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城一日游1200字以上

鹰城一日游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记叙文

五月一日吃过晚饭,拿遥控器翻看电视,正翻几遍倒翻几遍没有找到可眼可心的节目,百无聊赖,无所适从,困意慢慢袭来。忽然手机铃响,惊了一下,看是好友的,困意顿时消失了三分。

“放假了没有?”熟悉的声音不紧不慢,少气无力,听不出一丁点激情来。“放了,三天。”“打算干啥?”“还没想。”“出去转转吧。”“中啊,去哪?”“先去——叶县县衙,再去——三苏坟。”像学生被老师提问一个难题,他显得犹豫不定,左右摇摆,看来事先没有计划的。

“中啊。”我随口应答,反正在家干坐喝酒打牌也无聊,再说叶县县衙还没去过,三苏坟虽去过却是二十年前上学时的事儿了。再说,当今时兴旅游经济,炒作铺天盖地,炒得死去活来,叫人想躲都无下脚处,把人的胃口都调到了头发稍上。况且,今年五一鹰城所有景点免票,对基层工薪族来说也算是千载难逢求之不得的机会了。常言说“开卷有益”“十里不同俗”,只要往外走走也许就能呼吸到与家里与单位不一样的空气。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一拍即合,草草商定自驾面包车、次日出发时间、三家同行等,商定有关事宜,又平添三分兴奋,像刚洗过一个冷水澡,困意顿消。

次日天刚灰白即醒起床,觉室内有湿气飘忽不定。走上阳台,见乌云生四野,黑雾锁长空,天阴沉的够呛。推开玻璃,雾气缭绕涌入扑面,摸摸头发湿湿的,突兀想起“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两句来,心情随之阴沉下来,像酷暑闷热天里身上挂着一层水,蒸发不掉。心想十有八九出不去了,随手推上玻璃,复入室接着睡觉。刚躺下,外面淅淅沥沥雨声渐起,夹杂着打在雨搭上沉闷刺耳的嗒嗒声,把心又打凉了三分,睡意像山间乌云慢慢升腾,在整个房间弥漫着、浸泡着,身子便忽忽悠悠向爪哇国奔去。

忽然,手机铃声骤起,把我从梦境中拉出。“走,走,到你楼下了,还发癔症哩,睡过峁了吧。”

“能走?”看看表,快九点了,远远超过了预定时间。

“嗨,就是为了出去才出去,走,快下楼!”

于是,喊妻,叫儿,起床,刷牙,洗脸,拿杯,提伞——,一家三口鱼贯而出,奔下楼伴着细雨上车。上车一看,一位嫂夫人缺席,八个人一辆面包,正好坐满又不挤。车出县城上高速,大人调侃,孩子嬉闹,雨也瞅趣,说停就停了,车速便更快了,箭也似的直奔第一个目的地——叶县县衙。

高速不能直达县衙,从平顶山市西郊下高速,穿过熟悉的市区,到东郊进入陌生地带,没有看清路标,跟着感觉走,路越走越窄,眼看要钻进一个老榆树掩映的村庄,才感觉不对劲,迅速折回找到“叶县”路标继续前行,心里窃笑,唉,一车人都如我一样笨头笨脑。又行一阵子,到一三叉路口,无所适从,见一公交站牌下立一男子,三十余岁,西装革履,腋下夹一铮亮黑色公文包,扎个板正猩红领带,且找他一问。

“喂,打搅问一下,去叶县县衙咋走?”

