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550字

年味

550字 初一

我爸的一句话勾起了我的思考:“今年都要过年了,外面一点鞭炮响都没有。”是啊,连鞭炮都没有,这年有气氛么?

中午吃饭,我说:“后天就除夕了,这鞭炮还没响,今年过年肯定没什么气氛!”姐姐听到,马上回一句:“怎么会,过年鞭炮又不是主要的。”我不想跟她说,心里却又在想:有一些次要的东西也很重要啊。

不知为何,想起电视机。我想:现代人们距离越来越远,一家人吃饭,没人讲话,放个电视就不觉尴尬了。电视机也是次要的。

除夕了,我们到舅舅家去。从上午开始,一直到中午,外面偶尔响几下摔炮响。中午,我准备看看吃饭的气氛会是如何。

到了吃中饭,气氛却不是我想的那样,大人们互相敬酒,聊家常,小孩们也在愉快地聊天,满桌的佳肴美酒耀眼夺目,外边的阳光透过窗户泼洒进来。真是好一派热闹。但是,并没有鞭炮响。

晚饭也是这样的。

看春晚了,明星大腕在舞台上表演,我们在电视机前喝彩。

春晚完了,舅妈说:“不如,我们也来搞个小春晚吧!”随后,姐姐当了主持人,我们一一登台表演,小表弟打跆拳道,大表弟唱首歌,小表妹和妈妈一起背诗,姐姐连唱两首歌,爷爷也唱一首《牡丹之歌》,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第二天,我们又去到舅舅家,爷爷已在餐桌边等好,一些酒,一些零食。然后我们聚集桌边,等待爷爷的说话。

在爷爷慈祥的话语中,我感受到,年味不来自于炮声,来源于亲情。

生命的格调

700字 初一

清欢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清雅恬适的快乐,一轮明月,一袭清风,一口薄酒,一杯淡茶,便可寄托本心,活出清欢的格调。在这喧嚣的社会中,我认为人们已经失去了所谓的“清欢”。

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有幸去乡下体验农村生活。体验那淳朴、和谐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望着碧蓝如洗的晴空下,是一片连绵不断的青山绿树,看着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在丛林间争相盛开,绽放着如云霞般绚烂的色彩,想着在这大自然下万物生机盎然的奥秘。

我与朋友沿着小溪旁走着,清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栀子花的芬香,感觉心情十分舒畅。停下脚步仔细聆听清脆的蛙鸣,十分惬意。但是朋友却领略不到其中的美景,独自拿着手机拍照,遇到好看的边停下,不好看的一眼带过。此刻我的心情就像是柳宗元游小石潭所发出的感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于是与她提议自由赏景,半小时后集合。

我倚靠在一颗挺拔高大的梧桐树下,不由得想起了诗人陶渊明的经历。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他“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看透并厌倦官场生活,在四十一岁时就选择退居田园,不再出仕,同时对于儒家强调的伦理道德规范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不愿成为条律和规范的奴隶,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体会人生的要义。这何尝不是一种高境界的清欢。

而现在人们时常被各种电子产品约束着生活,我们怎样才能自生融入这自然的世界当中?迷茫之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了江边一老爷爷撑着竹篙在划船的场景、许多爷爷奶奶们坐在大树下乘凉聊天的场景。这是老一辈的清欢。是啊,清欢并没有远离我们,只是我们缺少了去发现的眼睛。

坐在返程的大巴车上,看着农村的房屋一点点消失,我又要回到城市里去寻找我所认为的清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