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墙上的绿色植物很茂盛1000字

篱笆墙上的绿色植物很茂盛

1000字 高三 叙事

早晨8点多,我离同学会约好的时间早了2个多小时。为的是独自来这个自己学习过6年的地方。令我欣慰的是,小学没多大的变化,只是教学楼涂了更鲜艳的颜色。依旧是如此,一进校门,见到一个已经生锈的欢迎牌“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让我不禁想到自己刚入学时的情景,呆呆地望着这个座牌,用不是很熟练的拼音拼出这10个字,并且大声地念出来。

小操场的那棵大樟树还很茂盛呢!时不时得飘落几片叶子,一大群家长围坐在大树旁。哦,原来是开学了。曾经我们在大树下做游戏、奔跑、休息,甚至偷吃过树周围的小花。是红红、像口子很小很长的喇叭的那种,有个学长迅速跑来,熟练地摘下,放入嘴里,吸了一下……我也小心翼翼地学着做了,当时那种很害怕看门大伯会来训斥自己的紧张心态,现在觉得很有趣、很可爱。

刚踏进大操场,就遇到了6年级时的数学老师,她马上领我去她的办公室了,之后还碰到了自己的班主任,不免有些惊喜,她们都还对我的印象很深刻呢!来之前还有些担忧,看来是多余的了。老师很是关心地询问我的学习、生活的种种,感觉很温暖。小的时候还是对班主任很害怕的,毕竟她的眼睛明亮又很大,如果是生气,一蹬起来,任何小孩都会被唬住呢。

开学了,老师开始忙起来,自然有很多事要做,我便自主地往自己的6年4班走去,迎面而来的是以前教我们音乐的老师,她的眼神让我觉得她不是很记得我,我挥了挥手:“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那个吹口琴很好的学生啊。”她终于微笑了下:“当然记得拉!”……

通往教学楼的葡萄棚走廊里,多了许多宣传栏有英语日记的、春游照片的,小孩子笑得是那么天真、自然、单纯。

终于到了小学毕业前最后坐过的教室,里面有说话的声音,应该是5年级升6年级的学生吧。我没有进去,因为此时我已经快忍不住眼泪了,想到以前跟同学嬉戏、被老师批评的种种,竟然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突然我很感慨,这就是人生,可以回忆起过往的人生。我重温了栏杆的温度,尽管因为暑假的关系,它尽是灰。想起了毕业前都是跟同学这样靠着栏杆想着神秘的初中会是怎样。心情平和多了以后,我重新来到校门,见到了3年未见的小学同学,还是男同学的变化比较大,有的长高很多,有的成熟很多,有的还长了胡须,多少还是有点拘束。不过一旦看到他们的笑脸,你就会情不自禁予以同样灿烂的微笑。

我们从禁不起风雨的小嫩芽成长为翠绿的植物,回想成长的过程,是那么幸福、那么羡慕当时年纪的无忧无虑。小孩子们都想快快长大,我想我是个一个不想长大的小孩,因为我清楚地知道长大都太多的责任和忧愁,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说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呢?

900字 初三 散文

家中缺米,即买。傍晚到批发市场老地方,挑最好的米,本想买两种米10公斤的各一袋,因缺小包装的,就买了15公斤的一袋。付了钱,算一算也就一块五一斤的价。

米是上好的米,颗粒饱满,几乎没有碎的,而且晶莹透亮一般,看上去爽滑得很,差不多的米,在超市里起码要2元多一斤。吃惯了这样的米,就不再习惯吃其他的米了,学校的或者是饭店里的饭,吃起来总没有那样松软合口,没有那种酥糯的感觉。喜欢这样的米,更觉得这样买米吃很方便,每次买的、吃的总是最新鲜的。

想到米,就想到了自己种的粮食,如果吃过了这样的好米,要再吃自己种出来的米是很难的。不知是这里的水土关系,还是我们照料得不当,反正吃到嘴里,不觉着其香四溢,而只是淡而无味,甚至觉得空落的味道,全没有那种自己的劳动果实吃起来分外甜美的感觉,要有的话,那也只是辛酸的味道吧。因为说起种粮食来,着实是辛苦的很,尽管四季在地里劳作的农民不觉得如何辛苦,或是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倘若是偶而为之的话,则是相当不容易的,李绅笔下的“粒粒皆辛苦”是完全写实的,毫无夸张之意。

载着米回去时,还想着这米的来历。或许它也是那样的农民收割的?但一想不对,不可能有如此匀称吧?我们这里的农民交粮时,可是各种品种都有的,谷子的品种五花八门,那么碾出来的米也定是各种形状都有的,指不定还颜色深浅各异呢。那样的话必定不会是农民个人承包户的粮食,而是大户的农庄似的粮食了。于是我又展开他们机械化栽种与收割时样子的想象,一幅现代化的农业场景在我的脑海里铺开,那种丰收的颗粒归仓的喜庆场面也出现了。我于是不再想到农民的苦,想必那些农民早已另谋副业去了,也不再是陷在泥里拔不出来的农民了。我这样想着时,觉得米的份量也不再那么重了。

不过,米毕竟是米,一颗颗鲜活着,仿佛每一颗都是生命,都在讲述着一个生动的故事。那里有骄阳的气息,有清风的抚摸,有雨露的滋润,有泥土的亲吻。它们是自然的精灵。尽管我们买的时候不会在意――相对而言便宜得很,吃的时候并不顾忌――吃不完的剩饭也会倒掉,钱与米等价起来,明显地让米贱得很,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很少会想到那是汗水的结晶,这种在从小就树立起来的节俭意识正在淡出,但是它们却又都这么实实在在地让我们看到每一粒中一颗种子的完整生命,每一口中这包含着英华的自然芬芳。

工业、商业把传统农业逼得无路可退,浙江新闻里说,青菜三分钱一斤,农民们丰收又歉收,种得越多,亏得越大,很多菜不如烂在地里了

谁叫咱是真正的农民呢?

(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叙事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