“哦,不远了。”男子循声使劲向我们车里扫视,看车里坐得满满的,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走哪个路口?”递给他一支烟也不接。

“能让我趁趁车吗?”男子诡秘一笑,突然话锋一转。

“不好意思,坐满了。”

“朝这儿一直走。”男子犹豫了一下,不情愿地抬手一指。看着他我心里又一窃笑,思绪不由飞向远处,险些忘了自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在叶县县城泊了车步行到县衙去。看看街上路标牌,方知自己转了向,转向并无大碍,可每每转向总感别扭。这是叶县最繁华的主街道,不算宽也不算窄,被南来北往穿红戴绿的人塞得满满的,我感到了拥挤,仿佛呼吸都有点困难。看到街上五六处搭简易台子表演做广告的,全是两三个人搭档唱戏,极具方言口语化,像是自编自演,仔细听来,滑稽酸溜,叫人忍俊不禁,我们县城干这一行的也有,却全是唱歌的没有唱戏的,果然“十里不同俗”,忍不住又窃笑一回。

正左顾右盼街上景致,猛一抬头,“叶县县署”四个繁体大字映入眼帘,原来“县衙”只是俗称。见卖票口紧闭,廊下置长条桌凳,四五名制服分坐两侧,面带微笑,只是维持秩序,应答咨询,看不见彩色精美的门票的影子,各色游人在制服亲和的目光里擦肩接踵涌入涌出,显得井然有序、热闹而和谐。

跨进县衙大门,环顾四周,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没有导游路线标示,且拣人少处去看,径直走到大堂前,抬眼看见“明镜高悬”四个大字,这是意料之中的。低头看见脚边地上一长方形玻璃罩,里面空空如也,顿时引起极大兴趣,蹲下仔细看标牌说明,原来罩内的地砖是明代的原始砖,已有1600余年高龄,均已风化破损没有了棱角,诺大一个院子,保留下来的只有那几块,只有那几块能够一睹千年后现代人的风采,罩外满院的铺地青砖都是仿古的,虽然大小形状与原始砖一样,但命运却相当悬殊。走进大堂左侧三间又低又矮很不起眼的厢房一看,原来是古人办公的地方,小小的三间房容纳了户口、粮食、公安等多个部门办公,相当于现在的五六个局委,办公用具也只有了了几张桌子、几把椅子而已,游人无不啧啧感慨。走进大堂右侧跨院,被“虚受堂”门前廊柱上一副对联吸引,对联为行草体,仔细琢磨认得是“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感于对联形神意兼佳,忙让十四岁的儿子辨认,儿子端详一会,除四个繁体字外,基本上能念出大概意思来,本以为整天忙于贪玩的儿子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看来低估了他。走到大堂左侧跨院狱房门口时,同行来过的已经出了大门催促撤离,但见狱房内游人众多,摩肩接踵,想必有好看的,便不顾同行催促,还是进去仔细观看了一番。图画配文字的明代种种严刑峻法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原来明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深知农民疾苦,对违法犯罪特别是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制定严刑峻法予以打击。“剥皮食草”刑罚是说官员贪污钱财白银六十两以上者,剥下人皮,填充稻草,放公场所示众。文字介绍说那时六十两白银合现在一万元人民币,刑罚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

从县衙出来已是中午时分,在叶县一位好友的陪同下到县城有名的“元鱼城”吃午饭,美餐后作别好友向三苏园进发。

进入郏县境内,同行一人说“临沣寨”快要到了,离大路不远,他去过,建议我们顺便捎带看一下。于是,看到“临沣寨景区”的标牌,便拐了进去,在寨里仔仔细细走了一遭,看了一遍。原来,临沣寨就是被红石寨墙围着一个小村庄的村寨,方圆左近只有这个村庄被古老的寨墙围着,也的确算是个奇迹。此寨没有进行旅游开发,看不到详细的资料介绍,和村头老人攀谈,得知此寨西北距郏县12公里,建于满清,距今已有150年了,是河南省唯一的红石古寨,寨墙长1公里,高2丈。文革“破四旧”期间因村子防洪,此寨没有被毁,基本完整地幸存下来。寨子包围的村庄名曰“朱洼村”,有160户600多口人,朱姓占90%,明万历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居至此。顺着一处舒缓的土坡爬上寨墙,清风拂面,凉爽宜人,看着古旧的红石,看着绕寨潺潺的流水,思绪翩跹,不由想起“逝者如斯”“物是人非”“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句子来,顿生出许多感慨来。寨墙填土肥沃,各色野草遍布,有一种看来分外眼熟,正是清明前后我们顺着小河苦苦寻觅的“野菊花”,它经过简单揉搓加工后吃起来鲜嫩可口,还清热去火,可惜现在已过了采摘季节,不然一定会采它个盆满钵溢,我们相约明年一定来采摘。

