好吃的,天渐渐凉了,我也渐渐开始不吃胶冻了。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总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薄荷香,是清凉的,却又感觉是沉甸甸的——夏,远了。

如果说盛夏是薄荷味的,那么胶冻也有了盛夏的味道。

我懂得了互助与关爱_600字

600字 初二 散文

曾经的我一直是冷漠的,用坚硬且厚重的外壳将自己包裹起来,用冰冷的眼光去看待原本充满善意的世界,对外人是如此,对家人亦是如此。

又是一年冬天,外面大雪纷飞,我踩着没有任何温度的雪花回到了家,留下了一串孤独且冰冷的脚印。进门后,妈妈热情的问候并没有换来我的回应,我进了房间,“砰”的关上了房间门,没有注意到妈妈脸上细微的变化。刚刚放下书包吧,门外就传来母亲略带怒意的质问“你怎么总是这样?!”话音刚落,我的房门就被推开了——又是争吵,不停的争吵,我摔门而出,楼道里回荡着母亲的声音“有本事就再也别回来!”我头也不回的奔向离家最近的一个公交车站,随便上了一辆公交车,摸出口袋里仅有的一元钱,从家里,一直坐到了终点站……

后来啊,便是无尽的后悔,走下空荡荡的车厢,望着空荡荡的街道,看见零零散散的行人,我竟一时不知所措,当然,是没有钱再坐车回去了,心灰意冷的我眼看暮色愈来愈深,雪愈下愈大,那些雪花仿佛是在肆意地嘲笑我的决定,我只能在车站徘徊不定。这时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阿姨注意到了我,她可能是看到了我焦躁不安的神情,便过来拍拍我,问道:“小姑娘家家的,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啊,快回去吧,过一会儿可就没有车了!”我有些窘迫:“可是,可是,我没有……”“没有钱是吧”我的话被阿姨打断了“没事,我这儿刚好有零钱,你先拿着,赶紧回家吧!”说着便把钱塞给了我“注意安全!”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坐着末班车,带着复杂的心情,向精灵般的雪花道歉;向道旁的路灯道歉;向母亲道歉--那一刻,我懂得了互助与关爱的真正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