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于“三”900字

人之于“三”

900字 高三 议论文

对于我们来说,“三”似乎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数词。人们对于“三”有一种特殊的喜好。人之于“三”,有喜,也有悲。所以,我们就要取喜舍悲。

广东人对于“三”情有独钟,门牌号上,车牌号码上,“三”字的身影处处可见。更有甚者,为了取得好意头,连给小孩子的红包里,也是一个于三字有关的数字。

这只是取其在谐音上的意义,还是可以理解的。人之于“三”,更多体现在其它方面。

“三”字,以其“三角形”式特有的稳固特征,赢取了不少“殊遇”。战乱时期,“三足鼎立”“三分天下”,非有“三头六臂”之能,野不能撑起这一片天。于是,喊口号,我们要“三民主义”;国家富强,我们首要解决“三农问题”;甚至于谈恋爱,非“三角恋爱”不可。没有如此稳固的“三”,又怎能造就如此多的神话呢?

除了形状特征外,这“三“字,也有其艺术特色。“齐人三鼓”,才进攻,以取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是作战的艺术;人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化腐朽为神奇,这是说话的艺术;做事“三思而后行”,与人言“三缄其口”,这是思考的艺术。然后,做事“三只手”,却不是什么良好的行为艺术了。这些好的艺术,就要取了。

“三”取其多数多次之意,常用于描写行为。人们似乎也认为,“无三不足,无巧不成.”不到三,绝对不可。于是,刘备要“三顾茅庐”,孔明才肯出山;出去走走,也要“三三两两”。于是啊,怪不得统治者也爱上了这个“三”字。为了传宗接待,儿子至少要三个,所以臣子一般是“三妻四妾”,皇上就要“三宫六院”了。没有三条以上的政令,绝对不公布,而且要“三令五申”地要求百姓履行。

有祭祀的三牲(猪牛羊),有保护的三星(福禄寿),有庆贺的三节(春节端午中秋),农业中也有三夏(夏种夏收夏管)和三秋(秋收秋耕秋播)。这“三”字,似乎与中国传统“勾搭”上了。但这传统,有好,也有坏。

孔子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开辟了这“三”字的天下。“三纲五常”。致使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壮;致使了历史上产生了众多骄奢淫辱的君主;“三从四德”,使妇女坚守着那份死不能舍的忠贞,终身与自由无缘;旧中国的“三座大山‘,野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何时再见艳阳天?!难道真的是”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到来”式的大无畏吗?不!我们不要再这么“三”了。我们不希望有“三灾四难”,“三长两短”,我们不做“三姑六婆”,我们不爱“三心两意”。我相信,两只眼睛,一定可以看穿这“三”字所设下的陷阱;两只耳朵,一定可以听出这“三”字所说的闲言闲语;两只手,一定可以打开这“三”所紧闭的大门。

我们不是不要三,我们要改造三!取其长,舍其短。

我的老师安迪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我的老师安迪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中等微胖的身材,短短的头发,常常穿一件深色衬衫、一条深色西裤、一双黑皮鞋,打着一条宽宽的领带,拿着一本烂烂的教科书,常常微笑地和人聊天,随和极了。

每次我们去上他的选修课的时候,他常常慢慢踱进教室,刚把教科书和茶杯放下,掏出口袋里的钱包,就迫不及待地摘掉领带,然后微笑地和大家打招呼,我们的英文聊天就开始了,主要是同学们用英语说,他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大家用英语把话说得更地道一些。聊天的话题很广泛,天南海北,什么都聊。也有卡壳的时候,这时候同学们就齐心协力,绞尽脑汁地想尽各种办法让安迪明白我们想说的意思,然后安迪把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教给我们,并且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尽可能多地教给我们相关的英语知识。每当解决完一个问题,大家都非常开心。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让我们明白一些英语表达的意思,安迪常常会举许多生动的例子。其中有些例子涉及到人,他便常常以他自己、他的妻子或者他的同事得瑞为例。如果例子和他有关,他常常会有些害羞地感叹一下:“啊,我的脸皮好厚啊……”大家快笑倒了;如果例子和他的妻子有关,他就会悄悄地叮嘱我们:“要保密哦,千万不要让我妻子知道了,否则我就惨了我们就趁机索贿,虎视眈眈地看着他的钱包。他便急忙地护住钱包,小声嘟囔:“我是个穷鬼,没有钱啦,没有钱啦……”特像中国的一个著名的文学人物- 孔已己。大家又快笑倒了;如果例子和他的同事得瑞有关,我们就小小威胁威胁他:“回头要告诉得瑞啦,就说安迪在说你坏话呢。”他又吓坏了。有一天,他正在拿得瑞举不好的例子,话音刚落,得瑞就从教室门口探一个脑袋进来,问他:“找我有什么事吗”原来得瑞正从我们教室经过,听到自己的名字,还以为安迪需要帮助呢。安迪连忙回答:“啊,没什么事。大家都在说得瑞可好了,我们都喜欢你。”等到得瑞心满意足地走远了,安迪就偷偷做一个抹冷汗的手势,这回大家彻底笑死了。

大部分同学都是上班族,忙碌一天以后,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上晚上的课,多多少少有些疲倦,有些饥饿。安迪便是通和过大家聊天的方式,让大家有时间休息休息,补充一些食物,顺便等等那些因为堵车而稍稍迟到的同学。等大家精神头儿好些了,人也到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开始上课了。当然,又是笑成一团。

在学校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能力,还放松了身心。我喜欢安迪老师的教学方式,我喜欢学校里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900字
栏目热门