从临沣寨出来沿洛界公路继续向西去三苏园,刚过郏县县城,忽然发现洛界公路旁一个大公园,园内男女老幼穿红挂绿游人如织。同行一位说这是有名的郏县青龙湾,是人造的新景点,由一个废弃砖厂改建而成,引汝河水而入,常年活水。路过就不能错过,大家争先恐后下车进入园内。漫步湖边弯曲清洁的小道上,见垂柳掩映,轻抚水面,湖水荡漾,微波不兴,俯视水中,见鱼儿倩影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倏忽又不见了。看湖边人们有散步的,有垂钓的,有照相的,有围坐打扑克的,有卖汽水冰激凌的,有谈情说爱的,其乐融融。忽然想起在这里发生的一个故事,说有一对新人携亲带友前来拍照留念,新娘不慎滑入水中,新郎跳水相救,将新娘拼命推上岸,自己却永远沉入水中,上演了一场真实的“泰坦尼克”故事,给青龙湾抹上一层浓重的凄婉色彩。于是,心情又沉重起来,催促同行继续赶路。

又西行20余公里,终于到达三苏园大门前广场。拾阶而上,有工作人员分坐大门两侧与游人打招呼,指示游人在登记薄上作简要登记,写上从哪里来、多少人、联系电话等,免了门票,增加了登记。进入大门看看时间已近五点,环顾四周,游人稀稀拉拉,十有八九已经离去。仔细看,如今的三苏园已今非昔比,记得二十年前上高中时这里叫三苏坟,是现在“三苏园”大院中的一个占地几十亩的小坟院,坟院正南方有苏东坡高大的石膏像,西南是广庆寺,三处各自独立。现在的三苏园规模宏大,是近些年改扩建的,3.5公里长的围墙将三苏坟、广庆寺、苏东坡石膏像等全部围在一个大院内,又新开发了金蛙迎宾道、东坡湖、东坡碑廊等新景点,面积扩大了,内涵大大丰富了。我们先是来到林荫下金蛙迎宾道上一试真假,有节奏地使劲跺几下脚,果然听到了逼真的“蛙声”,原来是东坡塑像脚下阶梯反射声音的效果。接着,我们走进古老的三苏坟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字排开的三苏坟茔,苏洵居中,东坡居东,苏辙居西,大小柏树满园,比起二十年前,三座坟茔似乎古朴了许多,柏树苍老了许多,与先前不一样的是坟前多了两个摄像头,为景点增添了些许现代气息。正审视间,见一陌生游人闭了双眼伸了双手顺着甬道摸索着向坟前走去,详问方知是在“摸福”,先前似乎没有的。原来,坟前平台中央有一铜质地砖,站在砖上闭了眼转三圈,顺着甬道去摸苏洵坟前石头香炉,如能双手捧住香炉便是有福之人。我们也轮流摸了一把,果然有趣,一行八人只有一人顺利摸到,其他几人要么中途走下甬道,要么摸到苏轼或苏辙坟前,更有“没福的”走了个南辕北辙,转三圈后朝相反方向走去,惹得大家一阵哄笑。我试着摸了三次也没能如愿,心里愤愤的,但“低黄瓜”原本“上不了高架”的,这样一想,心也就平了,气也就和了。出了坟院进入广庆寺,见有钟楼、鼓楼东西对峙,以前来时,仿佛没有见到,分别登上认真地敲了一通,钟声清越,鼓声厚重,只是在上钟楼时头被楼梯撞了一下,隐隐作痛,仔细一想也有道理,“晨钟暮鼓”是有讲究的,下午敲钟哪有不碰的道理。接着走进东坡碑林,进门迎面看到的是毛泽东手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旁边满墙尽是不同书体、款式、章法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真是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让人大开眼界,只是他们几个大多不喜欢书法,匆匆看了一下就离去了。等我出了碑林,已看不见他们几个踪影,这时天色已暗了下来,灰蒙蒙的一片,园中柏树已模糊了身影。正待急急离开,忽见右首道旁一座崭新建筑,门上方“轻松山房”四个大字隐约可见,正纳闷不解其意,走近细看两边廊柱上写着一副对联,道是“男女有别分清去向,大小皆可注意卫生”,“轻松山房”是横批,原来是公共厕所,忍不住又一窃笑,感觉俗不可耐,又想到吟咏“大江东去”的苏轼长眠于此,更觉特不协调,实在有点调侃的味道,真不知撰写者出于什么考虑。

