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回故乡550字

二十年后回故乡

550字 五年级 叙事

“光影似箭,日月如梭。”二十年了。时光飞逝,我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但我却在异乡二十年了,我趁这个周末也该回家看看我亲爱的母亲和我阔别以久的故乡了。

刚进入故乡的地盘。啊!这真不可思议,这里都是既豪华又漂亮的高大房子。再也看不见那用差木头做的低矮平房,以前的房子以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有那一幢幢又高又大的瓷砖房子。

到了我的故乡—松桃,已走进了那条我似熟悉似陌生的杨芳路。虽然我这一切都不熟悉了,唯独只记的我家,那美丽的地方,那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里再也没有鸡飞狗跳、草地枯萎、到处是垃圾的恶心场景。而是美丽、一尘不染的漂亮场景。

我不由自主地走进一条小路。我虽然对这条路是那么熟悉,却对旁的事物是那么佰生。我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我的母校。看到母校我的脑海里立刻程现出我敬爱的老师在教我们上课的情景。下课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奔向操场开心的美好回忆。

一个电话打过来扰乱了我的沉思,我愤怒地说:“干什么”。电话里传来:“谢总,公司里有急事要你回来处理,快回来。”我一想起母亲来说:“等一下,看好我母亲再回来。”

来到家门口。看到满头白发的母亲,激动地扑了上去:“妈妈,您还好吗?”母亲温柔地回答:“傻孩子,只要你没事就好。”叮叮一个电话打过来,我不耐烦地说:“又干什么。”电话里回答:“谢总,你快回来。”经过电话的催促,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

啊!家乡,我美丽的家乡。你在我心中永远是那么美丽,永远是那么的青春活现!

贵州铜仁地区松桃县一完小五年级:13098564364

一弦一柱思华年

1000字 六年级 叙事

自幼便深深爱着唐风宋韵汉文明,自幼便痴痴恋着唐诗宋词汉文章。那精致典雅的辞藻,那俊逸洒脱的风格,犹如清风过耳,洗尘明目。

那清丽隽永的诗行,那流光溢彩的文字,根本无需反反复复地高咏低唱,只需轻轻地一瞥,便会让人口角噙香,沉醉不知归处。

总想走近那些在古色古香的书页中摇曳生姿的奇女子,总在遥望那些傲骨铮铮、却怀才不遇的伟丈夫。

总在无名的感伤中悄悄地编织经年的一帘幽梦,总在淡淡的暮色中默默地洒落新增的一地清愁。

总想在现代的繁华中寻觅一份幽幽的古韵,总想在喧嚣的尘世间期待一种袅袅的清音。

总想借长风十万里,卷烟沙,越古道,聆秋雨,问斜阳。

总想站在历史的天空下,静听金戈铁马的铮铮回响,细品古刹园林的幽静绵长,凝望大漠孤烟的凄美悲壮。

总想踏破贺兰山阙,高歌一首满江红;总想转轴拨弦三两声,漫抚一曲琵琶行;总想笑倚红泥小火炉,满斟一杯胭脂醉。

总想轻轻叩响岁月的窗门,邀易安,唱和一阕声声慢;总想许许翻开年轮的书卷,与放翁,共掬一捧沈园泪。

于是,我便总在那样一个午夜,神驰塞外,梦回江南,尽收眼底风云,一览万山红遍。

然而,我又总在那样一个午夜,喟然长叹,黯然神伤。

惊回首,长亭外,夜阑珊,月空瘦。黄鹤一去不复返,美人如花隔云端。

惟有一窗冷冷的清月,空照我一肩寥落,又添我满袖惆怅。

白云悠悠,雄关千载,古道沧桑。二十四桥,今虽犹在,小楼昨夜却已成空。

流年似水,韶华如梦,曾经的红颜早已碾作香尘,曾经的辉煌都已烟消云散。

驮着沉甸甸的沧桑和悲凉,多少往日的情怀已行走在消逝中,多少花样的年华都湮没于尘埃里。

依然想伴易安同上兰舟的我,依然想与放翁共戌轮台的我,如今,只能在书本里、音律中、舞台上,寻觅那些鲜活生动的故人身影。

那一头,是经典的故事、不朽的传奇;这一头,是优雅的举止、温柔的回眸;中间,是唐诗的细腻、宋词的婉约、汉赋的飞扬。

风流才,经纶手,唐诗豪,宋词秀,慷慨悲歌冲牛斗,文章巨眼偏浙右。醉后闲题桥头扇,梦醒莫忘沈园柳。

那流传千年的绮丽篇章,那才子佳人的悠悠传说,在衣衫翩飞的舞台上、在哀怨委婉的乐曲中、在缱绻悱恻的顾盼间、在举手投足的缠绵中,被演绎得美轮美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台上的人真真地演,台下的人痴痴地看。梦里的人哀哀地哭,梦外的人幽幽地叹。

台上台下,梦里梦外,眼波流转,水袖翻飞,粉墨登场,蝶梦醉看。

游走于梦里梦外的我,恍惚于台上台下的我,参不透是浮生若梦,还是戏如人生。沉浸在空灵意境中的我,迷失于丝竹雅韵的我,早已物我两忘。

梅子黄时雨,春草池上楼,浣纱石枕流,青藤墨迹幽。行人过去频回首,回首又见,那时花犹开。

沐秦关汉月唐宋雨,倚秦砖汉瓦唐宋风,一袭书香做征衣,一梦千年回前生。

且在这梦里梦外、台上台下,遥望天涯,巧书红笺,妙拨柔弦,唱彻天上人间古今事。

且在这牡丹亭前、荼蘼架外,纤手凝香,漫弄玉笛,再赋阳关,惊破一点梅心万点愁。

惜锦瑟流年,繁华落尽,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千金纵买相如赋,怅怅此情谁诉?

微斯人,吾与谁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