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550字

雨巷

550字 初二 散文

江南的天气总是多愁的,有永远流不完的泪和永远感叹不尽的错过……

——题记

在那个下着朦胧细雨的一个早上。我独自撑着油纸伞,穿梭于这寂寥的雨巷,被雨水冲刷过的青石街道透入出一片岁月的沧桑,传递着我那悠长绵缓的跫音。两边伫立着的白墙青瓦的马头墙在不知不觉中竟然显得如此寂寞·凄凉。

在不远的角处,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那舒懒轻缓的声音,透过脚下的青石小道传递到内心的深处。在这朦朦胧胧之间,隔着一层轻薄的雨幕,看到了一位秀丽的佳人,带着一片清新渐渐向我走近。不急的脚步显露出也许她是和我一样,在一个如此宁静的早晨,寻找所谓诗情画意。这圣洁的女子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缓缓的走近,四处细细的张望。在不知不觉中,我想到了一种花,而她正如那花一般,洁白,芬芳,忧愁……那便是伫立于此的丁香。

渐渐的近了,近了,那位佳人仿佛才看见这赏景的我,向我投来太息一般的眼光,在那澄澈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孤独·哀伤和漠然。她仿佛飘过我身旁

,清新的味道凝结于多愁的雨中,在一刹那,仿若隔世……那支丁香就这样远了,远了……在雨中渐渐模糊的身影,和那渐渐消散的跫音。走完这雨巷,到那颓圮的篱墙,这里早就没有她,没有了她的颜色,她的芬芳,她的忧愁,甚至那太息般的眼光……注定我要孤独一人……但,她至少曾经来过……

轻轻一笑,离开这雨巷。在这个早上,我有一场美丽的邂逅,就在这寂寥的雨巷,我遇见了一位丁香般的姑娘……

也希望,我在下一个烟雨蒙蒙的早晨,得以:又见,丁香……

论李鸿章

600字 初二 议论文

晚清腐朽的冷风不断在他脸前飘过,帝国主义入侵的步伐在他耳边闪过,清军战败的消息不断地摆到他桌上,和谈的进行耗费着自己本应安度的后半生,他是清政府唯一一位能够与帝国主义战胜国进行真正谈判的官员,他是唯一一位在言词上完败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外交大臣,他就是晚清全权大臣李鸿章。李鸿章接手的签订的第一份条约为《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份平等条约,标志着中日关系有了一个新进展,但好景不长,日本公然于1874年出兵台湾,清军战败,李鸿章再次被任命为外交大臣,与日进行谈判,虽然签订了《中日台事条约》,但野心勃勃的日本在5年后吞并了琉球群岛,严重威胁到台湾安全,1876年,英军出兵干涉我国,李鸿章接手了他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他没想到,随后的条约不再平等了,随着这份条约的签订,晚清政府的腐朽局面开始败露出来,一份份战败消息令他心里冻寒,每一次奔赴谈判会场他没有一丝焦急,没有一丝害怕,仅有心里充满的那份自信心,凭着接手的不平等条约签订的经验,他让战胜国的一方不敢直接摆出骄傲姿态,而是尊称他为李中堂。他每次都尽可能的恳求战胜国减轻条约的赔偿额,取消割地,但每次都得到失败的回报,即便如此,他以后的每次谈判都仍然充满自信,李鸿章接手的最后一份条约为《辛丑条约》,年迈的他在签订这份条约后背上千古骂名。不久,李鸿章结束了他的外交生涯,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李鸿章的一生几乎全部用在了外交上,他迫切的希望拥有一次真正的平等外交,让清政府走出腐朽局面,但,历史的天空拒绝了他这一要求,但他在和谈上坚持不懈充满自信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初二:王嘉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