当我三步并作两步跨出三苏园大门,工作人员已开始收拾桌凳关门落锁,同行诸人已在车上等我,环顾四周,陌生游人一个也不见了。于是,慌忙上车落座,启动面包,打开车灯,匆匆踏上回家的路,鹰城一日游像翻一页纸一样呼啦就过去了,时间真是跑得贼快,让我们差一点没有追上它。

鹰的蜕变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七十岁。但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四十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四十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 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 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它只有两种选择:

1.等死,

2.历经一个十分痛苦的蜕变过程――一百五十天漫长的魔练。

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 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然后,它要再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再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五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再过神鹰一般的三十年岁月!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也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束缚抛弃,使得我们可以重新飞翔。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事物,我们才有机会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开创另一个崭新的未来。

蜕变!

人的生命,如奔腾的激流,如傲雪的腊梅.她渴望春天和光明,抗衡风雪和苦难其中,很多生命在抗衡中显示出坚韧和高贵,因为它们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复杂的综合,既同大地紧紧相连,受到自然的厚赐,又是以心灵为主体的.我们抗衡的过程就是逐渐蜕变的过程吧."人生就像激流,不遇着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波浪",只有经历蜕变,才能展现更优秀的自己。

蜕变是人生前进的一个过程.

虽然很多时间我们往往都习惯生活于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我们的生活并不允许如此.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我们需要蜕变.蜕变是改进自己不足的一个契机.们意思到自己的错误之后,我们是会选择逃避,听之任之,还是勇敢的学着去改变自己?如果,你不想就此堕落,那么就蜕变吧,给自己一次新的生命!

蜕变是给自己生命的多一次机会.当我们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的时候,蜕变吧!尝试下新的处事方式,也许你会发现新的自己.蜕变,是个过程,一个拔除过去的痛苦过程.当我们选择了蜕变,那么也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做好最坏的打算.

蜕变的过程中,最难的不是学习新的知识,而是学会正确地面对过去,改变自己.

永保青春,成为永恒,很难被常人所做到。

于是,我们要学会求变。而那些更为敏锐的人便懂得了“百变常新”终能“长久不衰”。

习惯是很可怕的东西,我们都有按原来情况继续发展的“惯性”,不愿改变,更害怕改变。可常常大好时光、有利的契机都从此溜走。所以我们常常失败。根据现有的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适时改变,不断改变,就好比是给久旱的黄土浇灌上涓涓细流;为烈日下的禾苗撑起天然的屏障;为饥饿的松鼠带去过冬的食粮;给年迈的老树添入新鲜的肥料……

世上没有完全不会变的东西,为了适应环境,蝴蝶要蜕变,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老鹰在蜕变,为了能让自己多活30年,所以我们也该学会"蜕变",不仅为自己也为了他人。蜕变是一个繁琐的过程,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选择去蜕变,

