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读后感500字

《在人间》读后感

500字 四年级

这次,我读完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第二部。《在人间》。

《在人间》主要讲了:主人公阿廖沙在母亲去世后离开外祖父家的生活。他在鞋店当过学徒;在姨婆家学习绘图、搞卫生;去船上当洗碗工赚钱;在船上的厨师斯穆雷、裁缝的妻子、“玛尔戈王后”……的帮助下,阿廖沙爱上了阅读,一有机会他就读书,经常在老婆子睡觉时偷看书;他还在圣像作坊里做过学徒,虽然他都经历了各种困难,但最终都风平浪静了,因为它克服了。后来,他怀着上大学的期望去了喀山。

读完的时候,我的感想有很多。当时的苏联那么乱,阿廖沙能这样平稳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我喜欢他坚强的品质;我很讨厌也很反感阿廖沙的姨婆(老婆子),她说话总是带着一种训斥的语气,为人不和谐,比外祖父还坏,她还用木头抽过阿廖沙一顿……但阿廖沙没有记仇于老婆子,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依旧我行我素。我觉得绘图师人也不错,有时会为阿廖沙打抱不平,他教阿廖沙绘图(画画),他做事很耐心,很讨厌妻子天天向他“撒娇”(为一点小事打抱不平)。在这部曲中,外祖母有时会出现,她没有变,依旧是关心人的,呵护人的,但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老婆子是外祖母妹妹,她总是当着阿廖沙的面大声训斥、奚落外祖母,她凭什么呀,说难听点,就是缺德。

这部曲总体来讲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等着大家去阅读哦!

《小猪唏哩呼噜和他的弟弟》读后感

450字 五年级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童话故事书,名字叫《小猪唏哩呼噜和他的弟弟》。当我一拿到书,就被生动有趣的图画吸引住了。读了第一个故事《小不点》后,我就迫不急待地想一口气看完它。

小猪唏哩呼噜是猪妈妈生的第十二个孩子,因为他吃饭的时候总是发出很响的声音,所以大家都叫他“唏哩呼噜”。他有一个弟弟,是只熊猫,是被猪爸爸捡来的,开始的时候,因为很小,大家不知道到底是“猫”还是“狗”,只能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小不点”。

小猪“唏哩呼噜”和弟弟“小不点”的感情可好了,总是在一起玩。有一天,他俩去猴子商店买东西,遇到狡猾的狐狸,聪明的小猪识破了狐狸的“诡计”。还有一次,猪爸爸和猪妈妈出门去了,老狼“三角眼”想来抓小猪们。可是勇敢的“唏哩呼噜”和“小不点”团结起来,一次次地把老狼打了个“落花流水”。

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当城里的一些坏人想把“小不点”留下来赚大钱的时候,“小不点”宁可做一只“泥巴小猪”,死跟着他的猪爸爸、猪妈妈,还有十二个姐姐、哥哥。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永远不分开。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该象“唏哩呼噜”和“小不点”那样,做个聪明、机智、勇敢、善良的人,做个热爱自己亲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