选择了就等于选择了一个艰难漫长的磨练,我们必须抛开过去的束缚,开始一个新的旅程,所有的一切都将从头开始,一切都将变的陌生,但是如果蜕变成功,那一刻就如同蝴蝶破茧而出的那一瞬间,美丽却又让人感动。过去的一切都将成为回忆,一成不变的生活是没有收获的,我们只有勇于蜕变,改变自己,才能活的精彩,创造出灿烂的人生,更好的走向远方

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从前的自己……蜕变——一个受限条件下的自我更新。

为了蜕变,我们所需要的是自我改革的勇气与再生的决心!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事物,我们才有机会发挥我们的潜能,开创另一个天空—自由翱翔!!在人生转折之际,让我们放下过去沉重的包袱,轻装前进,一心一意地开创未来,像雄鹰一样享受蜕变带来的新生……

也许我们没有鹰一般的蜕变能力。但是心态和精神也是可以蜕变的!

一切,可以再起!重新奋斗,不断地修练自己!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来自<<周易>>的一句名言。事实证明,一个企业如果一成不变,失败便会悄然而至;一个人如果一成不变,则永远无法开创新的未来.太过于执着有时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有时,一个人做事不可太钻牛角尖,当你认为这条路似乎行不通时,不妨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考虑,灵感往往就是瞬间爆发的.要善于听取周遭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改变,也许就会有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

成长是一种蜕变的过程,苦痛是不能避免的。如果能忍受,你就长大了。

蜕变,容易让人想到,蛹变为蝴蝶。蝴蝶——与白天和太阳相伴的象征幸福快乐的吉祥物。美好、艳丽、纤细、娇柔……它的美丽常常让我们难以忘怀。也许我们只是一味的赞颂蝴蝶美丽的外表,却从不知蝴蝶为美丽而蜕变的历程。每一次无疑都是万分痛苦的蜕变,只是为那惊鸿一瞥的美丽。

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沧海桑田,变幻莫测。在经过一次生与死的抗争,经历一轮痛苦而又艰辛的过程后,这只又丑又笨的毛毛虫蜕变成一只优雅,翩翩起舞的蝴蝶。

人们是否想过,在蝴蝶那艳丽夺目的外衣下凝聚着多少艰辛?凝集着多少勇气?在蛹蜕变成蝶的过程里,这顽强的生命要经历无数个没有阳光,没有微风,暗淡无光,寂寞相随的日子,经受无限的痛苦折磨和付出艰辛的努力,才挣脱命运的枷锁,争取到那份属于自己的自由和蔚蓝的天空,翱翔在缤纷绚丽的大千世界里,尽情地展现自身的魅力。

有人说,这叫重生,在经历痛苦的涅盘后,去接受崭新的,生动的,五彩的生活,如同一场心灵洗涤后的顿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蝴蝶如此,人类亦然。我们的生命同样是在一次次艰辛痛苦的蜕变中得以延续和升华的。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活着面对这个世界,就好比一只正在蜕变的蝴蝶。那些我们自认为的困难就是束缚我们的茧。只有像蝴蝶那样顽强不息的为一个梦想去拼,去冲,去闯,去奋斗,去创造,经过艰辛努力,

经历一次次痛苦与磨难摆脱命运的束缚后振翅高翔,舞出多彩人生。

要做只勇敢,勤劳,拥有美丽心灵的蝴蝶,带着理想去飞翔,去传播花粉,完成使命。相信忙碌,辛苦的生活会让我变得更加充实,我因生活而变得更加美丽,绚烂。在温暖明媚的阳光下,芳香袭人的花草间轻舞飞扬;在清澈见底,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投影,嬉戏。感受生活的无限魅力,那么酣畅,那么自由,那么满足。用时间的梭编织命运的蛹衣,希望自己变成梦中的蝴蝶,不一定美丽,不一定迷人,却是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

只要这样,我们才不会留有遗憾,才会有那惊鸿一瞥的绚丽。仿佛无尽的等待只为那唯一一次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